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云南省紀委監委宣傳部、云南廣播電視臺拍攝的反腐警示專題片《圍獵:行賄者說》播出,大理州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結合實際,采取領導班子、機關干部職工集中觀看,子公司領導干部、項目現場員工自行觀看的方式,組織集團公司全員觀看了警示教育專題片,并就觀后感展開熱議。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圍獵:行賄者說》反腐倡廉專題片觀后感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近日,我通過參加縣人大常委會機關組織觀看的《圍獵:行賄者說》專題片感受頗深,該片主要深刻闡述了領導干部理想信念滑坡,最終成為不法商人獲取利益的“獵物”,走上了不歸路。通過以案為鑒,本人深刻反思,主要有以下體會:
一是深刻認識圍獵的危害性。圍獵行為不僅破壞親清政商關系、損害營商環境,還嚴重污染政治生態,敗壞社會風氣,必須堅決清除。《圍獵:行賄者說》既是對受賄者的警示,也是對行賄者的警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監察法規定,對涉嫌行賄犯罪或者共同職務犯罪的涉案人員,監察機關可以采取留置措施。要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清除“圍獵”土壤,確保黨風政風持續好轉、社會風尚不斷向上向善,促使風清氣正、真抓實干的氛圍成為常態。
二是作為人大干部要警鐘長鳴。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上不會掉‘餡餅’,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必須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而不是僅僅將某個個體、某個人的利益放在心上。黨員干部一旦喪失信念、貪圖享樂,忘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甘于被“圍獵”,那等待他們的將是冰冷的鐐銬和悔恨的人生。人大干部也沒有天然的免疫力,我們要以案為鑒,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忠實履行職責,主動接受監督,做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忠誠衛士,切不可為了貪圖小利而失了大節,逾規越矩、違紀破法。
三是遵規守紀不越紅線。片中的“圍獵”行為是披著人情往來的外衣,隱藏在看似脈脈的友情和親情之中,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不少領導就是在權與錢的交換中,成了溫水煮青蛙。黨員干部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人際交往關系,凈化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做到交往有原則、有底線。“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時刻對標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樹牢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要加強家風家教,堅持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白做事。以案為鑒,汲取教訓。不論身處什么樣的崗位,都必須全面加強自律,只有主動接受他律,牢牢守住道德底線、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才能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帶動和促進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看似“五光十色”,實則充滿討好、捧殺、誘惑、算計。脈脈溫情下隱藏的是猙獰面目。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覆轍勿蹈。這是看完《圍獵:行賄者說》專題片我最切身的體會。
一個個曾經滿腔熱血對待事業和工作、一步一步走上重要領導崗位的黨員干部,在人生巔峰出彩時刻,卻因沒有抵制住“冷水煮青蛙”式的“圍獵”誘惑,不知不覺淪為他人的“獵物”,最終落入陷阱、無法自拔,以致失去自由、家庭和前途。
“在我們眼中,他就是我們獲取利益的一個工具。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從他們身上獲取更大的利益,沒有誰是抱著交朋友的目的去的”“他首先獲取了你的信任,之后才跟你一步一步地,提出小事情的幫忙,再到大事情幫忙之后再跟上重金的賄賂,我就錯在這一步”“不管他說得多甜言蜜語,喊你爹媽,喊你大爺,喊你恩人,你都不要當真,我就是當真了”不法商人和盤托出了他們“圍獵”領導干部的真實想法。而曾經的領導干部如今面容憔悴、神情淡然、悔恨交加……他們幡然醒悟,必定也觸動了電視屏幕前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心靈。對我而言,這種心靈的震撼與警醒是超出預期的。
閉屏沉思,感觸良多,心潮難平。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世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但一些身處高位的公職人員,他們為何會陷入“冷水煮青蛙式”的“圍獵”?
縱觀一些領導干部的傾覆之路,不難發現,那些作風霸道、生活奢侈、毫無節制的人,往往容易成為被瞄準的目標。“圍獵”者不斷拋撒誘餌,挖空心思“圍獵”,投其所好、打“感情牌”, 循序漸進地登門拜訪、吃請送禮,關系緊密后,逐漸加大腐蝕的成本投入。此時,被“圍獵”者防御心態逐漸減弱,把“尋租”當成是朋友之間的幫忙,但掀開溫情面紗,真相往往是丑陋的:“圍獵”者所圖,是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
然而,不少領導干部就是“吃”這一套。難道他們真的不知對方“有所圖謀”嗎?“圍獵”者手段真的很高明嗎?
近日在云南衛視、新媒體、全媒體推出的由云南省紀委監委宣傳部、云南廣播電視臺拍攝的反腐警示專題片《圍獵:行賄者說》給予了我們很好的啟示。行賄者的行賄過程猶如“圍獵”,受賄者的受賄過程便是被“圍獵”。在“圍獵”與被“圍獵”的角逐中,若為官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缺鈣,在“圍獵”者“溫水煮青蛙”式給出的各種利益誘惑面前,思想極可能發生動搖、滑坡,成為“圍獵”者的“獵物”。于是,被“圍獵”者領導與“圍獵”者被領導的角色當即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很多事情發展便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貪欲之念一起便如螻蟻潰穴。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也再次作出強調,要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堅決斬斷“圍獵”和甘于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系網。一個社會的風清氣正與多種因素有關,親清政商關系的構建當是其中有影響力的一環。人民群眾對腐敗一向是深惡痛絕的,黨中央反腐的決心和有力行動是人民群眾堅決擁護的。
當今世界精彩紛呈,但也誘惑極多。如何在物欲橫流、競相攀比的社會怪相里始終保持一顆清醒的心,不偏離人生正確的軌道,始終做一條清流,不在各類誘惑里迷失人生的方向?
自古以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推動者,是人類與社會發展的基石。一切理應以人民為中心,摒棄人民的人,必將受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拋棄。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應時刻謹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唯有堅定這一人生目標,擺正人生的坐標,一切工作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反對不反對”為準則,而不是以個人利益為先,更不能以手中人民賦予的公權力去換取原本就不屬于自己所得的財物,方能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光怪陸離的社會萬象中始終秉持一顆堅定的心。識君子,辨小人,寧交“淡若水”的君子,也毋交“甘若醴”的小人,常懷一顆坦蕩之心,保持清醒的頭腦,與君子深交,與小人絕交,不被各種形形色色善于偽裝的“圍獵”者所花式“圍獵”,更不讓“得摩克利斯之劍”落下,方能不辜負組織的期許和人民的期望。
通過觀看《圍獵:行賄者說》,讓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專題片中,一個個行賄者和受賄者講述自己所做所為,從最初的有心防范,到不斷觸碰安全邊界,經濟邊界,紀律邊界,最終滑向深淵,嚴重后果難以置信、發人深省。對于圍獵與甘于圍獵相互交織,被動變主動,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你貪圖人家的錢,人家貪圖你的權,技高一籌,不擇手段,想方設法,用不正當的手段,從你身上獲得超常的暴利。領導干部對“圍獵”者的伎倆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高度警惕,防止他們用各種關系和手段,挖空心思地進行“圍獵”,從而獲取自身更大利益的圖謀。
貪與廉就在一念間,要想把握住“廉”必須抑制住“貪”。在政商交往中不能存有貪心、私心,要進一步堅定與消極腐敗行為作斗爭的政治自覺,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要規范政商“親”“清”交往,堅守親清關系,明確政商關系行為準則,堅決肅清官商不清、甘于被“圍獵”的流毒影響,在與民營企業人員交往中,既積極作為幫助解決困難,又恪守法紀底線。
精明的商人為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通過吃喝玩樂想方設法接近領導、認識領導。俗話說得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盡管領導干部層層設防,最后的堡壘在這種軟膜硬泡,潤物細無聲的糖衣炮彈中攻破,也就成了商人的“獵物”。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必須慎之又慎,不能成為不法商人壓榨群眾利益的幫兇,這就需要領導干部既守大義又要守住小節,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地方一步也不要邁;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不要吃;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莫伸手。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慎重對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
領導干部在從政道路上自身能不能經受住考驗,做到拒腐不沾、廉潔自律,除了靠組織的教育監督管理外,還要靠自身過硬的素質修養。不管任何時候都要守住初心使命,相信黨組織,永遠跟著黨組織走,特別是面對各種利益誘惑和艱難險阻時,能夠始終保持清醒,要知廉、倡廉、守廉,清正廉潔,心存敬畏,言傳身教,不斷錘煉黨性。堅決做到非分之禮不收、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廉之友不交,做到言行有規矩、做事有尺度。認真算好政治賬、經濟賬、名譽賬、家庭賬、自由賬、健康賬,有了這人生“七筆賬”就會明辨利弊得失,摒棄貪念,豁然開朗。
方向盤歪了,自然車毀人亡,只有校準人生的“方向盤”,才能始終行進在光明大道上,這才是行穩致遠的真諦。
通過觀看的《圍獵:行賭者說》電視系列專題片,聽到了案例中行賄者發自內心的聲音,本人深受警醒,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要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水利是管錢管事的部門,同時也是容易滋生腐敗的土壤,所以作為一名水利系統的工作者一定要做到時刻警鐘長鳴,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確保資金安全、項目安全、人員安全。當前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對水利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水利建設的重要性在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保障糧食安全、滿足農民新期待上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作為一名水利干部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時刻樹立廉潔自律意識、勤奮進取意識,把全身心精力都用在事業和工作上,推進水利事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二要從嚴自律,管住自己。 當前市場經濟的趨利性逐步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價值觀不斷充斥人們的思想,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越要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越要從方方面面嚴格要求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錯誤、栽跟頭。“常在河邊走,難得不濕鞋”,就是要時時刻刻謹小慎微。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在大事上一定要涇渭分明,小節上時刻從嚴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腦子里要有明確的界限,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清清白白從政,踏踏實實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三要秉公辦事,自覺接受監督。 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滋生腐敗;脫離監督的干部,往往會犯錯誤。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職工都要認真學習黨規黨紀并嚴格執行,正確地對待監督。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是一面鏡子,經常地照一照,檢查一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及時加以改正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