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學院大學生藝術團是一個不同于學生會其他部門編制的團體。在本學期為了進一步提高藝術團禮儀隊的工作質量和精神風貌,縮小院禮儀隊與校禮儀隊的差距,提高院學生各部門活動的整體形象,現將本學期禮儀隊的工作計劃安排如下:
一、禮儀知識講座
1、目的:通過禮儀知識講座,使新進入禮儀隊的干事,從理論方面深入的了解禮儀隊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對日后的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有高漲的熱情和積極性去參加每一次禮儀隊的工作。
2、具體實施方案
對象:大一新生
準備工作:(1)、重招禮儀隊干事,擴展禮儀隊陣容
(2)對新干事進行嚴格的禮儀訓練,由周瑞瑞主要負責,竇以霞輔助工作
(3)、讓院學生會宣傳部打出海報做出宣傳。
工作安排:
(1)暫定于10月11日晚七點整在博雅樓模擬法庭召開日常禮儀知識講座
(2)請大二參加過院晚會走秀的同學做現場表演
(3)邀請校禮儀隊隊長進行禮儀知識講座,并對藝術團的新禮儀做點評
(4)對相關禮儀知識做出提問,并對回答對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獎勵
二、禮儀日常培訓
1、目的:通過每周的日常培訓,將理論運用的到實踐與日常工作中,嚴格的培訓,讓每一位禮儀隊的干事熟悉工作流程,了解在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同時,提升藝術團所有干事的氣質和姿態,從而從精神狀態方面更好的建設藝術團。
2、具體實施方案
對象:禮儀隊新干事
準備工作:(1)根據無課表,確定培訓的時間及地點(地點暫定于校醫院大廳)。
(2)通知禮儀隊的干事,在指定時間地點參加培訓。
(3)有目的和計劃的邀請比較專業的禮儀培訓人員對我團禮儀對進行培訓。
工作安排:(1)由藝術團內部例會通過,暫定每周日晚七點,在校醫院大廳進行日常禮儀培訓。由藝術團禮儀隊隊長主要負責。
(2)不定期的邀請校禮儀隊隊長、院晚會走秀的同學或者禮儀方面的資深教師,為禮儀隊進行講座或培訓。
根據上述計劃,認為該計劃的可行性非常大,第一學期的工做基本上會嚴格按照該計劃進行。如有特殊情況,我團會開會商議進行臨時更改,并且努力達到計劃中的目標,建設好我院禮儀隊。
對于本學期社團的工作計劃,我覺得首先應該調動各個社員的積極性,使每個社員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揮。
社團是一個學生的團體組織,對于工作的熱情是維系它發展與前進的動力,態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充分調動各個社團的積極性,就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各個社團的能量,使我們的社團活動提高一個檔次。我們學院的社團數量非常龐大,因此采用何種辦法調動各個社團的積極性就成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年工作的主要問題。
現在我們的社團之間明顯存在著一種詬病,那就是各個社團之間的聯系不足,互相的合作做的還不夠好,往往只是自己社做自己社的活動,沒有太多和其他社團合作的機會,慢慢的社團聯的凝聚力就會有所下降,積極性也就隨之減少。 為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學期,我們將會積極籌備一些活動,主要是各種可以使各個社團團結合作起來的活動,小的活動可以是2到3個社團的互相合作,大的活動可以參與的社團更多,只要善于發現各個社團的合作點,就可以讓廣大社團團結起來,舉辦具有我們社團特色的大型活動,這樣不僅增加了社團聯的凝聚力,而且還調動了廣大社團和同學們的積極性。
其次,我們將會積極努力搞好和校學生會以及研究生會的聯系與友好合作,這樣不僅可以使社團聯的外聯比以往更上一個臺階,而且可以使我們學校的各個學生團體比以往更有凝聚力,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再次,我上任后會定立一系列相應的獎懲措施,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定立完善的讓大家信服的,讓大家可以自覺遵守的制度才能使社團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最后,我們將會以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晨會內容:文明禮儀
晨會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知道文明禮儀的重要意義。
2、能力目標:讓學生了解小學生基本文明禮儀,做一個講文明的人。
3、情感目標:通過講述、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講文明懂禮儀。
活動重點:讓學生認識到目前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
活動難點:讓學生知道哪些行為是不文明的并加以改正。
活動過程:
一 藝林漫步
1.師: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 一個有禮儀的人總是受到他人的歡迎,給人的感覺總是這個有道德修養。人就愿意我他交往。對待別人要誠懇,對別人要尊敬。對待別人要友好。對自己的家長、對自己的教師,對自己的同學,甚至對于馬路上有掃地的清潔工,都應該是這樣。
2.學生討論發表意見:
師:那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要注意那些文明禮儀呢?
生: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見到紙屑隨手撿起、上課不隨便講話……
3.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同學做不文明的行為呢?有沒有哪個同學在自己身邊看到不文明行為的?
4. 學生發表意見。
5. 師:這些現象老師也曾經見到過,也許從前我們班的同學也曾經有過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但是老師相信從現在起我們大家能夠改正以前的錯誤,彌補以前的不足,管好自己,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比一比,我們班上哪些同學最先當上文明禮儀小標兵。
6. 文明禮貌詩結尾
文明禮貌
學習爭先雖重要,
文明禮貌也要好。
學校規定都遵守,
見到老師有禮貌。
同學之間相友愛,
友誼小手牽的牢。
愛護公物放心上,
樹立新風我做到。
新的學期開始了,在本學期里,為了將幼兒園的禮儀教學工作更加完善,本學期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常規工作
(一)、按時為教師發放禮儀月計劃、周計劃及教案;
(二)、及時更換小、中、大班的禮儀家園聯系欄內容
(三)、繼續以發放宣傳單或調查問卷的形式,保持家園聯系;
(四)、堅持每周一的幼兒升旗儀式;在培養大班幼兒練習升旗儀式的.同時,選擇少部分中班幼兒觀看并進行有目的的培養。
二、禮儀工作的培養與訓練
(一)、幼兒常規培養
● 堅持早入園禮儀小明星接待工作;統計幼兒及家長主動問好的百分率,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問好禮儀的教育,并以此來帶動家長。
● 復習上學習已經形成的如廁、洗手、喝水、小椅子、排隊、穿脫衣服、穿脫鞋、有序取碗等常規禮儀的鞏固,
● 培養幼兒新增禮儀禮儀常規項目;
(二)、教師禮儀常規培養
● 教師儀容儀表;堅持上班園服制、不化濃妝、不披發、不美甲、不穿高跟鞋等制度。 ● 教師禮儀知識培訓與學習;繼續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培訓教師禮儀知識,使教師通過系統的學習,了解并掌握相關的禮儀常識,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 堅持班級禮儀明星的評比工作,并給與幼兒小獎勵。
三、活動的開展
(一)、開展一至兩個幼兒活動,充分的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增長見識;
(二)、開展教師的“大家評我課”活動;即為每位教師錄制一節多媒體或是四段式教學課程,并在業務學習時間播放,讓上課教師自己及其他教師對其課上的優缺點進行總結,提高教師的重視程度及整體上課水平并及時對禮儀教案中的不足進行改進。
一、指導思想
“禮儀”是指禮節和儀表,它是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一種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禮儀教育”是對學生進行行為道德規范、人際關系準則的傳統美德教育,它是德育的基礎工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實施內容
(一) 學校禮儀
1、進校禮儀:進校三步曲:立正、敬禮(隊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從體側經前胸,動作不慌也不忙;手掌小臂成直線,舉在額上一拳高;手臂不要遮住臉,手心側向左前方。團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手掌小臂成斜線,掌尖對著太陽穴。)問候。(聲音響亮)
2、課堂禮儀:預備鈴做好準備工作,老師進課堂宣布上課后,全班學生起立、敬禮,齊聲道“老師好”;學生遲到進教室,先喊“報告”,經老師同意后,再進入教室;學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舉手,起立報告老師,經老師同意后再出教室;下課時,起立和老師互道再見。
3、課間禮儀:課間休息,不大聲喧嘩,不追跑打鬧,開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
4、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5、同學間禮儀: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需要同學幫助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
6、集會禮儀:學校集合,學生分班整隊入場,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做到“快、靜、齊”,會議中端坐靜聽。
(1)升國旗、奏國歌時,全體同學肅立、脫帽、行注目禮。
(2)開學、結業典禮或舉行其他慶典儀式時,準時整隊入、退場。保持會場肅靜,不隨意說笑走動,不做與大會無關的事。
(3)上臺發言、領獎、表演時,走路穩重,從指定的臺口上臺,站在臺上雙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獎品、獎狀用雙手接,行鞠躬禮,然后轉過身來,面向臺下,將獎狀高舉過頭向大家示意后,雙手拿好貼放胸前。下臺時腳步穩重,從指定臺口退下,臺下的同學要遵守會場秩序,注意聽講,適時報以掌聲,不交頭接耳、隨意談笑,不起哄、喊叫。
7、校內公共場所禮儀: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二)個人禮儀
1、言談禮貌:交談時掌握說話分寸,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
2、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交談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
(2)站姿:站立時做到頭正,面容平和自然,雙肩放松,軀干挺直,雙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雙腿立直。(站如松)
(3)坐姿:入座做到輕而穩,雙肩平正放松,上體自然挺直,雙膝自然并攏;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坐如鐘)
(4)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松,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行如風)
3、衛生習慣:講究梳理勤更衣。
(三)社交禮儀
1、餐桌禮儀:用餐時做到餐前洗手;餐時待主人示意后開始,夾菜文明,細嚼慢咽,不挑食,動作文雅,不發出不必要的響聲;餐末,正確使用餐巾或餐紙擦嘴;退席時對他人說一聲“請慢吃”;愛惜糧食,不亂倒剩飯。
2、遞物與接物:遞物與接物時須用雙手,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3、在公共場所遇到師長、鄰居長輩或其他相識的人主動招呼,鄰里之間講究禮節,相互關照,鄰居有困難時,能主動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