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
1.閱讀世界名著2本
2.中國古典文學名篇:詩300首,詞20首,文5篇。
3.閱讀古文學常識書籍
4.中國名著,文學若干本
5.科學類書籍若干
方法以自由學習為主,
二.文體:
1.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
2.笛子
3.溜冰
4.自行車
5.散步
養成每天鍛煉的習慣
三.寫畫:
1.鋼筆字
2.毛筆字
3.英文
4.畫畫
5.打字
四.摘抄美文一篇
五.每天堅持寫日記一篇
六.整理房間和自己的學習用品
新的學期即將到來,為了使下學期的學習成績進步、各科成績優異、不偏科,在此做新學期的打算,如下:
一、做好預習。預習是學好各科的第一個環節,所以預習應做到:
1、粗讀教材,找出這節與哪些舊知識有聯系,并復習這些知識;
2、列寫出這節的內容提要;
3、找出這節的重點與難點;
4、找出課堂上應解決的重點問題。
二、聽課。學習每門功課,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聽好課,聽課應做到:
1、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2、聽課要特別注重“理解”。
三、做課堂筆記。做筆記對復習、作業有好處,做課堂筆記應:
1、筆記要簡明扼要;
2、課堂上做好筆記后,還要學會課后及時整理筆記。
四、做作業。
1、做作業之前,必須對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復習,理解其確切涵義,明確起適用條件,弄清運用其解題的步驟;
2、認真審題,弄清題設條件和做題要求;
3、明確解題思路,確定解題方法步驟;
4、認真仔細做題,不可馬虎從事,做完后還要認真檢查;
5、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積累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
6、遇到不會做的題,不要急于問老師,更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要在復習功課的基礎上,要通過層層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聯系,理出頭緒,要下決心獨立完成作業;
7、像歷史、地理、生物、政治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五、課后復習。
1、及時復習;
2、計劃復習;
3、課本、筆記和教輔資料一起運用;
4、提高復習質量。
做好以上五點是不容易的,那需要持之以恒,我決心做到。
我也是剛從學校出來的畢業生,我深知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很重要。我認為盡早制訂好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并付諸于行動,從淺入深、由易至難、從熟到精、成竹在胸,才能在中考中穩定地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需考的六門學科每門都很重要,不能因分值的高低而重“大三”,輕“小三”,要同等看待。而制訂復習計劃首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學習的現狀----既明白自己擅長的是什么,不擅長的是什么。擅長的地方要繼續保持,并時常再鞏固一下做到熟能生巧。不擅長的則一個地方都不可以漏掉,要全部都記下來,然后根據這些整理出來的條目一條一條解決,抓緊時間一點一點認真仔細地把這些“硬骨頭”消化掉。
復習,要把書上知識點逐一復習,搞清楚,并配合一定量的簡單反映知識點的練習。做關于知識點的習題,熟練掌握知識點的內外脈絡含義,解決知識盲點。根據中考各科的趨勢重點安排復習綜合題,考試熱點章節。
不要懶,不能讓不懂的問題越堆越多,不懂就問很重要。當然得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然復習課就沒精神仔細聽了
從長期看,制定學習計劃一個學期、一個學年都可,但一般以一學期為宜。計劃的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打算考到的名次,包括保位名次或超出幾個名次;
2、對總分及各科分數的階段性要求。這就使你在短期內有了目標,在每次小測驗、單元考中向所定的目標靠攏,但切記目標不可定得太高,否則結果如果離目標太遠會十分打擊自信心。
從短期看,作出一周至一天的計劃來,可以使自己對學過的東西有一個更好的掌握。對于一周的計劃,每周可以有一至兩個重點科目,如果你對知識的渴望超過對升學的熱衷,計劃中的自由時間可以多一些,反之可以少一些。對于一天的計劃來說,要注意對老師所講內容消化時間的安排,并留出適當的時間以備調整。對于新生來說,全面掌握是十分重要的。總之,遠期與近期計劃都應符合自身情況,并要結合學習情況進行調整,才能達到它的效果。
下面是復習計劃的制定問題。復習計劃的制定已是完全針對中考而言的。學完所有的內容后,老師一般會按他出的計劃帶領同學們復習,而對同學來說,課余時間沒有必要按老師的思路做。首先,計劃書中要有充足的時間留給基礎知識,無論哪一科,基礎知識往往比考生忽視,實際上,這才是高分的基石,必須踏實。其次,考試題型訓練,熟悉中考,消除手生的感覺,做到熟練解題。第三,留出時間放松心情,這對考前的學生來說必不可少,很多考生就是在沖刺階段搞壞了身體,以致無法正常發揮的。最后,在臨近考試時,回顧基礎知識與歷屆考題應是計劃的主要內容,這時計劃不要過緊,養足精神備考。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制定計劃的一點兒心得。當然,最重要的不是制定而是執行,只要持之以恒,相信你們都可以考出個好成績。
這是我以前的學習計劃你可以參考一下:
1、 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鐘將頭天要背的課文溫習1—2遍。
2、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好筆記。
3、 認真仔細寫作業,不對答案,認真對待每一門課。
4、 寫完作業后,復習當天的內容并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
5、 對于副課每學完一課后,要用心去作自己買的課外習題書,作的時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書,憑借自己所學的去做。如果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能馬上看答案或看書,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時背過。
6、 對于主課及數學(代數、幾何)、語文、英語、科學和政治,每學完一單元或一課時,要對比《優化設計》的講解部分進行進一步的加深理解和鞏固,并要做練習題,寫時仍不能抄答案,寫完后可交老師批改或對照答案,找出錯誤及時糾正。
7、 遇到不懂得要及時問老師或問同學,弄明白。
8、 每天晚上聽30分鐘英語,訓練自己的聽力
求采納為滿意回答。
1、制定學習計劃,首先要梳理一下自身的學習情況,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容易丟分的知識點等;然后再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任務,一一的去落實。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于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件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
為了提高各學科成績,科學合理安排時間,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特制作如下學習計劃。
一、每日早讀課,主要用來背語文、英語,有多余時間可用來背副科(包括生物、歷史、政治、地理)。
二、每日中午主要學習副科(包括背誦、作業、資料)
三、下午放學后及晚上主要學習主科(包括作業、所有資料)。
四、根據學習需要可適當調整時間。
五、周末或平時有空閑,找爸講主科的教材全解和所做作業中的錯題。
六、按時完成老師所布臵的作業;每學期要寫好學習總結和心得體會。
學習方法
一、各學科要求在課堂中消化吸收,要堅決執行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并做好重要筆記,課后要總結性回憶,同時,強化課后練習是關鍵(多做試題加以鞏固)。
二、語文、英語、副科主要靠記憶,當然做大量的試題鞏固也很重要。學好語文的關鍵是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學好英語的關鍵是能讀寫常見的單詞和熟練掌握語法。
三、數學、物理、化學主要是靠理解性記憶和做大量的試題加以鞏固,多見識題型和掌握多種解題思路,做到舉一反三,才能得心應手。
四、選好參考書,最好是兩本書:一是中學教材全解(很有價值,必須學完,要“√”好易錯題和重點題,便于復習);另一本是輕巧奪冠試題(也要做完)。要求是不懂之處一定要找老師或同學求教。
五、高考或中考前做大量的模擬試題,總結和找準易錯題,再針對性地加以練習。
六、高考或中考前5日內,將所有章節的重點(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的所有知識)復習1-2遍。
七、考試時要做到從容鎮定,注意審題,做題要從易到難,并合理安排時間。若有剩余時間,再回頭對未做的題或無把握的題重試一次。
八、若有時間,一定要溫習已學過的知識(包括1-2年級的知識),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直至達到創新境界。
學習要求
一、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做到不懂就問,問老師或同學均可。
二、上課要專心致志,思路跟著老師走,能做到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
三、學習中要做到忘我的境界,充分運用好溫故而知新的良好學習方法。
四、解題思路要廣,要多問自己為什么?所學知識要聯系生活實際。
五、在學習無法集中或疲倦時,要休息好之后再學習;養成
每日午休好習慣,有利于分配時間和精力。
六、切記好的學習方法:堅決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考前梳理知識、考后總結學習經驗。
我現在上初中三年級,即將面臨中考,我的老師在放假前為我們擬訂了一個作息時間表,但是我認為太苛刻,現將重新制訂的假期計劃及總體想法說明如下:
1、我的成績應該屬于上等。在假期里我想還是以學習為重;
2、我們的作業比較多,要將較多的時間花在作業上;
3、我每天下午必須從家里出發到場地去鍛煉身體,為中考的體育考試做準備,大概兩三個鐘頭返回;
4、希望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讀英語;
5、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6、不要太緊,但是娛樂的時間也不用太多,力求充實。電視我不怎么看。只是在周六晚看的比較多。我也盡量少上網;
7、盡量詳細一些,寫出從早到晚做每件事情的時間;
8、希望把平時和周末的作息時間分開。
時間安排時要注意:
1、早上6:30如果太陽沒升起,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沒散開,鍛煉身體不能是激烈的,按真正意義上效果最佳時段是下午四至五點,或到六點,鍛煉時間以喘氣不能正常說話、唱歌為限度,科學合理每人每天運動不能少于半小時。
2、最佳學習時間可根據本人情況及安排選擇:
早六點是全日四大記憶段之一,適宜攻讀文科知識,如果條件允可,還可大聲朗讀,是為立體記憶。
八點是創造性思維最好的,適合寫作與做實驗九點是短期記憶最佳階段,明天考什么就攻什么
十點是全日狀態黃金時間,有的人可持續直至十二點半,蠻適合你的想法。二點分析力與創造力最強,適合辯證、邏輯的學科。三點永久記憶段,把枯燥的東西拿出來啃吧。
同時三至五點手指靈敏度最高,你練樂器或打字就理想了。四點至五點適宜鍛煉,也是全日最有效果的早上維a+c+e各一片,睡前維c+b各一片和牛奶,比什么補品都好,著名營養學家洪韶光建議的。每天一個橙加香蕉(上午)、葡萄(下午)。更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是,健康喝水。
作息時間安排:
對于學習來講,除了要對一年以來中考復習的時間要統籌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時間,最大效率得提高復習效果尤為重要。以下每日學習計劃安排,考生可以參考進行。
早上6點—8點:一日之計在于晨,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消除,頭腦最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間。可安排對功課的全面復習。
早上8點—9點:據試驗結果顯示,此時人的耐力處于最佳狀態,正是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上午9點—11點:試驗表明這段時間短期記憶效果很好。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進行“突擊”,可事半功倍。
正午13點—14點:飯后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最好休息,也可聽輕音樂。但午休切莫過長。
下午15點—16點:調整后精神又振,試驗表明,此時長期記憶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傍晚17點—18點:試驗顯示這是完成復雜計算和比較消耗腦力作業的好時間。這段時間適宜做復雜計算和費勁作業。
晚飯后: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可分兩三段來學習,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難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中考優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時間表,可供參考:
每天6:00起床,6:30—7:30復習英語,7:40—9:40復習數學,9:50—11:50機動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復習化學,4:10—6:10復習物理;晚上2個小時復習語文;其余時間機動。在每一門課的復習中,不同階段以不同內容為主,多看課本或多做習題,要掌握好。
平時:早上6點讀英語至6:30,7點開始學習至11。30,午飯后放松一下睡兩小時,14點學習至17:30,晚飯后盡量看一下新聞,19:40學習至24點即可休息。
周六:一切照常,只要將晚上看電視的時間增加1小時即可。大假:早上依然讀英語,但不用規定時間學習,有時玩玩有時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