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落實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規范,指導村級衛生室開展協管工作,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__年版)》,特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 、組織領導
為加強本轄區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的規范開展,成立新橋鎮中心衛生院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安排,落實各項工作。
組 長:閆國成 衛生院黨支部書記 院長 副組長:董高嶺 衛生院公共衛生工作主管副院長
張彥 衛生院防保站副站長
成 員:郭向東 朱領杰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在公共衛生科,辦公室主任由董高嶺擔任,成員郭向東和朱領杰負責日常資料的整理上報工作以及日常工作協調聯系。
二、服務對象
轄區內居民。
三、服務內容
(一)食品安全信息報告
發現或懷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線索和事件,及時報告衛生監督機構并協助調查。
(二)職業衛生咨詢指導
在醫療服務過程中,發現從事接觸或可能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服務對象,并對其開展針對性的職業病防治咨詢、指導,對發現的可疑職業病患者向職業病診斷機構報告。
(三)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
協助衛生監督機構對農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學校供水進行巡查,協助開展飲用水水質抽檢服務,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協助有關專業機構對供水單位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
(四)學校衛生服務
協助衛生監督機構定期對學校傳染病防控開展巡訪,發現問題隱患及時報告;指導學校設立衛生宣傳欄,協助開展學生健康教育。協助有關專業機構對校醫(保健教師)開展業務培訓。
(五)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
定期對轄區內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開展巡訪,發現相關信息及時向衛生監督機構報告。
四、服務流程
(一)健全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有關工作制度,配備專(兼)人員負責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明確責任分工。
(二)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管理規范的要求提供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及時做好相關工作記錄,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真實準確、書寫規范。
五、考核指標
(一)衛生監督協管信息報告率=報告的事件或線索次數/發現的事件或線索次數×100%。
注:報告事件或線索包括食品安全、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
(二)協助開展的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實地巡查次數。
六、附件
1.衛生監督協管信息登記報告表 2.衛生監督協管巡查登記表
下半年,衛計委將按照省市縣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做好20__年度持證企業退休職工一次性獎勵的宣傳動員、排查上報以及相關企業主管局計生專干業務培訓工作。繼續做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工作。
做好20__年下半年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工作,同時協調相關單位,爭取獎扶兌現資金。
做好20__年持證企業退休職工一次性獎勵準備工作
繼續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力度。依法開展衛生監督工作,繼續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工作;依法規范各醫療衛生單位執業行為。
加快推進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開展醫療機構醫療、護理質量、院感、病歷質量、抗菌素合理使用、中醫科建設等方面檢查。積極推進中醫科建設,爭創基層中醫先進縣。增加創建省示范鄉鎮衛生院中醫科1-2家。鼓勵創辦國醫堂1-2個。95%的鄉鎮醫院開設中醫科和中藥房。
強力推進國家級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強化督促、檢查和協調,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力爭今年10月底前申請考核驗收,年底前達到國家級衛生縣城創建標準,確保20__年通過國家級衛生縣城驗收。加大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實現新增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1萬戶的目標。
加大重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力度。做好霍亂防治工作。加強疫情監測,全面落實各項防制措施;加大督查力度,以確保工作充分落實。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加大以學校為主的重點單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的防控力度,加強學校的晨檢及缺課上報工作,預防手足口病的暴發與流行。做好預防接種證的校驗工作。
衛生應急相關工作。完善并落實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強化崗位練兵,有針對性的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以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疾病防控能力。以重大衛生節日為契機,利用媒體、報刊、咨詢等多種形式,指導業務單位深入基層開展衛生宣傳。加強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以提高全縣醫療衛生單位疾病防控能力。
20__年是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開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__區衛生計生工作思路是:圍繞區委區政府“123456”的戰略部署,遵照《20__年__市衛生計生工作要點》和區委、區政府的'工作要求,突出創新驅動,狠抓改革攻堅,重在落實推進。全年重點抓好七大工程,完成好“十二五”規劃目標,謀劃好“十三五”發展任務,進一步提升龍崗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水平,夯實建設龍崗“健康之區”的基石。
一、醫療衛生資源增量提質工程
通過對衛生基礎設施進行修繕、改造和提升,建設一批重大醫療基建項目;科學規劃布局,多方爭取衛生資源;創新機制路徑,提高衛生資源使用效率與效益,加快提升醫療衛生基礎設施與資源配置水平,實現醫療衛生資源增量提質。重點做好以下19項工作。
(一)加大政府投入,對衛生基礎設施進行修繕、改造和提升,著重加快一批重大醫療基建項目,包括:
1.完成區三院(原橫崗人民醫院)改擴建工程地下室工程。(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2.推進區骨科醫院新建工程,完成區骨科醫院新建工程的施工招標。(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3.區中醫院增開病床150張。(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4.區人民醫院門診樓改造工程開工建設。
5.推進龍崗中心醫院內兒科樓修繕工程,完成施工招標。
6.完成區四院(原南灣人民醫院)原址重建工程設計招標和過渡用房改造工程開工建設。
7.啟動區二院(原布吉人民醫院)業務用房改造立項。
8.啟動區中醫院特需病房(國際部)改造。
9.推動坪地醫院二期用地整備工作。
10.開展區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病人日間照料中心前期工作。
(二)科學規劃布局,多方爭取衛生資源。
11.加大對醫療設備的投入,安排不少于1億元資金更新公立醫療機構醫療設備。(區政府民生實事)
12.結合區政府及市衛計委要求,完成《__區衛生事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
13.積極向市衛計委爭取將在坂田片區規劃的原市腫瘤醫院調整為綜合醫院,力爭改變坂田片區無規劃公立綜合性醫院的局面。
14.加大引入社會辦醫力度,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提請區政府出臺《__區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二級醫院的指導意見》。
(三)創新機制路徑,提高衛生資源使用效率與效益。
15.建成覆蓋醫院、社康和公共衛生機構的區域衛生信息化系統,實現醫院、公共衛生機構、社康中心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16.全面推進預約診療服務,全區二級以上醫院預約放號量超150萬,預約服務量超30萬人次,預約率達20%以上。(區政府民生實事)
17.穩步推開“先診療后付費”模式,新增區人民醫院和坪地人民醫院實施“先診療后付費”模式。(區政府民生實事)
18.聯合區政府采購中心,加強設備采購資源統籌;完善管理機制,加強設備采購的事前評估、規范采購與事后跟蹤問效。
19.探索在龍崗中心醫院建設區影像集中閱片中心,解決基層醫院閱片人員缺乏問題,提高閱片質量。
二、高端醫療服務培育引進工程
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打造國際醫療中心”的戰略部署,以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建設為抓手,以ppp模式為驅動, 大力培育和引進高端醫療服務資源,積極建設名醫(名科)、名院、名診所,提升高端醫療技術與服務水平。重點做好以下7項工作。
20.深入推進“三名工程”,大力引進優質醫療資源。(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21. 積極推進康奈爾大學、紐約長老會醫院、萊蒙順澤集團利用計生服務中心大樓舉辦國際醫療中心項目,探索建立高端影像中心、開辦國際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年內試運營。(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22. 與南方醫院簽訂“南方醫院深圳消化病診療中心”合作協議并推進建設。
23.積極推進伯明翰大學、皇家伊麗莎白醫院、廣州裕恒公司與中心醫院合作項目,力爭簽訂合作協議。
24.力爭龍崗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醫院加掛__市耳鼻咽喉科醫院牌子;推動與香港大學牙學院合作。
25.推進區中醫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合作深化;力爭將區中醫院納入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墨爾本大學生命健康學院深圳特色學院體系內;在區中醫院設立院士工作站。
26.推進區婦幼保健院與華大基因聯合建設華大基因深圳臨床醫學檢測中心、楊煥明院士工作站、轉化醫學中心及__市醫學重點實驗室。
三、醫學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工程
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平臺,以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為核心,大力開展醫學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優勢學科群體,著力構筑“醫學高地”,為衛生事業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重點做好以下8項工作。
(一)統籌規劃,推進醫學學科科學布局、錯位發展、形成梯次,將20__年打造為我區醫療衛生“學科建設年”。
27.推進各醫院創等級醫院、教學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工作。
28. 借助市級重點學科開展結對共建、學科植入,建設與區內20個專科的學科聯盟。(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29. 加強重點培育學科(實驗室)、特色學科建設,開展區級醫學學科評估,遴選重點培育學科(實驗室)和區級特色學科,局、院兩級設立學科建設專項經費給予重點資助。
30. 廣泛開展科研協作項目,力爭課題、基金、成果數進一步提升。
31.出臺《__區醫學重點學科五年建設規劃》、《__區衛生系統學科建設管理辦法》。
(二)創新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機制,完善績效考核,打造一支精干的學科帶頭人隊伍,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32.出臺《__區公立醫院臨床(醫技)科室主任選拔任用考核指導意見》,嚴格對科室主任的任職條件、業績考核要求;完成各醫院學科評估與科室主任換屆。
33.出臺《__區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柔性引才辦法》,采用成立名醫工作室等形式多渠道柔性引才,吸引一批省市級名醫、高層次人才加盟領銜,培養學科創新團隊和人才梯隊;積極引進高端、高層次和中青年技術骨干。
34.委托復旦大學舉辦第二期“__區醫學學科管理提高班”(培養不少于100名學科帶頭人及職能科室管理骨干的后備人才)。
四、基礎衛生工作強化工程
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進一步夯實網底,積極創新方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力求為全區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基礎醫療服務,筑牢人民群眾的“健康屏障”。重點做好以下14項工作。
35.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大力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在社康中心的應用。(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36.做好急救工作,深入開展醫療急救技能培訓和考核工作。(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37.做好疾控工作,進一步健全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
38.落實社區老年人衛生保健優待政策,社康中心為戶籍和持有居住證的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免費體檢。(區政府民生實事)
39.落實醫院專家定期下社康坐診工作,提升社康中心診療水平。(市、區政府民生實事)
40.提高社區健康指標自助檢測點覆蓋面,20__年增加25家(累計建成58家),提供身高、體重、腰圍、血壓等測量,做到疾病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區政府民生實事)
41.進一步理順局機關與區社管中心之間、區社管中心與舉辦醫院之間的管理機制,建立科學高效的社康管理機制。
42.繼續推進社康中心標準化建設,抓好社康中心基本設備標準化配置項目市投資補助資金項目的落實。
43.推廣南聯社康中心財政投入體制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試點。
44.抓好社康中心流程再造試點工作,及時推廣應用。抓好整合資源服務,建設社區全科醫學技能培訓中心和區社康心電圖診斷中心。
45.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社區綜合防治工作,抓好慢性病防治和精神衛生項目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國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區復評。
46.抓好職業病防治工作,應對街道防保所職業衛生檢測資質問題。
47.理順基層公共衛生體制,推進街道防保所管理體制改革。
48.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強化培訓演練,加強應急工作規范管理,妥善處置突發公共衛生應急事件。
在新的形勢下,鄉鎮衛生工作正面臨著嚴峻挑戰,如何使衛生院走出困境,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經我從事20余年的衛生工作經驗和以往5年院長一職的工作閱歷,且針對我院實際,談幾點舉措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當前我院醫療衛生現狀
到目前,我鎮已建立起相對健全的以鄉鎮衛生院為樞紐的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全鎮共有中心衛生院1家,鄉村衛生所(室) 家,從事衛生工作(包括村醫)36人。而全鎮總人口 人,千人口醫生數僅占 人,開放床位12張,千人口 張。從近幾年的情況看,我院除僅能提供基本門診醫療服務外,總體醫療服務能力低下,衛生院生存仍然困難。__年全院業務總收入 萬元。其中醫療收入 萬元,占28.9%;藥品收入 萬元,占 %;按年度決算報表反映,總支出 萬元。通過 萬元藥品結余彌補后,全年尚虧損額 萬元。
二、造成衛生院生存困難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對農村衛生事業經費投入不足,以藥補醫現象依然突出。鄉鎮衛生院承擔著公共衛生職能,衛生投入政策不足,硬件設施落后,醫療條件較差,影響了正常防治任務的完成。
(二)布局不夠合理,規模“小、差”問題突出。衛生院、村衛生所(室)均存在規模小、功能弱、布局不夠合理以及人員素質低的現象,從“小”字方面看,衛生院雖初具規模,但相對較小,大多數患者到衛生院只是看看門診而已;從“差”字方面看,房屋、設備、人員、技術,缺少醫療服務能力,尤其是我鎮一些邊遠村屯,如__、__等村屯出現了只有老少居住的“空殼”現狀,百姓缺醫少藥,迫使患者多半流失異鄉他院,從而導致收入減少。
(三)鄉鎮衛生院體制不活。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運行中存在“以藥補醫”的現象,藥品收入在全部業務收入中占有絕對比重,占71.7%,在現行管理體制條件下,仍靠銷售藥品來維持醫院現狀;二是觀念滯后,管理落后,人浮于事。衛生院內部從上到下缺乏制度性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領導層缺少創新意識,管理水平不高,經營機制不活;一般職工安于現狀,坐等病人上門服務,仍然固守“大鍋飯、鐵飯碗”思想,不愿改革,害怕競爭,坐以待斃。
(四)衛技隊伍嚴重不適應新時期要求。總的表現在:人員素質偏低,結構不盡合理,在全院20名職工中,有65%的醫務人員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5人,占25%;高級職稱僅有2人(其中有1名于__年1月即將退休)占10%。學歷低,技術水平不夠高,這種狀況,不僅直接影響鄉鎮衛生院的健康發展,更進一步地制約著農村群眾的醫療消費需求。其次,近10余年來沒有高技術、高素質專業人才來充實和壯大鄉鎮衛生院,人員進出機制僵化,群眾對“小醫院”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五)衛生院存在管理松懈問題。管理制度不全、或有制度不按制度落實,這些內部管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衛生院的整體建設和發展。如:財務管理制度、醫療質量控制管理制度、衛生技術人員業務培訓學習制度、衛生院消毒管理制度、院內感染控制制度、一次性醫療器械使用管理制度等等都已建立健全,但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管理。
為進一步規范食品經營管理,凈化食品市場,維護食品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結合我鄉實際,認真開展了食品安全工作,現將我鄉20__食品安全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完善監管機制
我鄉按照縣食安辦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鄉領導高度重視,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應急預案和工作計劃,鄉政府成立了由鄉長唐勝利,分管領導尹祖敏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食品安全檢查領導小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按計劃、按部署穩步推進,生豬屠宰管理、食品類管理,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了工作制度,對外公布了舉報電話,健全了食品安全獎勵舉報制,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我鄉的食品安全工作。
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情況
今年來,我鄉按照食品安全工作要求,采取日常監管、專項整治、部門聯合執法等多種形式規范了食品經營環境,以節日市場整治為重點,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中秋、國慶”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并制定了方案,落實了措施。以農貿市場、超市、餐飲服務單位為重點區域,以生豬、酒類食品為重點內容,嚴厲打擊了注水豬肉、病害豬肉和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的違法經營活動,出動執法人員289人次,車輛42臺次。通過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生豬屠宰市場、食品流通秩序明顯好轉,確保了肉品和食品類食品安全。
三、扎扎實實推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確保食品安全
(一)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活動在這場專項整治行動中,我鄉各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和信息溝通,齊抓共管,協同作戰,嚴把各個關口,形成監管合力,不留問題死角,確保專項整治取得預期效果。
(二)開展食用植物油、乳制品和含乳食品的專項檢查,我鄉對生產食用油2家和銷售各類食品經商戶12家進行了全面清理和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21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0臺次,經檢查,我鄉未發現制售假冒偽劣食用植物油的企業。
(三)加強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督管理,認真開展了食品安全整頓,抓好了“四查、四建、四落實”。一是加強巡查,實行聯動監管,全鄉食品及相關產品企業15家,取證率為100%,年審率達100%。我們將15家食品及相關產品企業監管納入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充分發揮職能部門聯動作用。采取巡查、強制檢驗、定期監督檢查、適時增加檢查頻次,做到信息互通,確保形成工作合力,增強整治效果。二是加強食品抽檢,加大了對食品加工企業的巡查、回訪力度,從原料選購、添加劑使用都進行備案登記,杜絕不合格產品和超過保質期的產品上市銷售。
(四)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添加劑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截止目前查處違法犯罪行為28起。
四、加大宣傳,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消費意識
我鄉圍繞食品安全的總體部署,結合安全生產宣傳月活動積極開展了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了全民關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提高了我鄉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3.15”期間,我鄉精心組織人員在農貿市場設立宣傳點,展出真、假名優酒和圖文并茂的知識宣傳欄,接待前來咨詢消費者400多人次,散發宣傳資料1000余份,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按照《__縣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宣傳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以食品安全法實施主題,加強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普及了食品安全科學知識,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提高了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五、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食品專項檢查中發現個別餐館衛生差,生熟食品未分開擺放,個別小賣部存在銷售“三無”食品。
六、20__年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檢查工作;
(二)繼續開展定期不定期專項整治,確保食品安全;
(三)加大各類食品生產和銷售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四)繼續打擊私屠濫宰、屠宰注水豬、病害豬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