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建立社區各種聯系網絡,充分發揮社區志愿者的積極性和作用,切實掌握第一手資料,作為民政工作的切入點。
二、積極營造愛老助老的濃厚社會氛圍,__年繼續開展孝星評選活動。
三、學習城市低保工作法規政策,加強對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家庭的調查、摸底和審核上報工作,建立健全各類臺帳。
四、節日期間走訪慰問空巢、高齡老人以及困難家庭(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并組織社區志愿者開展一對一,結對子活動。
五、熱心聽取居民的來訪,對他們所反映的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求得及時解決,并給予滿意答復。
六、針對社區老年人的情況,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活動,(例如:九九重陽節開展象棋比賽等)定期開展老年多發病、常見病健康知識講座,充分利用板報、宣傳欄做好宣傳工作,讓老年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歡度晚年生活。
七、發掘社區老年人才,發揮他們的特長,為社區老年人服務。
八、做好優撫工作。定期上門走訪慰問,解決實際問題。
九、根據街道辦事處的安排,做好社會捐贈工作。
十、保障性住房工作資格審核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十一、按照規定辦理老年證、優待證、小幫手、老年卷、高齡老人津貼,按時上報各類表格。
1、 每季度初上報老年卷發放簽字表。
2、 每季度初上報老年卷檢查表。
3、 每季度初上報高齡津貼復審表。
4、 每季度初上報老年卷復審表。
5、 每季度初上報老年卷死亡月報表。
6、 每季末上報老年卷死亡季報表。
7、 每季末上報老年卷發放統計表。
8、 每季末上報老年卷停止發放情況表。
9、 小幫手月報表。
10、 小幫手匯總表。
11、 每月15日前報60歲老年證、65歲老年優待證、80歲老年卷每月辦理人員明細表。
十二、及時完成街道臨時安排的任務
20__ 年在社區兩委的領導和安排下,我社區的低保工作將更加嚴格按照《低保條例》要求規范社區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不漏保、不虛報,充分的把黨和國家的關懷送到居民家中,并要努力幫助困難群體逐步脫貧。新的一年社區的低保工作責任也隨之加大,這就要求低保工作人員更要認真負責,嚴格按照要求辦理申請、審查、審核、審批等各項工作的程序來開展工作,并時刻無微不至的關心這些弱視群體,在充分做好安撫、救助工作的同時,積極為下崗失業人員解決再就業問題,把幫助困難群體盡快脫貧工作放到重要議事日程。
鑒于社區狀況,為了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的更好,真正讓困難群體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為創建和諧社區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制定低保工作計劃:
一 、認真學習和掌握有關低保政策,不斷完善“聽證會”制度,定期公布執行低保情況,接受群眾監督使低保工作更加“陽光透明”。
二、 對低保戶家庭實行定期走訪制度,及時掌握他們近期的家庭生活狀況,實行動態管理。
三 、組織轄區內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保障對象參加社區公益性勞動,做好管理和記錄工作,為孤寡老人,殘疾人上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
四 、定期召開低保人員會議,及時傳達上級有關低保政策。同時,傾聽低保人員的建議和意見。
五 、社區要積極為低保人員創造就業機會,鼓勵他們樹立自強自立的精神,為創建和諧社區做出貢獻。
六、社區居委會對保障對象家庭收入和生活情況,應進行跟蹤監督,對人均收入減少或增加的,經與其核實后,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提供調查報告,請求調整保障金,對人均收入增加,并超過保障金的,經與其核實后,也要及時提供調查報告,審核、低保辦批準,停止發放保障金。
七,負責宣傳并幫助保障對象落實各種優惠扶持政策。
八 、接待有關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方面的咨詢。
一、城市低保
一是進一步抓好誠信陽光低保的推進工作,并對縣區誠信陽光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力保誠信陽光低保制度全面得到落實。
二是進一步規范城市低保檔案管理工作。
二、農村低保
一是認真落實各項農村低保政策,進一步規范農村低保工作,主要是:一是抓農村低保陽光操作,落實做好公開、公示制度;二是抓農村低保的規范化管理,使農村低保在操作程序、檔案管理、資金發放等方面更加規范;三是抓農村低保的動態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進行停發,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四是抓好農村低保的抽查工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是進一步規范農村低保檔案管理工作。
三、五保供養
一是督促古浪縣提高五保供養標準。
二是進一步改善敬老院環境建設,提高集中供養對象的生活條件。
四、醫療救助
進一步做好城鄉醫療救助工作,降低或取消城鄉低保對象和五保對象的醫療救助起付線。
五、其它方面
一是下發武威市《城鄉社會救助檔案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檔案管理工作。
二是出臺武威市《關于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武威市《臨時救助辦法》,加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
根據州社會救助局的安排和我縣實際情況,20__年縣社會救助工作計劃如下。
一、切實抓好城鄉低保工作
(一)4月底前完成城鄉低保保障線指導文件出臺(縣級文件)。
為保障貧困群眾基本生活,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根據上級要求和我縣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全縣低保保障標準每年發布一次,確定城市低保標準以上年度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33%為參考,農村低保標準為城市低保標準的50%,切實做到救助保障真實、準確。
(二)4月底前完成城鄉低保信息系統啟用。
切實做好全國低保信息系統相關工作,積極做好我縣城鄉低保系統數據庫的更新工作,并加強對縣級、鄉鎮、社區系統操作人員的業務指導,以使系統操作人員盡快熟悉、掌握系統基本功能,確保我縣能全面實現使用全國低保信息系統進行城鄉低保信息在線辦理和查詢統計。
(三)爭取5月底前出臺縣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實施細則(縣級文件)。
針對我縣當前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城鄉低保申報審批制度,切實加強社會救助工作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堅持應保盡保,應出盡出,提高保障水平,規范工作程序,推動全縣城鄉低保工作上臺階,管理上水平,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城市低保一個季度進行一次動態調整,農村低半年進行一次動態調整。
(四)從9月份開始對農村低保進行一次動態管理調整,清退家庭條件好轉的低保對象,將符合低保條例的農村困難家庭納為低保對象,爭取在9月底前在開展農村低保動態管理同時將農村低保年檢工作一并完成。
(五)從11月份開始對城市低保開始年檢,爭取在12中旬完成城市低保年檢工作,以便低保對象辦理水電優惠手續。
(六)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
二、積極推進農村五保規范化管理和加強敬老院管理與建設
(一)推進農村五保供養年檢制度規范化管理。
規范五保對象年檢流程,嚴格年檢制度,逐一核對五保對象信息,確保100%的年檢率,切實杜絕供養資金被虛報冒領現象。
(二)完成小章敬老院改擴建工作。
完善我縣農村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籌措建設資金,加強質量監管,確保小章敬老院的改擴建工程順利完成。
(三)加強敬老院日常管理。
1、5月底前出臺敬老院工作人員考勤及值班細則。
2、加強敬老院臺賬及資產管理。
3、在7月份前對所有敬老院工作人員分批進行一次業務技能培訓。
三、繼續探索完善醫療救助的運行管理方式
本著務實為民、高效便捷的原則,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繼續探索一站式醫療救助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對定點醫院和五保對象住院治療的管理,防止小病大治的現象發生,確保救助資金的使用準確有效。
1、在2月底前完成我局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協議工作,定點機構為我縣各鄉鎮衛生院、州精神病醫院、州腫瘤醫院、州榮復醫療。
2、爭取3月底前完成《縣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的修改工作,我縣城鄉醫療救助工
作按新修訂《縣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從4月份開始執行。
四、認真做好臨時救助及其他工作
(一)繼續探索我縣的臨時救助方式和規程
為進一步規范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工作,完善申請審批和救助資金發放程序,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繼續摸索科學規范的臨時救助方式和操作規程。
(二)探索低保收入人群的認定制度
探索研究出一條可行的路子,由民政部門牽頭,會同人保局、住建委、公安局、工商局、公積金中心、地稅局等多部門,建立、完善社會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的長效聯動核對機制,定期核對社會救助對象的家庭經濟狀況,同時對低保家庭擁有高檔消費品、隱瞞收入騙保等情形也將作出明確規定,及時清退不符合救助標準的家庭。除現有的核查家庭收入外,將逐步擴大至對全部家庭財產的動態核查,實現社會救助工作的規范化、精確化管理,真正實現低保等社會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以確保政府救助資金發放給真正的貧困居民。
(三)推動我縣收入對比平臺的前期建設工作
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作為準確認定社會救助對象的關鍵環節,是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是社會救助工作規范操作的重要前提。社會救助部門根據相關部門或機構提供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與社會救助申請人申報的家庭收入等信息進行比對,從而準確核算和掌握申請人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有效遏制在救助對象認定過程中的不正之風,真正實現社會救助制度的公開、公平、公正。
一是積極推進城鄉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即以建立健全城鄉低保制度為重點;
以系列化的專項社會救助制度為主導;
以慈善救助和社會互助為補充;
以法規建設、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為支撐的城鄉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二是建立和完善城鄉低保和社會救助工作定期通報制度。
強化目標管理和資金保障,把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列為各級黨政重要考核指標。
三是適時調整提高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五保補助標準。
同時,探索建立城鄉低保標準與其它保障相銜接的科學增長機制。
四是修訂完善城鄉低保實施細則,進一步加大分類施保的力度,提高保障覆蓋面。
繼續實施農村敬老院改擴建和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工程,力爭供養率提高到60。
五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低保管理機構和服務網絡。
市和區縣兩級建立低保工作專門機構;開發社會救助管理服務軟件,開展網上審批的調研、探索;探索街鎮接受困難群眾低保、救助申請,委托社區調查、公示、評議,建立以街鎮為平臺、實行社會救助“一口上下”的運行機制;建立市級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低保專干、敬老院管理人員和基層社會救助干部的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