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對檢驗員質量意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檢查員的責任意識和控制能力,減少錯檢漏檢事件的發生,降低質量損失。
2.重新梳理檢驗員的工作職責,明確各檢驗員的工作內容。
3.重新整理檢驗標準和操作方法,將已發生過的不良品照片和資料收集匯總,作為檢驗參照控制的資料,提高檢驗員快速識別產品不良現象和控制不良現象發生的能力。
4.開展查庫工作,實施過程工序尺寸穩定性檢查工作。
5.繼續完善規范質量統計術語和格式設計,提高統計的準備性和數據的真實性,為質量持續改進對策提供事實數據。
6.多做簡易量檢具,提高檢驗員的工作效率。
7.制定20__年度量檢具周期檢定計劃并實施。
8.制定20__年度體系審核計劃,整理TS體系審核資料。
9.配合采購部加強對供應商的考核和質量意識施加影響,提高供應產品質量。
10.加強過程控制,對工序廢品率高的過程進
為了有計劃的開展20__年度的質量管理工作,推動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指標的完成促進質量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增強顧客的滿意度,我分廠對20__年度質量管理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計劃
1、制定質量目標考核辦法:細化各班組質量職責和質量目標,制訂質量目標分解、考核管理辦法,下達給各班組,作為分廠考核各班組質量管理工作、推進質量管理體系全面貫徹的有力措施。
(1)根據質量周報的問題,落實到實際責任班組及責任人。
(2)品質反饋的重大質量問題,落實責任人。
(3)對發現、解決質量隱患的,給予獎勵。
2、數據的統計分析:
(1)定期將質量問題統計并進行分析。在匯總各班組每周質量問題數據的基礎上,對全分廠質量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考核。
(2)公布質量目標計劃的執行結果數據,評估結果反饋分廠領導和公司相關部門。
(3)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確定原因,采取措施。總結經驗教訓,鞏固成績,防止發生的問題再次發生,提出這次循環尚未解決的問題。
(4)對經常出現的同類型、同原因的質量問題,應分析出原因,找出解決辦法,同時對此質量薄弱環節進行強化管理。
二、預防措施
1、各班組設一個固定的自檢員:
(1)在工序流轉之前自檢員負責對所有本班組工序負責自檢以提高質量。
(2)分廠組織相應的培訓,提升自檢員的技能。嚴格按照規范操作,利用考核機制等加強執行力。
(3)采用培訓、實踐、考核等多種方法提升人員的自檢技能。
2、加強培訓:培訓工作做得好與壞,直接關系員工的質量意識、崗位技能的提升,也直接關系產品質量的好壞。因此在今年要加大質量管理培訓,重新組織學習產品生產工藝、操作規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力爭將質量管理工作做到更好。
根據中軋廠20__年4號文件精神,為了拓展我們的生存空間,加強履帶鋼產品的質量和品牌建設;重軌產品的強化過程控制,不斷降低質量損失;圓鋼產品要穩定表面質量和尺寸公差和組織性能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從戰略高度加以重視,從工藝優化、裝備能力、內部管理等方面加以提高,確保20__年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實現降本增效、提質拓市的目標。
質量工作總體要求:以模擬市場考核機制為抓手,不斷調整產品結構,規范管理和操作,優化工藝和質量,繼續鞏固和拓展四大系列產品市場,提高差異化競爭力。
年度質量目標:內部質量損失不超過2.20元/噸(激勵值≤1.50元/噸);履帶鋼一檢合格率綜合達到98.5%以上(激勵值≥99.0%);高淬透性鋼一次合格率不低于91%(激勵值≥95.0%);綜合頂鍛責任完好率達到99.0%以上;杜絕批量性質量事故和責任混鋼異議,年度責任質量異議賠款小于0.04元/噸,次數≤12次。
20__年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要以高標準、嚴要求做好工序質量的管理與控制,仔細核算工序質量成本,進一步規范制度執行,嚴格過程控制,落實質量責任,穩定產品實物質量。工序質量是產品質量的基礎保證,各工段要本著對本工序負責的態度,樹立全廠一盤棋的思想,積極主動做好過程的控制,嚴格執行工藝質量要求,要制定好各自的經濟責任制,樹立工序質量成本理念,落實質量職責,穩定產品實物質量。加熱工段要做好坯料加熱質量和節能降耗工作,針對不同的鋼種嚴格執行加熱制度,合理控制爐內氣氛,減少氧化燒損和脫碳;軋鋼工段要以提高軋制質量、降低軋損等質量成本為目的,加強骨干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調整操作水平,重點要提高工程機械用型材的表面質量、尺寸精度、平直度和定尺率,減少圓鋼尾部耳子和型材軋后形狀不正的常見病,減少操作故障降低消耗;精整工段要提高管理和操作要求,落實好產品矯前彎曲狀況的控制,適應用戶多種定尺需求,提高定尺產品的鋸切精度、定尺率,嚴格落實高淬透性圓鋼的冷卻控制要求,優化操作方式,提高鋼材組織性能,要加強鋼料消耗和鋸片消耗的控制,提升管理績效;成品工段要加強對勞務人員和設備的管理,進一步提高矯直、鉆銑、包裝等的質量要求,減少由此產生的質量異議,要不斷提高操作人員技能,合理操作,控制好原始彎曲度較大產品的矯直問題,不斷降低質量損失和工序消耗;質控站要嚴格磨修產品出廠質量把關,做好探傷設備的改進優化工作,降低內外部質量損失,做好出口產品的打包質量改進,提高用戶滿意度;準備、運行工段要,合理安排工裝準備工作,提高工裝件準備質量,為產品結構調整創造更好的條件,對高壓水除磷等質量關鍵設備要加強運行管理,發揮功效;維檢工段要不斷提高員工技能,積極做好各類設備的維護保養,提高檢修質量,降低故障和消耗,要本著節約的原則主動做好各類工藝裝備的改進工作,對重要、關鍵的計量檢測設備要加強檢查,保持其準確性和有效性,服務好生產一線。各工序要認真吸取前兩年公司混爐混鋼教訓,針對本工序爐批號管理的難點和關鍵環節,加大責任落實力度,嚴防混爐混批事故的發生。科室要將服務一線的思想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著力解決制約中軋廠發展的各個環節,在降低工序成本的同時,要針對模擬市場考核機制的新要求,圍繞廠部利潤最大化目標,運用好經濟責任考核導向機制,采取有效舉措,確保廠部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以提高工程機械用鋼產品質量為重點,不斷鞏固和拓展工程機械市場,進一步深化產品結構調整,夯實差異化戰略基礎。工程機械類型鋼產品是目前中軋廠最為重要的盈利點,在當前嚴酷的市場形勢下,其產品質量的好壞、市場占有率的高低是決定我廠今年任務能否完成的關鍵。20__年里我們已經新開發弧形板、刀角片、LW154履帶鋼及部分圓鋼產品,產品有了一定的覆蓋面,但產品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改進,要鞏固甚至拓展現有市場需要克服內部困難,做好幾方面工作。一是要做好履帶鋼產品的過程控制工作,穩定產品實物質量。針對用戶意見較多的尺寸、表面質量問題,進一步提高控制要求,改進工藝,提高用戶滿意度,實現對東碧等用戶的正常供貨,并以此為標桿,擴大市場占有率。二是要做好新開發產品的質量改進工作。LW154履帶鋼要重點解決好邊部耳子、厚度波動、端部彎曲等問題,弧形板要對存在的尺寸偏稱、彎曲、耳子、拉絲、打包質量等問題進行整改,254刀角片要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平直度,減少非定尺,在實現批量生產上在下工夫,確保新開發產品能盡早實現盈利。三是對SMn443H等工程機械用圓鋼要進一步優化工藝,針對其高淬透性的特性,做好新增緩冷坑的工藝優化,合理解決優特鋼生產工藝與現有裝備、場地條件的矛盾,最大限度的保證用戶的質量和產量需求同時得到滿足。四是要繼加強對工程機械用鋼市場動向的關注,適時開發新產品,并加大配件市場的介入,提高占有率。工程機械用鋼產品規格多,打造成生產基地,需要不斷拓展新產品,在當前整機市場形勢不佳的情況下,不能忽視配件市場的巨大潛力,要不斷調整策略,確保機械用鋼產品的擴量和市場占有率。各單位要通力協作,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保質保量的抓緊各個項目的實施,以優質的工作質量為提升企業競爭力添磚加瓦。
三、以用戶訴求為導向,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質量攻關和工藝改進活動,著力解決質量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進一步提升產品實物質量。去年來用戶對我廠產品實物質量的意見有增多趨勢,雖異議賠款不多,但意見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新開發產品和質量常見病上,解決這些用戶訴求是關系我廠產品市場認可度的關鍵。今年我們要針對用戶反映的焦點問題,加大對關鍵工藝和重點產品的攻關力度,實現工藝技術和實物質量的新突破。要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利用好一體兩翼、QC小組、攻關活動、勞動競賽等有效平臺,對高淬透性圓鋼組織性能、履帶鋼的尺寸和表面質量、弧形板的彎曲、表面和包裝質量、圓鋼的彎曲和尾部耳子、鋼軌的斷裂、定尺長度多樣化等問題從工藝優化、裝備改進、操作規范、嚴格把關等多角度開展攻關。要以有利于產品結構調整、擴大盈利產品銷量為目標,根據不同的細分市場的發展狀況,識別不同用戶的質量特性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攻關,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用戶滿意度。要針對鋼種多、批量小的實際情況,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爐批號和鋼種的'有序管理,落實各環節質量責任和行為,杜絕混爐混鋼現象。要針對優特鋼操作要求與作業人員崗位素質的矛盾,進一步完善崗位質量責任教育與技能培訓體系,通過質量體系宣貫、質量文化培育、業務技能培訓等手段,建立一支在意識、技術和技能上都能適應精細化管理要求、高素質的生產管理和操作員工隊伍,努力實現操作工藝從粗放走向更精細、管理規定從寬泛走向更嚴謹、從偏重產量走向更追求質量、成本和效益的轉化。
四、建立高效、有序、適宜的質量管理體系,嚴格汽車用鋼過程管理,結合模擬市場考核機制,以“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為要求,細化責任設計,促進內部各專業管理的績效提升。兩個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是我廠產品質量穩定的根本保證,其標準的要求對我廠的質量管理工作有著較好的指導意義。我們要針對體系運行中不完善的環節,運用科學方法,按體系要求規范工作,采用糾正預防措施,規范和提高工作質量,消除體系和過程中的不合格,提高體系的持續改進能力,促進管理有效性和產品質量穩步提高。中軋廠要結合優特鋼生產企業的建設,加強工藝文件的系統梳理和有效適用性管理,不斷修訂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工藝過程的設計、控制與管理,力求工藝方案科學、操作控制精準、紀律監管嚴明,逐步建立關鍵工序的窄范圍內控標準體系,不斷提高工序能力指數和實物質量的穩定性。今年公司將在成本考核模式的基礎上全面推行模擬市場考核制度,原有的考核模式將被打破,各生產廠的責、權、利關系將被重新梳理。目前看來中軋廠客觀條件明顯不占優勢,要想取得好的績效,必須調整管理思路,制定更為符合現狀的管理制度,各專業科室、工段、班組要按廠部設定的目標,充分發揮考核、激勵機制作用,進一步細化責任制的設計,落實相關責任,規范作業行為,要積極向廣大員工宣傳政策調整,取得員工的理解,提高為解決企業在質量、生產、成本等各方面問題的積極性,促進產品實物質量的穩定和各項指標的改善,進一步提升管理績效。要進一步深化“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的宣貫,真正做到以工作質量保證產品質量,切實提高市場響應速度、質量持續改進能力,努力以質量品牌效應帶動市場競爭力的穩步提高,追求方位卓越績效。各級黨政工團要協同配合,積極開展質量勞動競賽、操作技能比賽、青工質量知識競賽等活動,加強質量意識和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并按公司要求適時開展質量文化創建工作。
各單位要根據本計劃組織好今年的各項工作,認真分解落實廠部各項質量指標和措施,制定本單位考核責任制,積極引導和激勵廣大員工完成全年工作目標,確保我廠20__年質量目標計劃的全面完成。
為保證我科醫療質量,提高醫療水平,加強醫務人員職業素質,規范醫療行為,確保醫療安全和醫患雙方的共同利益,遵循“以病人為中心”的質量理念,以提高醫療質量為總體目標,提高病人滿意率為宗旨,進一步建立任務明確、職責與權限相互制約、協調、促進的質量保證體系,使急診部的醫療質量工作規范化進行。通過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提高急診部的醫療質量及工作效率。在上一年度基礎上制定以下計劃:
一、建立急診質量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1、急診質量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職責
(1)主要負責制定本年度科室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方法及計劃,包括科室的醫療質量自查個體化方案,保證工作實效。
(2)結合本科室專業特點及發展趨勢,制定及修訂本科室疾病診療常規、藥物使用規范并組織實施,責任落實到個人。
(3)定期組織各級人員學習醫療、護理常規,強化質量意識。
(4)完成每月科室醫療質量自查,自查內容包括診療操作和規章制度(尤其是醫療核心制度)執行情況兩大方面;負責規范科室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
(5)參加醫療質控辦公室的會議,反映問題。收集與本科室有關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二、按照《四川省中和醫院評審標準(試行)》制定急診醫療質量控制標準,管理小組成員定期開展急診質量檢查。
(1)加強對120院前急救質量的考核,認真考核出診時間出診記錄。
(2)定期檢查急診病歷、急診留觀病歷和院前急救病歷質量。
(3)進一步細化其他有關急診質量控制標準。
(4)急診質量考核情況與績效掛鉤,科務會通報檢查情況,并按照科室考
核扣款標準進行考核。
三、醫療質量管理小組應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的研究和總結,提出科學的管理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管理方法和措施與臨床緊密結合,以應用為主,不斷總結醫療質量管理經驗,提高醫療質量管理水平。
(1)加強業務學習,及急診急救相關專業知識
(2)加強病歷和處方管理工作,嚴格要求病歷書寫質量,處方合格率等。
(3)加強疑難病例討論工作,交接班制度,死亡病歷討論制度,嚴格合理用藥,合理檢查,會診制度和查房制度。
(4)嚴格“三查、七對”制度,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
為加強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促進醫療質量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我省醫療安全質量控制長效機制,提高醫療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分期建設省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下稱"質控中心"),制定本計劃。
一、工作目標
按照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要求,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健全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保證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二、工作職責與職能設置
(一)省衛生廳全面負責省醫療質量控制工作,統籌協調全省醫療質量控制活動;廣東省醫院協會受省衛生廳委托,承擔日常管理工作。
省衛生廳負責質控中心的規劃、協調和管理,組織質控中心擬訂專業性醫療質量控制標準,建立評價體系和質量信息體系,統籌協調質控中心的質控活動。
省衛生廳加強對全省三級醫院的醫療質量控制,重點是省、部屬醫院;各市按照全省醫療質量要求,參照省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實施辦法,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實施本轄區的醫療質量控制工作。
廣東省醫院協會受省衛生廳委托,受理申報材料,收集、匯總質控信息,分析全省醫療質量控制工作狀況,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二)根據醫療質量管理的需要,按不同專業分科或專業技術設置專科質控中心,省衛生廳根據我省醫療質量控制工作進展情況,不定期公布計劃建設的專科或專業質控中心名稱。
(三)質控中心掛靠單位條件:
1、質控中心原則上掛靠在省屬、部屬三級醫療機構,受省衛生廳委托,負責本專業的醫療質量控制工作,并設立由全省若干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質控工作實施專業技術指導;
2、質控中心所掛靠的醫療機構,其相關專業水平應處于全國或全省地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3、掛靠的醫療機構應為質控中心提供開展工作所需的辦公場所、設備及必要的專職或兼職人員等支持;
(四)專業質控中心在省衛生廳的組織領導下,履行下列職責:
1、根據全省本專業質量管理的現狀和質控要求擬訂本專業質控規劃,并根據規劃對各級醫療機構進行專業性業務指導;
2、根據衛生部和省衛生廳頒發的醫療管理規范和醫療質量標準,制訂本專業的醫療質量控制標準、技術規范;
3、負責制定全省本專業的質量評價體系和考核方案,組織對各級醫療機構的專業質量控制督查和質量評價;負責相關專業特殊醫療技術準入評估工作;
4、對全省本專業醫療質量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并定期向省衛生廳報告,提出改進質量的意見和建議;
5、組織對相關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組織學術交流,推廣本專業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高專業隊伍素質;
6、建立相關專業的信息資料數據庫,加強有關專業的信息收集、整理與分析;
7、充分發揮本專業專家的技術指導作用;
8、承擔省衛生廳委托的其他醫療質量管理任務。
(五)質控中心設主任1人,副主任2—3人,秘書1—2人;質控中心設專家組,成員7—10人,專職、兼職均可,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包括醫院管理和臨床醫學專家,原則上由相關專業的國家、省級學會(分會/組)的委員組成。
(六)質控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組織架構由省衛生廳確認。
三、質控中心申請與確認
根據全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規劃與年度公布專項建設計劃,符合條件單位可向省衛生行政部門申請。申請單位必須提交以下材料:
(一)《廣東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申請表》;
(二)可行性報告,內容包括單位基本情況、專業優勢、工作設想;
(三)相關技術資料,科技項目、成果、專利及重要論文,學術/技術帶頭人、技術骨干在學術團體任職聘書等復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