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70周年,為此舉辦晚會,本文是晚會主持詞,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主持人: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這里是正在直播的廣東“民聲熱線”,我是今天的節目主持人尹錚錚。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抗日戰爭給主要戰區之一的廣東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歷史烙印,今天廣東民聲熱線推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特別節目《我們的抗戰》。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段影像資料:
播放影像資料(略)
這段視頻由關愛老兵志愿者提供,拍攝于2013年1月27日。
視頻中正在講述戰斗經歷的老人叫林裕琦,一位抗戰老兵,他的右下腹有一塊被炸彈炸傷、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痕,印證著當年戰爭的殘酷。老兵今年已經101歲,那么可惜,就在半個月前,林老因肺部感染在廣州病逝。今天特別節目一開始,讓我們一起向這位剛剛離開的老兵致敬!林老,愿您一路走好!
我們當然沒有辦法我們無法阻止生命的老去,但我們可以去守護矗立在大地上固定的紀念碑--那些保留下來的抗戰文物。
守護文物,銘記歷史,今天來到節目現場的單位是廣東省文化廳,帶隊領導是文化廳副廳長楊偉時,歡迎您和您的同事!
特約觀察團成員有:省直行評團行評員、廣東省行政學院教授宋儒亮、民革廣州市委員會秘書長魏躍容、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關注》記者劉德欣、廣東民聲熱線記者賴昊峰、龍俊峰。歡迎各位。
楊廳長,近年以來,國家文化部、文物局多次強調,加大對抗戰文物的保護利用,而我們也查閱省文化廳、文物局官網,我們幾乎找不到與抗戰文物保護相關的話題,而且我們也搜索了一下,也找不到廣東文物部門在這方面如何做的信息。在這里我想問一下廣東對于抗戰文物的保護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楊偉時:感謝媒體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關心和關注。剛才主持人談到的查不到我們在網站上的信息。
主持人:上周六(25日),廣東民聲熱線記者找到了其中一處抗戰遺址,記者看到,被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紀念亭殘破不堪,雜亂堆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