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講話稿材料,歡迎您的一個借鑒,希望您可以喜歡。
大家好!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泛濫,城外田地干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后玉帝回宮辦事,于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后,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后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后,變成一只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
最后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
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新年好!
按照中國傳統,不出正月十五,不算過完年。我們剛歡度了喜慶祥和的春節,再過三天,我們又將迎來元宵節了。元宵節目前雖然還沒有像除夕、清明、端午、中秋這四個傳統節日一樣被確立為國家法定假期,但從古至今,元宵佳節同樣也承載了中華民族太多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歷代文人墨客反復歌吟,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元宵是熱熱鬧鬧中國年的“壓軸戲”。 這一天,一切活動的主題強調一個“鬧”字。然而,這里面傳承的是怎樣的一種傳統文化呢?下面請允許我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天上明月,人間情懷,元宵節的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狂歡節。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用“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的詩句來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把元宵節燃燈比作天上明月、流
星雨一樣耀眼絢爛。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更是留下了許多歌詠元宵節的優美詩篇,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等佳句更是千古流傳。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由于滿族入侵,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寫燈迷,猜燈謎的人眾多。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還有吃元宵的習俗。人們把這種食物叫做“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鬧元宵的活動越來越豐富,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老百姓認為這些民俗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的華人也年年歡慶不衰。
我們松江一中這所百年名校歷來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歡度元宵佳節已成為我校傳統民俗文化校本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去年我校就成功地舉辦了一次鬧元宵的盛會,被《松江報》、松江電視臺等一些媒體爭相報道,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那歡度元宵佳節的情景大家還記憶猶新吧! 教室門上一幅幅學生自擬、自寫的春聯,一盞盞形態可掬、造型各異的元宵燈掛滿了校園,表達了同學們的`奇思妙想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夜幕降臨時,校園內張燈結彩,璀璨的煙火更是映得校園一片火樹銀花、流光溢彩,頓時整個校園成了歡樂的海洋。
最熱鬧的要屬同學們猜出燈謎后參加的抽獎活動。同學們看完煙火后涌進了掛滿燈謎的教室,仔細琢磨著藏在謎面背后的答案,一旦猜中謎底就立即沖向抽獎處抽取獎品,歡呼著自己的智慧和幸運,而根據這個活動拍攝的校園電視片《一中師生慶元宵》,也在第四屆全國中小學校校園電視評比中喜獲金獎。
老師們同學們,一系列的傳統節日,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折射出豐富的人文內涵,凝聚著千百年來中華兒女的情感精髓,是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重要源泉,而傳統文化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斗的不竭動力,傳統節日則是傳統文化的最好載體之一。讓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和智慧,去營造08年美麗元宵夜的歡樂氛圍吧,共同祝愿我們的祖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的學校輝煌燦爛、前程似錦!最后我謹代表語文組衷心祝愿我們全校師生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業進步、闔家歡樂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伴隨著新年的鐘聲,我們走進了20__年。在這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新春美好時節,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共慶鼠年元宵佳節。在此,我謹代表所有的青年教師向我們可敬可愛的領導和精心組織、籌備這次活動的所有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大家!
20__,新的一年,新的氣象,新的征程。春敲起了戰鼓,年吹響了號角!我們把愿望寫在今天,等待事業的口哨響起,和學校一起在明天的跑道上沖刺!
作為青年人,我們有著“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嬌嫩與美麗,有著“天下任我行”“敢為天下先”的灑脫與進取,更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叛逆和勇氣。在項城中專這個大家庭里,在組織的信任、包容下,在老教師的悉心教導和幫助下,我們感受到了在孤獨時的安慰,在彷徨時的鼓勵,在自大時的提醒,為我們構筑了展示自己、歷練自己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不斷地成長、成熟,逐步的體驗和實現著自身的價值。
奮戰在職教一線的青年人,一幫平凡但不平庸的職教教師,將朝著既定的目標奮力前進,咬定青山不放松,誓為“中專”繪藍圖!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玩的開心,工作順心,生活舒心,家庭溫馨!
謝謝大家!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德勝街。只見那德勝街的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勝”啊。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繁多,這么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里傳來的歌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動通信公司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臺。上面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還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廣告)手機的屏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歌聲,只見屏幕里的周杰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元宵節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這邊剛剛送走了周杰倫,那邊的刀郎又來了。因為那熟悉的旋律“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真悠閑啊。原來是為九曲黃河陣做廣告啊。看那九曲黃河陣,左拐右拐,精妙無比,正如人生道路上,雖然左拐右拐,但最后還是會出去,獲得勝利。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大家好!
在我國許多的地方,元宵節比春節更熱鬧,舉辦燈展,猜燈謎,放煙火,舞獅子。
今年元宵,我們吃過晚飯,來到了步行街上,欣賞休閑廣場元宵節別具一格的夜景;觀賞壯觀的大場面;熱熱鬧鬧的元宵節表演。從步行街到廣場的一路上,這里全部都燈火通明,美麗極了。在茂盛的松樹和柏樹上都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燈,一閃又一閃,像眨著神秘眼睛的星星。這樹上的每一片樹葉在十萬盞燈的照耀下,似乎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充滿了希望的樹。在廣場的入口處還掛著一排排的大紅燈籠,為元宵節增加了色彩。這五顏六色的燈照耀著廣場雄偉的建筑物,照耀著每一個人民的笑臉,使人心中感到親切,感到光明,更感到溫暖。
走進毛石市,又是一派熱熱鬧鬧的景象。這里已經是人山人海。這里的人群再加上燈光,壯觀得真不知道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了!這里人聲鼎沸,美麗的景象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了。節目開始了,首先是秧鼓隊的上場,她們用雙手創作了一段有節奏的秧鼓,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慶,美好極了。接著是八隊跳擺手舞的表演者一擁而上,頓時填滿了整個場面。她們動作優美,猶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最后是放禮花。只見五彩繽紛的禮花朵朵綻放,然后就星星點點地向大地撲來,好似一些希望的種子灑在大地上,迎接一希望的美好的未來!
啊!這個熱熱鬧鬧別具一格的元宵節真美好,它仿佛寄托了每個人的希望,向著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