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不由得讓每個人想起無數革命先烈,心頭感到無比沉痛。正是有了他們的偉大,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大家的幸福生活,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此時此刻,我們莊嚴肅穆地站在國旗下,是否想到:這面代表著共和國的五星紅旗,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灑盡熱血、獻出生命染紅的呢?
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同學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大家要通過廣泛地了解先烈們的感人事跡,來體會現在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對小學生來說,你們現在可以做到的、必須做到的就是愛父母、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使我們上實附小的學生都有文明行為,健康成長。
同學們,看你們的學習環境、生活條件多么優越,可是不少學生因為條件太好了,而不愛學習,整天只知道玩。有的同學不好好地吃飯,挑食現象嚴重,這樣就不能長成強壯的身體。沒有強壯的身體,長大了怎樣報孝國家;有的同學一有空就看電視、上網玩游戲,眼使近視了,也染上了不良習氣;有的同學現在不愛學習。這樣下去,當他們長大以后,就是有愛父母、愛國家的心情,還沒有愛的能力啊,到那時后悔也來不及了。只有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小事做起,好好規范自己的行為,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將來才有能力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英雄的先烈們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昨天已經過去,今天,是大家實現先烈遺志,報答父母,為校爭光的時候了!讓我們銘記英雄先烈,人人爭做家長放心、老師滿意、社會稱贊的好學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于偉大的先輩,無愧于祖國的未來。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初二(3)班的楊雪,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他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所以,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的就是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陽歷的4月5日,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打馬球、蕩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的習俗。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既有祭掃祖墳生別死離的悲傷,又有踏青游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文化傳統 發揚感恩精神。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伴隨著濃濃的春意, 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一起走進了四月。大詩人杜牧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就提到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每年一到清明節,我們會踏著春天的泥土,為先祖掃墓,紀念先祖。
清明節的起源,演變令人深思,風俗更是豐富多彩,這是一個有著深遠文化內涵的節日.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系起來,清明節習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感恩與中國文化深層旳孝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系,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根基.
凝視著由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迎著朝陽冉冉升起,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為了祖國獨立統一挺身而出,為了人民解放甘灑一腔熱血,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從不惜千金買寶刀的女俠秋瑾,到誓死也不說出黨的機密的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我們緬懷先烈,是被他們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經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敬愛的老師授給我知識,教會我做人。感謝老師,因為有了他們的教誨,我的人生道路上才會灑滿陽光。在家庭做一個孝敬父母、關懷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一個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創新進取的美德少年。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緬懷先烈,繼承遺志。
時近清明,日暖風熏,翠柏凝春。每當步入四月,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許多革命戰士英勇奮戰的場面,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可以拋掉,鮮血不惜噴灑。在抗日戰爭中,千百萬中華優秀兒女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為國捐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吉鴻昌為了中國革命的壯大,在行刑之際寫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絕命詩來鼓舞人心;董存瑞為戰斗的勝利不怕犧牲,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嚴守軍紀,為不暴露目標大火燒身卻紋絲不動;黃繼光不懼槍林彈雨,舍身堵槍口……革命烈士的光輝事跡數不勝數,他們正是用鮮血,用實際行動來喚起民眾的奮起和反抗。
多少烈士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我們開拓了一片廣闊的天空,讓我們無憂無慮地自由飛翔。也許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卻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我們歌頌他們,我們緬懷他們,他們的大無畏精神贏來了我們這一代的光明前途,他們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華夏兒女:面對敵人,他們臉不變色、心不跳,挺起胸膛,站在灑滿鮮血的戰場上,濃煙滾滾,炮彈橫飛,喊殺聲、火炮聲,震耳欲聾,而他們沒有膽怯,血染戰袍,壯烈犧牲,為民族的解放流盡最后一滴血。
半個多世紀前,熱血青年們那一聲聲“誓死不做亡國奴”的吶喊,至今仍在我們耳邊回蕩。那些不惜用鮮血和生命來保家衛國的熱血青年們,就是我們永遠緬懷的烈士,他們走了,可他們留下的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是偉大的民族革命精神,是永放光芒的愛國主義瑰寶。烈士們用那有限的生命,在無限的革命事業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雖然他們的生命終止了,但是他們那高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情操,必將在青年一代的身上不斷地發揚光大。
同學們,革命先烈為我們踏出了一條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生命權是一個人最基本也是最珍貴的權利,為了他人的幸福,革命烈士們,不惜獻出他們自己最寶貴的生命,這是何等的高尚!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人藐視他人生命甚至非法剝奪他人生命,也有些青少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懂得珍視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們或是玩物喪志,或是自私自利,一點點小小的困難,就讓他們退縮;一點點小小的矛盾,就讓他們大動干戈,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們拉扯大,而他們帶給親人們的卻只有無限的痛苦和失望……這是何等的自私啊!緬懷先烈,讓我們永遠記得去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珍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為他人帶來快樂,這也是我們青年人學習英雄、緬懷先烈的真諦!
同學們,各個時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梁、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們要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傳統要牢牢記在心頭,以此激勵我們、警示我們,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社會安定祥和、經濟持續增長、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同學們,你們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年代,在你們身上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你們的身上也寄托著你們父親、母親、爺爺奶奶以及全家的希望,你們是他們的依托,是他們的希望,請珍惜美好的學習時光,把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知難而進的革命精神用在學習上,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要相信自己的實力,自己的信念,憑著自己付出的每一滴汗水走上成功的階梯,成就燦爛的未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