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耳熟能詳的古話告訴我們,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人的思想、欲望、辦事的方法都會不同,因人為宜,因時而異。如果沒有共同的規矩,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習性,參與社會的公共事務中,社會由于沒有秩序,將變得無比的混亂,不利于社會的發展進步,而有堂堂正正的規矩,社會將被劃分清楚界定清楚,讓人們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 遵紀守法講座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絢麗繽紛;有的卻是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這張紙就不在了!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由于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講座,這對于我們來說真可謂意義重大。
當天下午,在學校的綠茵場上,席地而坐聽人民警察為我們講解什么是法律。講座上講述了關于青少年犯罪和犯罪的動機以及青少年犯罪的過程。既拿了身邊同學的事例分析,又為我們講述了發生在近期觸犯法律的事。有為錢不惜鋌而走險去盜竊的、有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的、更有甚者為了“情”而去殺人。正值風華年少的他們,卻失去了自由,變成了囚犯。只因為這一時的沖動,卻葬送了自他們美好的青春。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于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
作為學生,要想讓犯罪遠離我們,首先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到學習上,處處以優秀的人為榜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要“慎言行,謹交友”,要聽進家長、老師和同學的教誨,從小養成好的行為習慣,不貪圖享樂,不看不健康的影視作品,不去網吧那些容易讓人沉淪的游樂場所去;要和品質好的同學在一起,相互告誡,相互激勵,取長補短,擇善而從,見惡而避。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律己,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
聽完這次講座,我想這對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今天,學校召開了“遵紀守法動員大會”。聽了李校長等人的報告之后,我內心不能平靜,一個個生動的事例感染著我,老師的金玉良言讓我難以忘懷。
李校長說:“有一所學校,有一位不遵守紀律的學生,違反交通規則,無證駕駛摩托車,路上車翻了,造成了重傷?!蹦莻€學生真是自找苦吃,這個例子教育了我們青少年要遵守交通規則,不違章乘車和騎車,在十字路口行走不闖紅燈。在公路拐彎的地方行走要注意安全,走路要靠右邊等。
保衛科鄒科長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所學校的一名女中學生不自重,竟生出了一名孩子,真是無臉見人,最后這名學生只好嫁給一位四十多歲的老男人,真是自己害了自己。這個例子教育了我們中學生不能談情說愛,要自尊自愛。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晚上不能夜不歸宿。
政教處陳主任舉了一個例子是遼寧省海域興海管轄區所屬的8所小學集體食豆奶中毒,教育我們要注意飲食安全,不吃三無產品及過期產品,不喝生水、常剪指甲等。
政教處龔副主任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所學校的一名學生中午下河游泳,被水淹死了。教育我們夏天到了不能隨便下河游泳。以及不能隨便玩火,打架等。
王副校長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上海某中學有一名學生,爬圍墻摔成傷殘的例子。教育我們學校圍墻年久失修,不要隨便去爬,要注意學校的設施安全等。開玩笑要注意分寸等。
總之,這次會議,事例生動,教育我們青少年要遵紀守法,為了維護我們的身心健康,應當做到不抽煙、不賭博、不打架、不玩游戲機;做到遵守交通規則,注意飲食安全等。這次會議增加了我們的安全意識責任感,更好地遵紀守法,自覺地揭發和抵制不良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鬃诱f:“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F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惫沤窠逃?、學者非常重視小學生早期教育對于人一生教育的基礎性作用,認為小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行為將固而不化,長大后可以“正性”、“養心”、“成德”。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要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校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學校特點,以政教處為依托,少先大隊和各班中隊為主陣地,狠抓學生養成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葉圣陶先生生前呼吁:“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我校領導班子通過學習、論證,轉變辦學思想,明確辦學重點,統一了辦學思路。一致認為,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其重要性并不亞于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健康的人生的基礎是建立在良好行為習慣之上,不管是美好的品德,還是較強的學習能力,一切都依賴良好習慣的培養,抓住了習慣培養這一條主線,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要求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前提是得讓他們知道要養成哪些好的習慣,哪些習慣是好的。我們組織全校學生開展《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背誦活動。政教處、教導處、少先隊,以及校辦公室的領導入班逐人檢查,落實《守則》和《規范》的背誦情況。通過背誦,學生明確了要養成哪些好的行為習慣,更知道了已有的行為習慣哪些是好的,需要堅持;哪些是壞的,需要改正。
抓養成教育的關鍵是抓行為教育。我校的班主任、任課教師、中隊輔導員都把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講禮貌的文明行為習慣、擁有良好的品德作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全校上下一致行動起來,通過舉行各班主題班會、全校演講比賽,促進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習慣;通過校園廣播、宣傳報欄樹立典型,激勵學生向榜樣看齊。
抓了一段時間,學校的養成教育初見成效:在自習課時間,你走進校園,到處靜悄悄,教室里學生們有的看書,有的畫畫,有的練字……都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了。昔日的嘈雜、爭吵再也沒有了。這是多么和諧的校園啊!在課間,學生們或在花壇之間,或在綠樹之下散步、談心、讀書;或在操場上、球場上跳繩、踢毽子、拍巴掌、跳皮筋兒……昔日的追逐、打鬧已無影無蹤了。這是多么有序的校園啊!兩人相撞,怒目相向的沒有了,誠懇的道歉、真切的問候多了;校園教室,隨手扔紙的沒有了,俯身撿紙的多了;師生見面,形同陌路的沒有了,互相親切的問候、甜美的微笑多了;花壇之中,損花折樹的沒有了,澆水、施肥、除草的多了……這是多么文明的校園啊!看著這些動人的情景,我們喜在眼里,美在心頭,這都是養成教育結出的碩果啊!
抓養成教育的要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要求全校師生都作長遠打算。教師,允許學生習慣形成有個過程;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師生密切配合,老師督促學生認真練、經常練,師生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習慣之為常?!倍喔凇墩撊松分斜忝鞔_指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應通過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可見,幼年養成習慣的好壞對人的一生有直接影響。少年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決定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基本素質程度,決定整個民族素質優劣的大事。我們作為教育者,肩負著社會賦予我們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的重任,必將踏踏實實、一絲不茍,嚴抓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我們相信,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隨著養成教育的深入,文明之花一定綻放在美麗的校園!
受爸爸的影響,我今天就圍繞交通法規方面給大家講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天清晨,陽光正好,一家醫院,一個男嬰呱呱墜地,母子平安。妻子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正焦急地等待著孩子父親,此時,那位父親也正焦急地朝醫院飛奔。孩子父親剛出差回來,一進家門便親手熬了一鍋雞湯準備送到醫院。然而,就在距離醫院最近的那條馬路上,心急的他想趁著車輛間的縫隙快點過到馬路對面。路面上本沒有車。突然間,拐彎處飛馳出一輛左搖右擺的大貨車。故事的結局大家顯然已經能夠猜到了,這一瞬,帶走了一家三口的幸福。
貨車司機惺忪的睡眼一下子睜開了,孩子父親焦急的心也“不得不”停止了跳動。
從喜訊變成噩耗,只因為一個路口。我們很難想象正在苦苦等待丈夫的妻子如何接受他再也來不了的消息,更難想象的是,那個剛剛來到人世的孩子,該如何承受、面對……而這個原本圓滿的結局僅因為一時的疏忽便成了永遠的遺憾。如果孩子父親沒有貪一時之快,如果貨車司機沒有疲勞駕駛,如果……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報紙、電視上我們總能看到,有些人對此麻木,有些人哀其不幸。
小時候的我們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這個道理??墒?,隨著我們慢慢長大,那些淺顯易懂的道理卻被我們逐漸淡忘了。各路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式過馬路”,我們不顧燈也不顧車,只要湊夠一大群人便肆無忌憚地橫穿馬路。一些司機開車時叫苦不迭,輪到自己過馬路時,卻還是“乖乖”自動遵守“中國式過馬路”的原則。這難道不是一種時代的倒退?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嗎?
然而大家都知道,在紀律、法規面前,我們需要遵守的遠遠不止交通法規這一個方面。規矩是人為規定的,它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的行為,讓你覺得沒有那么“自由自在”。但是有句古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北京動物園老虎吃人一事,不也是那位阿姨先失了規矩所致嗎?因此我們每一個個體都不是孤立的,我們依存于群體、組織、社區、學校、城市、國家,乃至這個地球。倘若沒有一套規矩去規范我們的言行舉止、衣食住行,每一個人都完完全全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肆意生活,地球該是何等混亂?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不斷進化,“從零到有”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耙幘亍本褪侨祟愖顐ゴ蟮陌l明之一。從過去的家法家規,到現在的各項規章制度、法律法規,是它們讓這個世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高效,讓我們區別于低等動物,稱之為人。
我們再回過頭看“中國式過馬路”這個例子。假如你是“過馬路大部隊”中的一員,你也許會想:“那么多人都闖紅燈過去了,而且還聚成了堆,車肯定不敢往前開,首先安全肯定是沒有問題。再說了,就算我遵紀守法,紅燈停、綠燈行,只有我一個人這么做,對大環境完全起不到一點作用,人們反而會像看一個傻瓜、一個異類一樣看我?!钡悄憧稍脒^,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都這樣做,規矩也好,法律法規也罷,一切都將化為烏有。遵紀守法要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不攀不比,管好自己,一切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樣我們的國家才可以無愧于“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
我們要耐心等待每一個紅燈變綠;我們要走過街天橋、而不再橫跨圍欄;乘坐扶梯時,我們會右側通行,把左邊的路留給需要的人;我們會謙虛禮讓,我們會勤學好問;我們會陽光積極,我們會樂于助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而渺小,但我可以影響我身邊的人,無論父母還是朋友,我們終究可以將一個人的力量放大無數倍。這樣,我們就可以影響更多的人。如果我們都能以身作則、帶動旁人,那這份看似微小的力量可以乘以一個龐大的數字——13億。
遵紀守法,從我做起,我堅信,我們的力量是無窮的。當磚瓦堆砌成高樓大廈,當水滴匯聚成汪洋大海,一個更加和諧、繁榮的中國將屹立于東方,閃閃發光!
當今社會,人口素質,社會風氣在不斷提高,人們在為了創建更和諧的社會而不斷的努力著,從古到今,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為了維持統治的秩序,保持內部的一致,增強戰斗力,都是非常注重紀律并帶頭遵守的。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次曹操帶兵出征,路過一片麥田,曹操當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踐踏麥田,違者斬?!泵钜幌拢巳硕夹⌒钠饋?。偏巧,曹操的馬受驚了,奔到麥田里去,官兵見狀,都站在田埂上,路旁邊,默默的看著。曹操牽回了馬,立即把行軍主薄叫到馬前,讓其議罪。主薄言引《春秋》說“罪不加于尊”。這件事就算了。曹操說,我自己下的令,自己帶頭去破壞他,怎么讓三軍執行?但我是全軍之主,也不好自殺,只有處于刑法了。說著他拔出自己的寶劍,割下胡須(古人是不割須不理發的,這是當時的一種刑法)。曹操自刑,全軍震動。此后,曹操的威望就更高,曹軍的紀律也更嚴明了。
盡管這樣,還是又美中不足的地方,不斷的在有人以身試法,挑戰法律
江西有一個例子,一個13歲的在校未成年人聽說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于是計劃在年滿14周歲之前犯罪。經過準備策劃,他于14周歲生日前一天殺害了一個年僅11歲的女孩。當然,這是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但能說明一些問題。青少年的認識水平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么低,他們能夠很快理解法律的規定是什么,卻未必會遵守。他們叛逆的心理有可能會促使他們知法犯法,以身試法。
所以,遵紀守法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作為祖國新一代的建設者,我們更應當去遵守去普及。和諧,大同的社會是我們每個人都向往的,都追求的,但不能只靠嘴上功夫,要用實踐去努力的創造。
普及法律知識,是提高素質的基礎,掃除法盲,讓大家對法律都有一定的了解,保護自己的權利,遵從自己的義務。法律與道德也是并存的,一個人有道德有修養,有了良知,才會遵守法律,才能使自身的素質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以身試法,挑戰法律和道德只會給自己和家人,甚至別人的家庭帶來悲痛。
當今社會多已被金錢和名利淹沒,作為祖國覺醒的心一代建設者,我們絕不可以被名利與金錢打敗,絕不可以為了這些埋沒了道德與良知。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能做的'也有很多,從我們的身邊做起,校園里,圖書館,公車上,隨處可見,舉手之勞?!吨袑W生日常行為規范》更是身為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應該遵守的。
最后,我想說的是,在這里,我寫的不僅僅是一篇文章,我希望并不是我一個人在為這些而努力,我想帶動更多的人來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未來的和諧社會而努力,大家一起努力,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好學生,我們向往的,追求的社會才會更早的到來。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遵紀守法講座心得2020精選范文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