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愿錄取的主要依據是考生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以及享受政策性優待等情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杭州中考第一批錄取分數線出爐,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第一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為511分。第二批招生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含“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班)、普通中專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為240分;市區技工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由各校自定。
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錄取工作于7月3日進行。各類自主招生(特長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自主招生錄取特色班、中等職業學校自主招生)錄取于7月4日進行。集中統一招生第一批錄取7月6日下午開始,第二批錄取于7月8日開始。
集中統一第一批錄取和第二批錄取后,如相應批次有學校(專業)未完成招生計劃,將分別進行相應批次志愿補報,未被錄取的上線考生屆時可登錄杭州市區各類高中招生信息管理系統,在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專業)中選擇補報志愿,并仍按平行志愿投檔規則錄取。
1、認清自己 實事求是
這是總的原則,脫離自身實際的志愿,要么不能達成,要么懊悔莫及。
2、任細考察 親密關注
孩子中專世是一任大事兒,專生和家長都不能臨時抱佛腳,平常要多留意考試規章、錄用規章的改變,也要對自己有報專意向的學校的狀況多加關注。
3、第一志愿填報原則:跳一跳夠得著
無論同學自身真實的成果如何,第一志愿都可以填報比自身歷史最高成果搞一個檔次甚至兩個檔次的、自己最心儀的學校。
4、志愿挨次不能顛倒
總體來說,各個學校的錄用分數排名,一年之間改變不至于太大,所以,填報志愿的時候,肯定要仔細參考近兩三年來志愿學校的分數改變狀況,志愿挨次,肯定是從高分到低分挨次排列,否則,考生考出高分卻被更低一個檔次的學校錄用,確定是大家都不情愿看到的。
5、各個志愿之問肯定要拉開合理的差距
中考錄用是分分清,假如考生報考志愿的學校,各志愿之間的差距不合理,要么白白鋪張志愿,要么造成成果和錄用學校不匹配的現象。
不能更改。這是由于考生填報志愿是在統一規定的時問內、在不知道所報學校的報考人數、不知道自己考試分數的狀況下進行的,而且每個考生都盼望爭取到更多的錄用機會,實現被最抱負的學校錄用的愿望。
假如允許個別考生在得知學校報考人數、考試成果等招生考試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則將破壞招生錄用工作的公正、公正原則。為了維護廣闊考生的利益,招生部門規定,考生志愿信息一旦經確認被采集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第一志愿是指中考填報志愿時有多個學校志愿供考生選擇。
一般情況下,學生填報時,第一志愿會填的比較高,屬于那種碰碰運氣,只有些許可能報上去的。大膽的試一試的。第二志愿填的符合自己能力的,第三志愿就是保底的,肯定能上的。
考生填報志愿,要嚴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填寫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學校和專業的“批次位置”一定要與“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考生填涂《志愿信息卡》和《志愿表》要認真細致,《志愿信息卡》由計算機錄入后打印出考生志愿核對表,考生校正簽字。錄取時將以《志愿信息卡》的志愿順序為依據投遞檔案。
第一大注意 電腦投檔公認代碼
由于各省各區縣對中等學校招生的管理和錄取工作都采用計算機,全市統一為每所學校或專業編輯了代碼,在中考志愿信息輸入計算機都采用代碼形式。因此,考生在填志愿時必須保證學校簡稱和代碼一致,如有差錯,錄取時以代碼為準。
第二大注意 “征求志愿”如何操作
中考志愿表中有一欄“征求志愿”欄,考生應在該欄目中填上“愿意”或“不愿意”,明確表示自己的態度。各區縣招辦在招生后期對一批還未被中考志愿學校錄取,志愿表中又表示愿意征求志愿的考生發出通知,讓這部分考生在尚有空額的學校中再次運作,給線下考生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招辦不會因為考生愿意“征求志愿”而隨意將考生作安排。
(1)從投檔規則來看,第一志愿優先于第二志愿投檔。也就是說,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經完成了招生計劃的學校,一般就不再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才會錄取第二志愿考生。(采用院校志愿分數級差錄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另當別論。)
(2)從每年招生錄取的實際情況來看,第一志愿的錄取率較高。如各地近幾年各批次錄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數一般占全部錄取總人數的60%以上,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錄取率更高,達到了80%以上,有許多名校更是達到了100%。這些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學校,完全不需要錄取第二志愿考生。
(3)從填報第一志愿的效果來看,如果一個高考成績達到了一本線的考生,將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錄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沒填好,沒有被第一志愿錄取,就很有可能落選到二本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