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排海計劃一旦落實,會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構成損害,對日本漁業和全球遠洋捕撈業造成危害,核污染還可能產生變異生物,“哥斯拉怪獸”的影視情節雖有夸大,但具有對日本排污行動的警示意義。具體影響和危害如下:
1.海洋污染:核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氚、鍶、碘等,排放到海洋中后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這些放射性物質會進入海水、沉積物和海洋生物體內,對海洋生態環境及漁業資源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2.漁業資源減少:核污水排放后,污染物會隨海流傳播,可能導致海洋生態系統中海洋生物數量減少和魚類資源損失。漁民們可能會面臨漁獲量下降的問題,這會對我國的漁業經濟產生嚴重的沖擊。
3.魚類食品安全: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對海洋生物體內的富集會造成食品安全隱患。如果被污染的魚類、海鮮等水產品進入市場,會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潛在的危害。人體長期攝入放射性物質可能增加病癥等疾病的風險。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我國部分市場發生食鹽搶購現象。8月24日,我國鹽行業唯一的央企——中鹽集團發表聲明:中鹽集團在全國有完善的產銷企業布局,食鹽儲備供應充足,盡管國內部分區域市場發生食鹽搶購,電商及部分商超渠道有短時缺貨現象,但中鹽集團目前正在加班加點生產、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中鹽集團呼吁社會各界理性消費,不要盲目搶購。
日本傾倒核污染水,會用管道把核污染水輸送到船上,然后開到北回歸線附近傾倒。這些核污染水就會由于日本暖流的運動,流到中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尤其嚴重的是渤海,那里是中國內海,核污染水進來后就出不去,就會沉淀在海床上,造成永久的核污染。
核廢水和核污水不是一回事。
核廢水是指使用核能產生的廢水,包括用于冷卻核反應堆的廢水和用于處理放射性廢物的廢水。這些廢水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質,必須進行處理和凈化才能安全地排放或重復使用。
核污染水是指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的水環境,例如核泄漏、核事故、核爆炸所造成環境中有較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的水。
核污水。日本排的是“核污水”,不是“核廢水”. 不要讓日本混淆視聽。核廢水是核電站正常運行產生的廢水,和日本由于人為失誤造成的核污水不是一個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