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我們將迎來今年最后一個長假,連放8天假,但節后至少要連上7天班。
中秋節、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具體安排如下: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合體”,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但節后10月7日、10月8日上班,需要連上7天班。
根據《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免費通行的時間范圍為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
2023中秋節是9月29日,但2023年中秋和國慶連在一起放假,因此高速是免費的。免費時間段為9月29日(零時)至10月6日(24時),共8天。
春節高速免費通行時間:1月21日(除夕)零時至27日(初六)24時,共7天。
清明節高速免費通行時間:4月5日(零時~24時),共1天。
勞動節高速免費通行時間:4月29日(零時)至5月3日(24時),共5天。
國慶節高速免費通行時間:9月29日(零時)至10月6日(24時),共8天。
中秋節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歷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祭月,我國過中秋節會在中秋夜圓時,在家里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來祭拜月亮。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吃月餅。過中秋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