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十季第七期心得體會有哪些?今天,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和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推出的“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十季第七期上線。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十季第七期心得體會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從人類社會的演進歷程來看,當前正處在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關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綠色革命”,是對傳統工業文明的超越,它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生態文明新時代,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生的時代。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指向,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實現了發展理念的新提升。我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社會和諧,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對“兩座山”關系的認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為了追求經濟發展,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我們已經遭到大自然的懲罰:1、大氣正在惡化,氣候增多、加劇,全球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增高、二氧化碳增加、酸雨普降;2、水圈污染嚴重,工業污水的排放,農業化肥、農藥以及生活中大量的化學制品的使用致使水體污染嚴重,多種生物處于滅亡或瀕臨消亡的邊緣。3、由于亂砍爛伐,水土流失嚴重、地質災害頻繁發生,人類深受其害。事實已證明:犧牲生態環境換取短期的經濟發展不可取。
于是,我國轉入第二個經濟發展階段--既要金山銀山階段,但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
第三個階段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財富,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生態優勢可以變成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系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把愛護環境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用辯證法的觀點闡述了保護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三十多年時間,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喜人成就,極大地促進了強國戰略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還應當看到,我們在全力以赴抓經濟建設地同時,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資源過度開采,環境姿意污染,造成了今天我們難以治理的硬傷。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凡不尊重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的行為,必然要受到客觀規律的無情懲罰。我們生活在當下的人,已經深有感觸: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日漸增多,極端氣候天氣造成的巨大自然災害每每侵襲人類;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空氣污染、河水污染、農田污染,甚至連樹上結的果子都被污染。如果不采取強硬有效的手段治理,被污染的環境下人們將何去何存,不敢設想。
作為國有大型建筑企業,我們從事的國家基礎建設工程與生態環境保護系系相關。對于中標的每一個工程項目,我們從一開始上場初期,就要把認真做好施工生產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積極主動地與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取得聯系,在其指導下完善各種環境保護措施,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辦法。從臨時征地、駐地建設和便道、預制場、拌合站修建等都盡最大努力節約用地,想方設法保護好周邊的環境植被。同時,在用水用電和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各方面都必須嚴格按照環保要求進行。各種車輛機械運行禁止揚塵,及時對道路路面和土方施工現場進行清掃和灑水處理,保證周圍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不受影響。
保護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和污染,功在當代,利在干秋,惠及子孫萬代?,F在我們生存的環境,已經被我們這一代人在無意識地破壞和污染,如果我們不加緊采取有效地措施盡快治理,任其繼續遭受更嚴重地破壞和污染,那么,無需太長的時間,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將會逐漸消失,最終滅絕,這是必然。所以,每一個人需要保護的自然生態環境,其實就是在保護著我們生存的家園,保護我們自身及子孫后代。當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就會大大增強,未來更加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河水和藍天白云、綠水青山將不再遙遠,必將為全人類營造出自然優美和諧舒適的幸福生活空間。
當前,我們正處在改革攻堅、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10年前在浙江安吉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深 深地感到,這一思想不僅對我們在經濟社會轉型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 麗鄉村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而且在理論上破了發展中人對物質利 益的追求與人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的關系、環境生態與生產力的關系、環 境生態與財富的關系等一系列難題,在人與自然關系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 基本問題上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理論。
習近平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一個突出的特 點,就是破了發展中人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與人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的關 系這一難題,以積極的而不是悲觀的態度詮釋了這一難題背后所蘊含的人 與自然的辯證關系,形成了新穎的發展理念,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觸及到了一個人類社會發展 的大難題,即:金山銀山是人的物質追求,綠水青山是人賴以生存的自然 條件,這兩者都是人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而這兩者對于人來說又很難兼 得。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以犧牲綠水青山來實現自己的物質追求,曾經 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奇跡。但是,這種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造成了 許多災難性的后果,促使人們在對傳統的增長方式和發展理論進行反思的 同時,開始重新研究發展理論,重新研究發展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1972年,羅馬俱樂部的報告《增長的極限》一發表,就在世界上引起 了極大的震動。因為這一報告指出,影響經濟增長的五個主要因素即人口 增長、糧食供應、資本投資、環境污染、資源消耗呈指數增長,而地球上 的不可再生資源和污染吸納能力是有極限的,人類如果繼續按照這樣的方 式謀求經濟增長,最終將威脅自己的生存。這種增長極限論雖然被人們稱 為悲觀主義的觀點,但他們提出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思考,思考的結果就 是要走“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的專題報告 《我們共同的未 來》、1992年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的《里約熱內盧 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文件,強調增長不僅要考慮當代人的需求, 還要考慮后代人的生存和需求,因此,在人類謀求增長的同時,必須優化 環境、保護生態。這些問題由此被稱為全球性問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于2005年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的科學論斷,規劃先行,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頂層設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嶄新的文明形態,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的根基所在和命脈所系,始終尊重自然生態發展規律,牢固樹立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良好生態環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自覺把保護生態環境當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當作關系永續發展的長遠利益,良好的生態環境對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對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產業支撐能力越來越強,好的生態環境本身越來越成為重要的“天然資本”,綠水青山會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必將日益轉化為金山銀山,在發展的方向上,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不僅能夠保障良好的生態環境、還能夠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優美的良性循環,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必須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回應社會的呼吁,從現在開始就樹立起環境保護的良好意識,就必須從我們自己做起,從我們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做一個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的四有青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國家的美好未來,為了祖祖輩輩的美好前程,但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愛護環境的好青年,成為一個保護環境的小能手。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實現麗水科學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超越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睆娜祟惿鐣难葸M歷程來看,當前正處在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關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綠色革命”,是對傳統工業文明的超越,它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生態文明新時代,就是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共生的時代。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指向,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實現了發展理念的新提升。我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社會和諧,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對“兩座山”關系的認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為了追求經濟發展,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第三個階段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財富,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生態優勢可以變成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這三個階段,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和自然關系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謀求麗水更高品位、更高水準、更高境界發展的科學路徑。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職期間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走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并明確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只要你們守住了這方凈土,就守住了‘金飯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戰略,是總書記布置給我們麗水的重大課題,也是近年來麗水發展的寶貴經驗。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把麗水建設成為兼具生態之美、發展之美、和諧之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有機統一的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生態經濟示范區。
★ “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十季第七期觀后感心得范文5篇
★ 2020“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十季特輯學習心得體會
★ 2020“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十季特輯個人觀后感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