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是個農村漢子,他在農村窩了二十多年后,終于聽從他那早已在城中創出一番事業的發小祥子的勸告,走出了大山。
祥子的公司在郊區,離火車站很遠,大牛忍不住在半路上停下來捶捶腿。接他的祥子搖搖頭說:“方才在火車站我就說了我的公司很遠的,要打車,你偏要省下那幾十塊錢,喏,腿酸吧。”大牛還是固執著不肯打車,嘟噥著:“唉,早知道,我就把我的那輛小鳳凰帶過來了。”這話提醒了祥子,只見他拿出手機,對著旁邊一輛自行車照了一下,然后就把車子推了出來。這一幕驚呆了大牛:“祥……祥子啊,這么光明正大地拿別人的車不好吧,難道這些一模一樣的車都是你的嗎?”“哈哈,這就是大牛你寡聞了。這叫共享單車,人們只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軟件,付一下押金,就可以隨時隨地地騎共享單車了。對著共享單車,我可是有好多要講,喏,這輛車給你,我再開一輛,我們慢慢騎回公司,我在路上再繼續給你講這個共享單車。”
三年后,在城中已闖出一番天地的大牛回家探望老父老母。當他進入村子的時候,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本以為只有城里才有的共享單車停滿了人行道,人們都騎著共享單車在道路中穿梭。他急急忙忙奔回家,一見面,牛父牛母就激動地握住大牛的手,講述這幾年家鄉的變化:“大牛啊,現在俺們村也趕上那些大城鎮了,這共享單車可方便了,不僅省錢,還不會污染環境,更能強身健體!這可真太厲害了!”
晚上,大牛一家其樂融融地坐在飯桌旁,邊吃飯邊看新聞聯播。當電視上講到“外國人都在夸中國的共享單車”時,大牛一家不由得一齊豎起大拇指:“厲害了我的共享單車!”
那金黃的身體格外引人注目,那橡膠的扶手選擇前進的道路,那堅硬的踏板給我源源不斷的動力,那巨大的輪胎支撐起一個個幸福的家庭。這就是我——一輛共享單車!
我每天都很快樂!清晨,我會送小朋友們去上學,當小朋友們準時到達時,他們總會輕輕地給我上鎖,然后說一聲:“謝謝!辛苦你了!”這總能讓我感到愉悅;之后,我又去送白領們上班,當他們上班要遲到時,我會風雨無阻,就算天落下來,也不能阻擋我,只會讓我更努力地奮起直追,在我的幫助下,白領們總不會遲到,他們也會輕輕地給我上鎖,拍拍我的肩膀,然后慢慢離開。中午,我可以睡一個大大的午覺,醒來后繼續開始工作。一位老奶奶總會帶著她的寵物小狗和我散步,我們從東跑到西,再從西跑到東,一路上蹦蹦跳跳。老奶奶輕輕地為我上鎖,小狗總會在我身上玩耍,撓我癢癢。我們總會在下午玩得不亦樂乎。晚上,我會到火車站旁,接送出差的人,我在黑暗中摸索,找到一條條安全的路線,托起一個個完整的家庭。
當然,我也會傷心和生氣。有一些人會把我停在他們的小區里,幸好總會有人把我抬出去,但我還是會留下一滴滴淚痕;有一些人總是喝醉了還騎我,把我騎得搖搖晃晃,害得我摔了好幾跤;還有一些人更可惡,在我身上貼小廣告,用刀刮我,讓我洗了好幾天澡,雖然貼了十幾張創可貼,但還是讓我留下了疤痕,使我的內心受到傷害,滴下一滴滴血……
我和我的朋友們正在和人們產生密切關聯,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請你們愛護我們!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可以說是和科技一起成長起來的。科技在一天天發展,我們也在一天天長大。城市日新月異,隨著共享單車,共享雨傘等共享服務的誕生,我們進入了一個“共享時代”。
早上起晚了,一輛摩拜就能讓你免于遲到之苦;面對走路嫌遠,開車又太近的不長不短的尷尬距離,ofo是你最好的選擇。在低碳出行的同時也進行了鍛煉,真可謂是“魚和熊掌兼得”。有些人甚至把共享單車和互聯網,wifi,手機并稱為“新四大發明”,把共享單車捧得像朵花一樣。然而共享單車就真的沒有弊端了嗎?
“共享單車座椅上驚現鋼釘”、“共享單車鏈條被人為損壞”、“共享單車二維碼被調包,使用者被騙”這種新聞我們其實也屢見不鮮。在共享單車還沒有出現的那個年代,我們自己的車停在路邊,鏈條被別人損壞的機率是多少?雖然我不敢給出一個完全否定的答案,但是這種可能性其實很小。科技發展了,可是人民的基本素質提高了嗎?那些破壞共享單車的人,他們可能根本就無意去傷害別人,他們認為,反正有這么多人用過這輛車,誰也不知道是我損壞的,我又不用負責任。從自己的自行車到共享單車,從個人的權益上升到一個企業的權益,為什么反而會發生這樣的事?
共享單車的存在,其實共享的是一份信任和善心,是想看看在這個人與人之間隔著一道無形卻又不可逾越的屏幕的時代,我們是否,還保存著同種族之間的親近感,是否還會為別人著想,是否……
在這個共享時代,共享單車不僅僅代表了科技的進步,其實也是想證明,我們還保留著一顆善良的心。
在兩年前,地鐵站的門口開始出現了一批批白綠色的自行車。一開始,我不知道我們這些對于自行車有什么問題特別,還以為學生這是中國新一代的公共自行車。但到了一年前,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可以騎著五顏六色的自行車在馬路上騎行,好多企業都是為了同一個公司品牌的。知識甚淺的我上網查了查,才知道通過這些傳統自行車有一個社會共同的名字——共享單車。
我在網上查了他們的名字,并檢查了如何使用他們,因為我想親自體驗他們。
我拿著自己媽媽的手機,跑到小區門口的一輛汽車共享單車前開始進行嘗試。
我用我媽媽的手機下載了一個應用,掃描了自行車的二維碼和掃描儀的組成,不一會兒,屏幕就給了我自行車的鎖碼。
我照著手機上的密碼進行小心翼翼地扭轉自己鎖上之后面的影響齒輪,齒輪系統發出的“咔咔”聲把我嚇得一驚一乍,因為我們這是我第一次通過使用,生怕把它給弄壞了。
到最后成為一個中國數字了,可是這個關鍵問題時刻總會掉鏈子,最后就是一位學生密碼以及怎么也轉不動,還真是怕什么來什么。要面子的我怕被別人進行嘲笑,盡管我們知道扭不過去但還是需要努力可以嘗試,不停地拼命地轉動齒輪。齒輪上凹凸不平的紋路把我的手磨得通紅,我甩甩手減輕患者疼痛,但我認為為了不丟臉還是咬著牙繼續轉動。
路過的一個社會大哥實在我們看不下去了,走過來把齒輪往回轉一圈再轉回來,密碼進行解鎖技術成功了,自行車被打開了,我第一次通過使用信息共享以及單車的尷尬也這樣被化解了。
隨著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共享生活已悄然走進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這些帶著共享二字的新經濟如雨后春筍般從城市的各個角落生長起來,這無疑給每個人帶來了新的體驗,帶來了生活的便利。
然而每一樣新生事物的出現和發展,必然會經歷波折和坎坷,共享單車亦如此。每當我們在高峰期一身疲備走出地鐵站準備回家的最后一公里時,看到那一排排顯眼的小黃車時,一定會由衷地感慨:“共享單車真是方便。”但走進一看,小黃車有的被按上了私人車鎖,有的被撕掉或涂抹掉了二維碼。或許想要共享便捷沒那么簡單,再聯想到網上不斷出現的共享單車亂停放甚至亂丟棄等負面新聞,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共享單車怎么了?共享單車該如何做到真正有效共享呢?
共享單車共享經濟的出現,是體現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說明新科技新經濟新業態新思想正在百花齊放,但在共享單車共享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稍顯缺乏規范,缺乏相關文明法規制度建設,而相關共享單車共享經濟在提供便捷高效服務的同時更應注重宣傳提倡文明使用,合理使用,而我們每個享受共享單車共享經濟的社會細胞,更應做到我為人人,從而才有人人為我,才有單車共享、共享單車、共享美好生活。
我相信共享單車的前景是美好的,它體現了我們社會對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實踐了國家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共享單車之共享不僅需要硬件的發展和完備,更需要大家的文明素質配合,科技一直在前進,我們的思想、行為更需要進步,我更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向前邁出一小步,我們的社會、國家就會前進一大步,愿文明之花永遠盛開在每個人的心中,展現在每個人的行為中,愿共享單車譜寫出一曲共享美好生活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