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基層干部是脫貧攻堅的主力軍,脫貧攻堅能否如期高質量完成,基層干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給家分享一些關于“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心得體會感想,方便大家學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我們要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盯住癥結、迎難而上,盡銳出戰、精準施策,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確保脫貧攻堅全面收官。
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目前,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地區是多年沒有啃下的“硬骨頭”。這些地方大多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而且貧困群眾普遍缺乏一技之長,脫貧難度非常大。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以深度貧困地區、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加大傾斜支持力度,制定特殊扶持政策,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在已脫貧人口中,部分脫貧質量還不高,屬于邊緣戶或不穩定戶,在疫情沖擊下容易造成返貧。應高度重視、積極預防疫情引發的返貧現象,更有效地完善和落實“四個不摘”措施,把脫貧成果鞏固好、穩定住。這次疫情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產業結構和就業市場發生變化,對脫貧戶的增收渠道需要進行排查摸底,提前謀劃調整增收門路、就業崗位、務工地點等事宜。特別是對那些已脫貧但主要靠外出打零工、收入來源不穩定的,要給予重點關注,逐戶逐人盯緊抓實,把返貧風險降到最低。
著力促進就業務工。充分利用農民工返崗前這段時間,通過網上培訓等形式加強技能培訓,為農民工返崗或轉崗擇業做好準備;及時向外輸出勞務,主動與有關企業尤其是已經復工和即將復工的企業對接,及時掌握、發布、推送企業用工信息,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向企業點對點輸送務工人員,與用工地相關單位做好健康管理、疫病監測等對接工作,確保農民工外出務工穩定可控;開發更多公益性崗位,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就近穩定就業;利用扶貧資金進行差別化、階梯式獎補,對前往外地務工人員的交通費等給予一定補助,調動其外出務工的積極性;實施援企穩崗政策,對吸納貧困人口就業的企業在稅收等方面給予減免,適當返還所繳納的失業保險費,激勵企業盡可能多地提供就業崗位。
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三個倡導”24個字,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提出了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突出民主法治重點,做好兩個方面工作.
一是在民主建設上加快發展參與式扶貧。據資料表明,“民主”一詞在報告中出現了69次,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高度重視。貧困地區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在扶貧資金項目的運作方面,要進一步堅持公告、公示、公開,確保扶貧對象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在貧困地區實施的重大項目,不僅要堅持貧困評估,更要充分發揚協商民主,廣泛凝聚共識,堅持每一項重大決策前都要走程序,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通過基層民主建設,使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二是在法治建設上加快扶貧立法進程。扶貧開發,千頭萬緒,重點要抓好隊伍、投入、立法三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人干事、有錢辦事、有法管事。按照新10年《扶貧開發綱要》,扶貧立法正在有序進行之中。法律層面的國家《農村扶貧開發法》已經有了征求意見稿,法規方面已有廣西、湖北、黑龍江等7個省(區、市)頒布了農村扶貧開發條例,另有內蒙、云南、貴州、湖南和四川等省區正在開展扶貧條例的制定。總之,要通過扶貧立法,將現有扶貧開發成熟的政策、措施等上升為法律制度,把扶貧對象范圍、區域重點、貧困標準調整機制、開發規劃、資金投入使用、項目監管、社會動員、執法監督、法律責任等從制度上予以明確,以此推進新階段扶貧開發進程,保證貧困地區扶貧對象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3月19日至20日,省委中心組舉行學習研討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疫情防控期間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應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孫志剛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確保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都要打贏、兩個勝利都要奪取,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關于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我們做好當前各項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入貫徹,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抓緊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堅決避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毫不放松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各項措施,切實做到管住點、放開面,確保兩場戰役都要打贏、兩個勝利都要必得。要始終保持戰斗狀態,疫情防控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脫貧攻堅戰要堅決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
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用創新的辦法解決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只爭朝夕苦干實干,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耽誤,以百分之二百的付出確保百分之百的勝利。要具體深入落地落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搶回來、補回來的措施細化到行業、到企業、到項目,以實實在在的工作保證各項目標任務完成。我們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蘊含的重大而深遠的時代意義、歷史意義、戰略意義、世界意義,深入領會其精神實質、核心要義、科學方法,堅決扛起督戰榕江縣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把進度趕回來,爭分奪秒干,馬不停蹄干,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因地制宜,打好“育才牌”。本土人才是脫貧攻堅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活頭源水,各級黨組織要變“輸血”為“造血”,加快培育本土人才,激發農業農村全面發展的內生力量。錘煉干部隊伍,以管理考核、選拔任用、激勵約束等為抓手,通過在脫貧一線實戰的方式加強干部培訓,打造政治過硬、能力突出、作風扎實的脫貧攻堅干部隊伍。培育專業人才,加強對貧困農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建立有利于貧困地區人才脫穎而出和持續增長的育人機制,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養本土專家人才,建設一支能夠示范指導和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鄉土“領軍人物”。
以用為本,打好“用才牌”。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是發展的關鍵,也是成就事業的基礎。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對不擔當不作為,對作風漂浮、落實不力、失職瀆職的干部,要嚴肅批評教育、堅決糾正和處理。要堅持人崗相配,推動人才開發與市場需求緊密對接,突出以精準脫貧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強化人才政策供給,科學評價人才績效,推進人才價格與價值對接。給予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讓人才無后顧之憂,大膽、全身心地開展工作。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明確要求加強黨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領導,提出要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這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特點,扶貧工作有實實在在的規劃和部署;在面對事關黨的事業全局的大事時,能集中全社會的資源、動員全黨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能密切聯系群眾,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服務基層,解決基層困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些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優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一、加強基層責任管理,鞏固、完善脫貧攻堅成果。加強黨員干部對脫貧戶的密切關注,主要在思想上幫助貧困戶走出貧困,防止貧困戶再次返貧,堅決杜絕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不擔當、不作為、嚴重失職的要嚴肅批評教育,及時糾正和處理,要不斷學習,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理論水平、精神境界和政治素質,自覺用黨規政紀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確保脫貧攻堅如期、圓滿的完成任務
二、加強學習教育制度,對于每月的主題教育活動,針對年齡較大、思想較弱的黨員要制定專項、合理的學習制度,增強他們的責任和擔當意識,確保他們及時跟上黨的步伐,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發揮自身的作用。
三、加強黨員干部的自身巡查,確保思想不動搖,對黨員干部要開展自查工作,要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缺點,了解他人的優點,及時向他人學習,及時開展自我批評,要在脫貧攻堅工作上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最后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我們要鞏固和完善我們的脫貧攻堅成果,抓實、抓細黨建工作,確保脫貧攻堅任務萬無一失,給人民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打贏脫貧攻堅戰心得體會范文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