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回看前兩個月,好象就在眼前閃過,時間過的好快,我從事幼兒教師也有三個月了,這當中的酸甜苦辣真的很多。從中我也了解了幼兒教師的辛苦,幼教這個行業總是忙忙碌碌,繁瑣細微的事情較多,但有一些人對于這一行可不是這樣看的,不就帶帶孩子嗎、沒什么事做啊就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似乎是農夫的寫照,但經歷了幼兒園的生活,使我深刻的體會到幼兒園老師的真實寫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讓我知道自己責任的重大,或許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幼兒園老師有什么呀,整天哄著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嗎?試想想說這些話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給一個不負責任,一無是處的老師,你高興嗎?你愿意嗎?相信你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我:當然不愿意。我想,這或許就是幼兒園老師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為了孩子我們每天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深知:“教師要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儲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曾經問我:你們既然那么累,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這份職業呢?那是因為我們愛孩子,喜歡孩子,特別是看著自己教育培養出來的,從一個什么不懂,咿呀學語的孩子,經過自己的教育,變成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好孩子,相信這時候的老師,心里別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這個時候都顯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所以,即使自己平常有煩躁,發牢騷的時候,但是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天真的笑臉,頓時所有的煩惱已拋之腦后,使自己更加有信心把這份值得驕傲的工作給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帶著一顆對孩子的愛心,我高高興興地走進了幼兒園,走進了孩子們中間,成了一名“孩子王”。當孩子們張開笑臉簇擁在我身邊時,我為自己感到自豪,我為有如此美麗的工作而陶醉。幼兒在幼兒園的三個月里學會了很多老師教的知識,我覺得心里很甜,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在我心里跳來跳去。
時間帶走的是似水流年,留下的是寶貴的無形財富。每天與一群小天使在一起的生活,像是在描繪著一個個故事,多姿多彩。我與孩子們一起唱,一起跳,一起老鷹捉小雞,一起蕩秋千。這群精靈般的孩子讓我歡喜讓我愛。每天,我與我的孩子們,一群純真無邪的小天使們一起歡笑著、嬉鬧著、幸福著、成長著。這群孩子們使我平凡的人生充滿了感動的色彩和希望的精彩,在演繹不老的似水年華里逐漸除卻生活的塵囂,使心靈中的世界純凈如洗。
轉眼間,這次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已經結束,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這次的培訓充實而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培訓理論與實例結合,課程豐富多樣,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經過兩天半的學習,收獲頗多,談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一、讀書,幼師生命成長的必須
在培訓過程中,老師們扎實的話語基礎令我欽佩,這些與讀書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老師,年紀輕輕就已是學校的骨干教師,這與他的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所以,我要讀書,特別是一些經典書籍,還有學前教育的文章,寫好讀書筆記、,從而也能進步自己的寫作水平,語言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理論素質,日日學習,終身學習。
二、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德高為師,身正是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
三、廣泛學習幼兒教育教學理論,提升教學技能
老師籠統的為我們解讀新教材,為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其他幾位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又結合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特點,為我們詳細、生動的講解了課程特點及教學活動設計、組織與指導、環境布置,讓我們了解如何在幼兒園進行教學工作。
這次的培訓中,聽到了各位同行前輩的經驗之談,我倍感榮幸,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學習,加強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將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7月30日至8月3日,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楊凌示范區教育局組織的園長、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培訓學習。遠赴長春,來到了東北師范大學,當我走進學校大門時,心情是澎湃的,也深知這次學習的來之不易和身負的責任。在短短的五天學習中,既聆聽了專家的精彩報告,也參觀了長春市兩所幼兒園的園所環境。每一天都讓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開闊了眼界。在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同時,也和一群優秀的同行朋友探討了教學中的疑惑。而作為此次學習的我們這些幼兒園的教師,更應該把專家、名師的教學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以便更好地指引我們走向教學成功的彼岸。
此次學習使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如:王凌皓教授的“外國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方式”、姚偉教授的“世界學前教育發展趨勢”、王萍老師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等這幾個專題,為教師們開辟了新視野,使我們改正并更新了頭腦中原有的死板的觀念。同時體會到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重要性。幼兒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
有一種精神叫鉆研、有一種精彩叫專業,授課老師們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向我們詳細闡述了幼兒教師應具備怎樣的最基本專業能力。老師們用清晰地教育觀點和經歷向我們闡述了教師成長的必要性和成長策略,給我們的成長樹立了信心,又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并復述簡短的兒童文學作品。
兒童散文詩是幼兒園開展文學欣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閱讀材料。在散文詩教學的組織與指導中,教師能否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高效優質地將散文詩所蘊涵的內在信息傳遞給幼兒,將直接影響著幼兒對散文詩的理解、體驗和感受,以及散文詩教學的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因此,如何組織和指導好散文詩的教學,是幼兒園老師一直探討的問題。
大班的孩子語言表達、創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學習的過程我們一改完整欣賞,而是創設情景,用"誰會喜歡樹,為什么?"這個問題,讓孩子們根據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動作創編詩句,且不要求與原文同。活動中先用詩歌中第一句"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唧唧喳喳地叫。"的圖片讓他們說說小鳥為什么喜歡樹,它在樹上干什么,然后有老師扮演樹媽媽,小朋友扮演小鳥充分用動作表現對散文的理解,接著把孩子引入觀察各幅小圖,用"樹真好,……"的句式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老師在孩子創編的基礎上加以歸納整理。最后把所有的圖畫裝訂起來編成一本大書,請孩子們為大書取名,對孩子們進行相宜的環保教育。
曾幾何時,我們沒有完成作業卻用高超的謊言騙得了老師的諒解。曾幾何時,我們與朋友鬧了別扭之后執拗地將“冷戰”進行到底。曾幾何時,我們踢球打破了人家的玻璃,卻不曾道歉揚長而去。曾幾何時……這些都是我們所做過的錯事,但你是否反省過這些過錯?做人應學會反省,反省才能發現不足,發現不足才能改正錯誤,改正錯誤才能進步。
孔子的學生曾子做到了“吾日三省吾身”,每一天進行自己反省,反省自己為他人做事是不是盡心竭力,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守信。對自己的不斷反省,使他的修養不斷提高,終成一代圣賢,成為后人楷模。
唐太宗李世民以魏徵為鏡,反省自己對百姓是否盡心盡力,對國家是不是無私奉獻,對官員是不是以身作則。他的這種反省精神使他揚利除弊,親賢遠小,終為一代名君,開創了貞觀盛世。齊國的賢臣鄒忌善于反省,在眾人的一片贊揚聲中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如徐公美,從而領悟出不一樣人的不一樣用心,由已推之,認識到齊國政治的弊端,及時采取措施,最終使齊國“戰勝于朝廷”。
如果一個人或一個民族,不明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那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西楚霸王項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在大喊:“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正是不知反省,執迷不悟,剛愎自用,才導致他一步步走上絕路。
晚清統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國”的美夢中,認為自己的國家戰無不勝,不知反省自己。殊不知世界風云變幻,他國已是堅船利炮,而清朝竟還處在冷兵器時代,這就難怪以后的割地賠款在歷史的舞臺上演了。
反省像一把手術刀,割在自己身上會很痛,但一味心疼自己而不向病痛部位下手,我們很可能全身潰爛;反省得越深刻、越及時,肌體應付地越健康,生命就會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