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_的講話,我內心的激動久久不能平復。誠然,抗美援朝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場戰爭的勝利,更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而且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而精神往往需要從斗爭中汲取。抗美援朝運動以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教育人民,極大地鼓舞起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勞動熱情。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范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這種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
未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免不了還有許多險灘、暗流,但只要我們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就一定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史冊上!“殺出一條血路”這種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我們能感受到正義的力量,團結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作為當代青年,重溫這段歷史,我們要認認真真的去了解這段歷史,樹立正確的決策觀,歷史觀,加強弘揚這段歷史!在這種精神的召喚下,我們將有力量與勇氣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知難而進,乘風破浪。
這是世界戰爭的奇跡,一支斗志昂揚的軍隊在異國他鄉拿著簡陋的武器,吃著“一把炒面一把雪”,迎著漫天傾瀉的“炮彈雨”,硬生生地把全副武裝起來的不可一世的對手打到談判桌前,把一百多年來中國的恥辱和列強的傲慢打得粉碎。
這個奇跡的創造者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70年時光荏苒,“最可愛的人”身上閃耀的英雄氣仍充盈天地間。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是現實的需要。“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是深思熟慮后的答案。征塵未洗,鞍馬未解,英雄的志愿軍將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一支“摧敵鋒于正銳,挽狂瀾于既倒”的正義之師、威武之師,舍生忘死作戰的志愿軍將士贏得了“最可愛的人”的稱號,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楊根思、孫占元等一大批英烈,他們把勝利寫在用鮮血染紅的戰旗上,把革命的英雄主義和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留在朝鮮的山山水水間。
一個國家、一支軍隊的尊嚴不會憑空得到,也不是僅用先進武器就能堆起來,而是無數英烈在戰場上用一槍一彈打出來的,用鮮血乃至生命換來的。面對裝備落后的志愿軍,狂妄的對手起初表現得極度自負,他們根本看不起這支從近代以來屢戰屢敗的國度中走出的軍隊。
很快,“撕心裂肺的軍號聲”“尖利刺耳的哨子聲”讓他們膽寒,凍僵后仍保持著戰斗姿勢的“冰雕”讓他們敬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繼續戰斗的志愿軍將士讓他們絕望,“謎一樣的東方精神”成為他們的夢魘……“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這一仗,志愿軍將士打出了國威、軍威,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共和國不可侵犯的尊嚴豐碑。
對于新中國來說,這是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爭。因為,飽經戰火的新中國正準備和平建設,對手卻“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中國要想真正贏得和平建設的環境,就“不能置之不理”。
和平需要保衛。只有讓那些和平的破壞者受到應有的懲處,真正的和平才能實現。“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為了這個信念,黃繼光舍身堵槍眼、邱少云烈火焚身巋然不動……一個個超越人類承受極限的壯舉背后,是因為他們知道,身后就是祖國,自己的犧牲能換回祖國人民的和平生活。
烈士遺骸化作他鄉泥土,英雄精神永駐人民心間。英雄的名字和事跡早已寫進人民軍隊光榮的戰史里,以英雄命名的部隊活躍在人民軍隊的編制序列中,英雄的精神在神州大地上被廣為傳頌并發揚光大。毛澤東同志在總結抗美援朝勝利的意義時指出:“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這就是那個群星燦爛的年代,無數英雄犧牲奮斗寫下的結論。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時代的中國面臨著各種各樣可以想象和難以想象的挑戰,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通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這一點。
在中國過去艱苦歲月中,多少人犧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離,是那些英雄們的前赴后繼,舍生取義的偉大精神造就了戰爭的勝利。在戰爭面前,能夠讓敵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強的戰術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難面前,英雄們不畏險阻,英勇奮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題團課、隊課的直播過程中,有多位曾經抗戰的勇士的鏡頭,他們都已年邁,但眉眼間不失昂揚的斗志和不敗的信念,他們抱著犧牲的心態為國家奮命一搏,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結束后,沒有人質疑中國的實力,敢與中國講條件,這場戰爭為我們贏得了尊嚴,也讓我們擁有了享受和平的權利。志愿軍的犧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國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為對中國發動戰爭而死的外國人。志愿軍的血,為我們這些普通人而流。
對于新中國來說,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必將永彪史冊,萬古流芳。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狂妄。充分說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暴的,敢作為。在當今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下,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就需要這種精神。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好,我們不應該忘記曾經受過的屈辱,更應該拼搏向上,頑強亢進。加油,中國少年!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華民族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正義偉大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值得我們終身學習、銘記于心。
忠烈千秋,名垂青史。硝煙已散,精神永存。作為新時代青年,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已深深融進了我們的血脈靈魂,我們將永遠銘記這段蕩氣回腸的家國歷史,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努力奮斗。
70年前,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糾集“聯合國軍”進行武裝干涉,并派遣海軍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此后,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并出動飛機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中國人民志愿軍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軍民并肩奮戰。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不僅迫使對手簽下停戰協定,也為侵略者的行為劃出了‘紅線’,立起了守護和平的規矩,有力打擊了美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狂妄勢頭,極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保衛了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打亂了帝國主義擴張勢力范圍的部署,震懾了侵略別國領土、干涉別國內政的沖動,彰顯了新中國這一維護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崛起。是一場抗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正義壯舉,對中國、東北亞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深遠影響。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徹底粉碎了美國占領朝鮮半島和圍堵遏制新中國的企圖,維護了中國東北部邊界的安全,確保了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戰略格局的長期穩定。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在敵我力量懸殊條件下取得戰爭勝利,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范例,實現了“以戰爭求和平”的戰略目標。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和堅強力量。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更不應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民志愿軍,是他們讓世界從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更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用知識、用實際成績打敗未來的敵人,保衛祖國,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報祖國和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愿軍們。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愿軍吧!
學習完“致敬抗美援朝”主題的線上團課,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一出生就擁有安逸幸福的生活,從爺爺奶奶口中聽到的“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似乎只是一個傳說。今天看到這么多珍貴的抗美援朝歷史資料,聽到健在的志愿軍爺爺講述那段歷史,讓這個據我們已有70年的戰爭往事,對我們的身心進行了一次洗禮。那個年代,敵我軍備差距懸殊,后勤無法保障,中國志愿軍為了保家衛國,依舊英勇頑強地戰斗,打敗了當時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
這段歷史讓我們見證了什么是“最可愛的人”,讓我們見證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這次的團課也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應該認識抗美援朝的歷史,更應該用新的方式來記錄、傳播這段歷史。
時代會變,中國人民的信仰不會變;戰爭結束,中國人民的斗志沒有失去。新時代里,我們的挑戰會越來越多,這些“最可愛的人”會指引我們,讓新時代的新青年們更加從容!致敬先烈!
這一仗錘煉了經過嚴酷戰爭洗禮的人民軍隊,鍛造了拖不垮、打不爛的鋼鐵長城。
這場戰爭是一場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現代化程度和依靠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強敵最為典型的一場戰爭。我軍先后參戰的部隊有步兵27個軍又1個師,直接參加過第一線作戰的為25個軍又1個師;地面炮兵10個師又18個團;高射炮兵5個師又10余個團和60個獨立營;裝甲兵坦克3個師;空軍殲擊機航空兵10個師又1個團,轟炸機航空兵3個大隊……先后經受鍛煉的志愿軍部隊多達290萬人。毛澤東稱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他說:“我們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衛生部隊、后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我們在那里實行大演習,這個演習比辦軍事學校好。”
抗美援朝戰爭極大地鍛煉和提高了中國軍隊的戰斗力,對于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訓練和保衛國防作戰及援外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研究打贏現代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也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面對裝備高度現代化的“聯合國軍”,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以彭德懷為首的志愿軍統帥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戰爭指導路線,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把毛澤東軍事思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毛澤東強調,志愿軍作戰,應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志愿軍廣大指戰員揚我之長、補我之短,避敵之長、擊敵之短,對付強敵的進攻,充分利用出兵的突然性,發揮我之夜戰、近戰和運動戰的擅長,并配以部分的游擊戰和陣地戰,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當戰爭轉入相持局面時,我適時采取“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指導方針,創造了許多有效戰法,如坑道作戰和不遠離陣地的進攻戰、陣前潛伏作戰,以及“零敲牛皮糖”、打小殲滅戰的原則,積小勝為大勝,由打小殲滅戰逐步過渡到打大殲滅戰;適時組織部隊輪番作戰,以休整部隊,充分發揮我軍兵力雄厚的優勢,等等。
志愿軍將士堅持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迅速改善了裝備、提高了技術水平,催生了我軍由單一兵種作戰過渡到現代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創造了依靠劣勢裝備打贏現代戰爭的一系列新經驗、新戰術、新戰法。同時,還在戰爭中培養出一大批適應現代戰爭需要的軍事人才,促進了我國軍事思想和軍事科學技術向現代化方向邁進,使我軍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0月23日上午,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精辟論述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是我們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上,開啟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
抗美援朝戰爭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但中國沒有忘記,也試圖不想讓美國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的增強了當時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戰爭的硝煙雖已遠去,但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全球化的浪潮不時涌動。讀懂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能夠使我們能夠在關系國家利益和民族命運的重大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交匯點上,我們民族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團結凝聚,著眼未來,作為負責任大國,親仁善鄰,參與全球化進程,共同創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捍衛和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