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不斷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推向前進。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就要始終牢記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回顧我國經濟發展歷程,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不斷演進。隨著經濟總量不斷增大,我國在發展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從國內看,主要是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三大節點;從國際看,全球貿易進入低迷期,我國出口增速拐點已經到來。經濟發展新常態呈現的新特點和新變化,既凸顯了亟待化解的種種困難與矛盾,也孕育了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進的重大機遇。
面對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不僅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還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當務之急是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貫穿于發展實踐之中,更加有的放矢地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堅持以新理念引領新常態,要把創新發展擺在第一位,把協調發展作為制勝要訣。通過創新發展,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發展主動權,把創新作為更好引領新常態的根本之策;通過統籌協調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補齊短板,在協調發展中釋放潛力,增添后勁。
堅持以新理念引領新常態,既要尊重自然,也要順應時代。在對待自然問題上,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對外開放問題上,要面對經濟全球化潮流謀發展,不斷增強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切實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
堅持以新理念引領新常態,尤為重要的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堅持以新理念引領新常態,貴在行動。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南,加快形成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機制和環境,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發展。
經過對這次會議的學習和體會,認識到有3點的具體要求。1、深刻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2、深入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3、領導干部要增強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素養和能力。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這五大發展理念,主題主旨相通、目標指向一致,統一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統一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這五大發展理念,既各有側重又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一個開辟未來發展前景的頂層設計,構成了一個系統化的邏輯體系。把握好五大發展理念,要樹立全面系統的思維,掌握科學統籌的方法,一起用力貫徹落實,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認真學習新的知識和本領。以發展的眼光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任職負責的態度工作,配合好身邊同事,協調好人際關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
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做的《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順應時代和實踐發展的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鮮明提出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發展全局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新的發展階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學把握,標志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遵循。他從引領我國發展全局深刻變革的科學指引、新發展理念的豐富內涵、新發展理念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四個大的方面來深刻闡述新時期特別是十九大到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思路,具有特別強的指導意義。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領我國發展全局深刻變革的科學指引,對于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新發展理念開辟了我們黨發展理論的新境界,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的新飛躍,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篇章。要增強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本領,把新發展理念融入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加快形成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體質機制。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及其通過的《建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中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描繪出新藍圖。(網易新聞)
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刻認識,為有效應對、化解各種風險和挑戰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是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階段的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必將引領新常態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深刻變革。
在中央黨校2015年秋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劉云山強調,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努力鍛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硬能力,肩負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落實五大發展理念,關鍵是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抓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引領五大發展理念抓思想是前提。領導干部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基本理論的學習教育和權力觀教育,深入學習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增強把握大勢大局大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素養和能力。
抓作風。作風問題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領導干部須須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以嚴的精神改進作風,以實的干勁落實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加強作風監管,注重抓早抓小、抓苗頭抓預防,堅決查處“為官不為、廉而不勤”、“庸懶散浮拖軟”、“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強化隊伍建設,樹立守紀律講規矩意識,敢于擔當、主動作為、銳意改革,推動干部能上能下,鍛煉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抓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引領五大發展理念不僅要說在嘴上、寫在紙上、講在會上,尤需腳踏實地、雷厲風行、擲地有聲。領導干部要堅持問題導向,構建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綠色新格局,主動對接和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對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推動形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常態。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明確了“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淺談五大發展理念的心得論文以多維視角對五大發展理念進行認識和把握,有助于我們深刻理解其重大意義、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這場變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五大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優勢的戰略抉擇,是我們黨關于發展理論的重大升華。黨員干部要緊密聯系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聯系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聯系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刻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們要從四個方面理解“五大發展理念”: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著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全黨必須堅持這條思想路線,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開拓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章規定,黨的建設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樹立與時代和實踐發展相適應的思維方式,注重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更好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
“五大發展理念”貫穿著鮮明的問題導向。黨的以來,發表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體現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定信仰和責任擔當。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黨員干部必須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問題為牽引,著力解決發展動力、發展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內外聯動、社會公平正義等問題,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在_發展難題中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同人民群眾聯系問題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問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好推動共享發展的政策措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