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是一種鍛煉;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是一種修養。任何一種有益的社會勞動,都是人類求生存謀發展獲取物質精神產品的活動。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勞動節活動心得感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五一小長假。五一小長假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噢!比如打掃衛生、出去游玩、走親戚……五一節那天,風和日麗、萬里無云。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開著車去外婆家。我在窗戶上張望著行人們。有在游樂場玩的,有去老家的,還有的在路上打掃衛生的。
路上一帆風順,我們來到了外婆家。外婆家門前有一條小溪,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小溪還是那么的恬靜。它總是那樣靜靜地、緩緩地流淌著。偶爾,它也會濺起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仍然是靜靜的,緩緩的。
我一進門口,一陣微風吹過,花香撲鼻而來。我問媽媽:“這是什么花香?”“這是杜鵑花的花香。”媽媽說。姐姐說:“我們去放風箏吧!”“好啊好啊!”我和妹妹不約而同地說。
我們來到了一塊空地,這里空無一人。姐姐問:“誰先來放?”“我先來,"我爭先恐后地說。我開始放風箏了,我拿起風箏放,一邊跑一邊放線,跑累了,我才慢慢放下腳步,風箏也慢慢地掉落下來。姐姐和妹妹哈哈大笑著,我的第一次放飛以失敗告終。第二次,我拿起風箏飛一下再跑起來,姐姐說:“跑慢點,小心石頭絆倒。"我回頭看,一不小心就絆了一跤,風箏也慢慢地滑落下來,她們又笑了。第二次又失敗了。第三次,我拿起風箏就跑,稍微跑得快一點的時候我就放,一陣微風吹來,風箏好像在天空中問好。我停下來,把線放出來,一陣大風吹來,我把線放得越來越長,風箏好像比云朵飛得還要高。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很多小朋友看見我們在放風箏,他們也跟著來了。漸漸的,天空上五顏六色,正在爭奇斗艷呢!不信,你看!天上的風箏有蜻蜓、蝴蝶、老鷹……
這個五一節過得特別開心,我希望下次的五一還會比這次的更好玩。
當你走進學校,你可看見知識的閃光,你可聽到書與人的交流,你可聞到老師的汗水,知識變的勞動更加的偉大無比。
當你一切容入了社會,周圍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勞動所給予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人類是如此的進步,一切的一切無不來自于我們的艱苦勞動、平凡的勞動,勞動是那樣的默默無語。
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創造了未來。在新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贊美勞動最美麗。
春風春雨把原野拂過,驚起一層漫漫綠色。
五月,在這春天的季節,是一場雷鳴后大雨來臨,南飛的大雁跋山涉水歸家的日子;是杏花開遍山野她在叢中笑的爛漫季節;是冬麥揚穗農民揮汗荷鋤,辛勤耕耘的好光景。
蛙鳴蟲叫,魚躍雀散,初春的曠野已是喧聲鼎沸了。扶搖而上的風箏擁入碧空的懷抱,地上的人們舒展著筋骨攢足了勁。不知不覺中,春天正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的向我們走來在春意盎然的五月。五月是孩子們的天堂,拋掉厚重的棉衣棉帽,跑到田野里盡情的撒歡兒,用柳笛唱一支春天的歌;五月是青年人的日子,春潮涌動的時節,執子之手,與子同行,擷下春天里的玫瑰點綴愛的天空;五月是老年人的節日,踏著一路路春光,和著一串串鳥鳴,到剛剛解凍的湖面垂釣人生五月,全體人民的日子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
水一樣流走的是日子,記憶被時間流逝得日益斑駁,人們卻沒有遺忘這一幕,五一國際勞動節成為他們英勇壯舉的特別紀念。勞動人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民,他們用勞動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創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筑就了現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勞動,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是勞動,使浩翰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隨著新一批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全國工人先鋒號名單公布,勞動模范——這個承載著共和國特殊記憶的群體,再次成為新聞熱詞。
在今年的表彰名單中,有在火箭總裝一線奮戰30余年的崔蘊,還有秉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動車組裝班;有深耕高端數控機床研發、“代表中國沖擊世界一流”的女設計師蓋立亞,還有執著于探索金融精準扶貧模式、見證阜平貧困發生率由54.4%下降到13.8%的“金領”李二國。他們是創業者,是實干家。在我們這個70年間從積貧積弱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社會主義國家,他們程度地展現了勞動的榮光與價值。
今天的我們,習慣了動動手指外賣送來,語音指令機器人擦地。那么,勞動離我們已經遠了嗎?不是的。產業結構變化、社會分工細化,不會改變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在當下中國,一分鐘,快遞小哥收發7.6萬件快遞,“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運算750億億次。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也為勞動者、奮斗者實現人生出彩提供了廣闊舞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同時代的勞模,給了今天的我們怎樣的啟迪?勞動的內涵在更新,勞模的標準在“進階”,“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始終是不變的秘笈。
勞動創造未來,拼搏成就夢想。“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一聲由衷的問候、一句真誠的道謝、一份澎湃的敬意,獻給拼搏奮斗在各個崗位上的勞動者!
五月的大地,萬綠千紅,處處生機涌動。五月人倍忙。這個時節,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季節。一幅幅繁忙勞作的景象,一張張不畏辛勞的面孔,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隨處可見——工廠車間,工人擼起袖子埋頭苦干;田間地頭,農民揮汗如雨辛勤耕種;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搞發明……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文明演進,無不凝結著勞動人民的心血。中華兒女通過勤勞的手,譜寫著一部可歌可泣的拼搏史。“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是對傳統農業勞動場景的描摹和吟唱;“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是對勞動熱情的深情歌詠……勞動人民拼搏奮進的精神,被世世代代贊揚傳頌。
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
偉大的夢想召喚著我們以更加拼搏的姿態去勞動、去創造。我們要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更好地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潮,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偉大的時代更在催促我們以勞動的姿態去開創屬于自己的光輝歲月。用雙手的辛勞換來收獲的滿足,用智慧的創造贏得人生的充實,無疑是幸福的。
站在五月溫暖而美麗的大地上,雙手勞動,慰藉心靈,如此光榮。
五一勞動節那天,晴空萬里,陽光明媚。
上午8點多鐘,北碚的大街上已是人流如潮,歡聲笑語。街心花園里園林工人精心布置的大小花壇鮮花怒放,姹紫嫣紅。縉云仙子塑像前噴泉我蹦蹦跳跳地走進了大廳:“哇!真大呀!”我嘆吁一聲,“爸爸快看,這里大多數都是魚塘,有時水面忽閃忽閃的,好像銀子浮在水面上,真漂亮!”爸爸配合著說:“是啊,真漂亮呀!”
我們拿了魚竿和漁網從魚塘中間的一條小路走到了釣魚的地方,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爸爸細心地把魚食固定在釣竿的鉤子上,他用力地把竿子的漁線拋向水中,我們靜靜地等著魚兒上鉤,過了一會兒爺爺打來電話,偏偏在這時魚兒上鉤了:爸爸在接電話的時候我發現浮標一個勁兒地往下竄我猛地拉了一下魚竿,然后慢慢地把竿子收回來,提線,把鉤取下來,那只魚兒活蹦亂跳的,很難捉住它,爸爸過來幫我,好不容易才把調皮的魚兒放進漁網,我對爸爸說:“真是愿者上鉤。”歡喜一陣后,我和爸爸又目不轉睛地盯著浮標,突然,原本平靜的浮標動了一下,爸爸一拉,原來魚食都被小魚吃光了,我和爸爸氣得直跺腳。過了一會兒,爺爺又打來一個電話,這時候魚兒又上鉤了,我用力一拉,竟然把魚扯掉了,爸爸并沒責怪我,反而夸我:“不錯,干得好。”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中午就到了,我們拿著那條鯽魚來到魚莊的餐廳吃午飯,其中一道菜就是魚。
通過釣魚這件事我明白了有付出就有收獲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