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青年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不屈不撓地奮斗,歷盡艱辛地求榮,創造了令人贊嘆的光輝業績。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五四精神團課心得體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弘揚五四精神,成就青年人的夢想;弘揚五四精神,肩負歷史使命。“五四”精神的真諦是愛國精神,他是一種對祖國對人民無限赤誠,對歷史,對社會勇于奉獻的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進步。對如今的年輕人來講,愛國主義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腳踏實地的奮斗,釋放自己的價值,將個人的理想與社會相結合,擔負起社會責任和時代責任。五四精神還有兩個關鍵詞是民主、科學。實現民主和科學的途徑就是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而科學的實質則是理性的精神、科學的思維、實事求是的態度。今天,社會發展了,青年人也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了改變,但青年肩上承擔的民族復興的重任仍然沒有變。
無論是改革開放的澎湃大潮中,還是科學文化研究的領域內,五四精神無不激蕩著廣大青年追求進步的情懷,無不展現著廣大青年愛國奉獻的風采。無論是在抗震救災過程中,還是在社會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當代青年無不繼承和發揚了五四精神,在危難中沖鋒,在平凡中奉獻。
今天,無數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激勵下,做村官,下基層,志在四方,奔赴祖國各地建功立業。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強盛的滾滾洪流,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壯麗的歷史篇章。這是時代的主流,這是青年的主流。與先輩們相比,當代青年成長的環境更為優越,他們能享受更好的物質條件,更多的教育機會,具備更寬廣的外部視野。這些好的條件,不應該是忘卻五四精神的理由,而恰恰是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的條件。
讓五四精神儲存在每一個年輕人的心中,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奉獻,為人民服務,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之中,讓青春的光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綻放。
讓青年人的夢想能夠成為夢想,就不要讓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左右了或者扼殺了青年人的夢想。讓他們放手一搏,給他們廣闊的天地。青年,熱血沸騰,活力四射,富有雄心壯志。要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把熾熱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強國行動,結出豐碩果實,讓五四精神常青。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們應該發憤圖強,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成為人生第一要義。
就像那句歌詞“我的青春,也不是沒傷痕。”我們的青春不也是這樣的嗎,有過競爭,有過沖突,但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它最終成就了一個最好的我們。
很多孩子都聽過父母說“真羨慕你現在正值青春。”很多東西都是逝去了才知道珍惜,更何況是青春。
青枝綠葉般的青春總有一天會逝去,就像花開花敗,努力去尋找那逝去的青春,但兩手空空徒留悲傷,歲月也離我而去。
都說自己的青春平凡,但為什么看一些明知劇情低俗的青春偶像劇時還是會紅了眼。是因為那天的太陽太大,還是因為那天的云太美,還是……因為那天的人太可愛。
正值青春的人不知青春的`美好,只是迷茫的過著這平凡又精彩的日子,真是讓人羨慕,真是讓人想到自己。
如今回憶起青春,想的最多的大概是自己曾經喜歡過的姑娘,大概是考完后自己疲倦的模樣,大概是自己最后與兄弟分別時的不舍。相框里那些閃閃發光的我們如今也已走遠,曾經年輕的人,會想我嗎。多少次讓你熱淚盈眶卻不敢留下。
我的青春才剛剛開始,而有些人的青春卻已逝去。我想,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吧。時光總是催著人長大,忘了吧,因為回不去了呀。
最近很喜歡阿瀾·盧的一篇文章《我是個年輕人,我心情不太好》中的一句“有時我很嫉妒金魚,它們其實只有幾秒鐘的記憶…………假使它們自己無法認識自己的缺陷,生命就必然變成唯一一段陽光燦爛的故事。一場盛宴,從早晨激動到夜晚,直至夜深。”現在的我們和金魚差不多,我們的青春必然變成唯一的一段陽光燦爛的故事,它從早晨到夜深,但也只能到夜深。
看著劇情爛俗的青春偶像劇,想著自己的青春,突然覺得自己的青春這樣的平凡,卻又是這樣的精彩。又會惋惜,惋惜自己不能重來一次,重新去看看曾經的他,她,它。只能任憑時光逝去。內心的寂寞又能怎么樣呢,只是寂寞吧。這么俗氣的劇情卻也能讓你熱淚盈眶了。
曾經逝去的青春,會想我嗎,就回來吧,回來吧,有人在等你啊。可青春啊,不聽話,總催著人遠去。所以啊,就慢慢的,忘了吧,因為回不去啊。
我有青春,卻沒有故事。你有故事,卻沒有青春。
借他平凡又精彩的青春。
為紀念共青團建團_周年,傳承“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5月10日下午,10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一班開展了紀念建團_周年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五四講話精神主題團課,對書記的五四重要講話內容進行了認真學習和討論。
同學們通過視頻集中學習了_x的重要講話內容,_x的五四講話高屋建瓴,總攬全局,思想深刻,內容豐富,他在講話中向同學們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求廣大青年要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善于創新,甘于奉獻,真正把愛國熱情轉化為促進國家發展、維護國家利益、謀求人民福祉的實際行動,努力把自己鍛造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優秀人才。
隨后,團員代表紛紛根據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自身成長發表演講。同學們一致認為,總書記的講話對當代青年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勵,廣大團員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頑強的斗志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在廣大同學中起到帶頭作用。同時,總書記的講話中體現出對共青團的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青年成長成才賦予的殷切希望,我們10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一班全體團員青年要牢記總書記對廣大青年要堅持遠大理想、堅持刻苦學習、堅持艱苦奮斗、堅持開拓創新、堅持高尚品行的五點建議,將其作為共青團的工作綱領和當代大學生的行動指南。
本次主題團課作為10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一班基層團建工作的一部分,有效地激發了我團支部廣大團員的熱情,明確了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目標與職責,緊緊圍繞在黨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我系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引領我系團員青年與學院共同發展,為祖國的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剛剛過去,但是五四運動的精神卻被祖國的一代又一代青年所銘記,所發揚,作為當代的青年,我們也會將其作為我們生活、做人的標準,將這種精神發揚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做現實的行動者。
《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這是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我覺得里面其在回憶他大學時代時所說的一句話讓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給了我很大啟示。“雖然環境十分惡劣,條件十分艱苦,但廣大愛國進步的青年發憤學習,追求真理,積極投身人民革命運動的洪流。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在那段生活中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做人的道理和確立的人生理想,至今仍然受用。大學時代,對人的一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的確比起當時國內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慘境地,我們現在安定有序、和諧相處,經濟條件大大改善的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是幸運的,但是同時也缺乏了一些激勵斗志的機會。正處于大學的我,也曾有過迷茫、彷徨,但是經過一些磨練、內心的反思,我漸漸明白了自己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價值是什么。大學是人進行社會職業角色轉換的場所,對于我們今后踏上社會的各方面都有很大影響。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歷史時期,青年人,都始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的整體素質如何,都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民族和革命、建設事業的前途。而任何時代,都對青年人有不同有要求。胡錦濤同志對提出了四個新一代,概括了我們這個時代青年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以及黨、人民和未來對青年人的要求。這就是:青年人要努力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堅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才能擁有壯麗的青春,才能實現人生的美好理想。只有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我們的行為才會有價值。當然,生活是一個涉及方方面面的大雜燴,我們只有從小事做起才能一步步實現最終的目標,體現作為一個祖國青年的價值。
大學里,我們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包括專業技能、課外知識,當然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如何做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每一個青年都應該具有《恰同學少年》中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氣,擁有一顆熱血沸騰的心,投身到祖國的事業中。
五四運動是由中國青年發起的一場偉大的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是救亡與啟蒙并舉的革命行動。我們紀念的五四運動不是一個狹義上的五四,而是五四前后與之緊密相聯的一系列進步的政治、社會和文化運動。可以說,五四既是學生愛國運動,又是以啟蒙為目標以批判舊傳統為特色的新文化運動。
_年的歷史證明,青年始終是我們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朝氣的一部分力量。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青年運動的發展就始終同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人民的事業取得的全部成就也始終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英勇奮斗分不開。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一道前進。
弘揚五四精神,肩負歷史使命,就是要樹立理想,立志報國,獻身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自覺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前途聯系起來,在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就是要深入群眾,投身實踐,與工農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自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國情,經受鍛煉,增長才干,開拓視野;就是要勤奮學習,善于創造,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努力學習經濟科技法律歷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識,用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武裝自己,提高創新能力,勇于創新實踐;就是要鍛煉品格,磨礪意志,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自身素質,完善人格品質,努力做中華民族美德的傳承者,做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的新道德規范的實踐者,做新型人際關系和良好社會風尚的倡導者;就是要腳踏實地,艱苦奮斗,深刻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不懈怠創業精神,都不渙散奮斗意志,創造無愧于前輩、無愧于后輩的業績。
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設,中國的改革和建設需要青年去奮斗。各級黨組織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青年工作的重大意義,關心和支持青年工作,加強對青年的教育和引導,把廣大青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各級團組織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做好團的工作,加強團的建設,更好地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我們深信,具有光榮傳統的中國青年一定會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滿腔熱血,為祖國和人民建立新的更大的功績,譜寫更加響亮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