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船精神”是對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做出全面完整的概括,它體現了“首創、奮斗、奉獻”這三種精神,內涵豐富,立意高遠,是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走在前列的精神動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弘揚“紅船精神”心得體會,方便大家學習。
所謂的“紅船精神”是黨的先進性之源和精神財富的集中體現。新的歷史時期,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對于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增強人們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弘揚“紅船精神”,可以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理想和信念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始終不渝地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紅船精神”是新時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只要我們發揚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信心、對黨的領導的信念,萬眾一心,團結奮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任務就一定能夠成,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一)發揚“紅船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對于大學生們認識馬克思主義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第一是 “信仰”問題,即如何對培養對象開展理論教育以堅定他們的政治信仰;第二是“奮斗”問題,即如何為培養對象搭建實踐性、成長性平臺,來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前者是前提,后者是保證。在理論學習中,有效結合本土生植的“紅船精神”,可以使我們在生動的史實中,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起源、發展和當代價值,深刻體認國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生動實踐。
(二)堅持和發揚“紅船精神”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要將理論學習與實踐錘煉結合起來,使青年大學生學會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從而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科學本質,增強克服教條主義和辨別非馬克思主義的能力。在青年學生搭建實踐鍛煉平臺時,要有效利用南湖、紅船等紅色資源,進一步增強實踐鍛煉的直觀性、生動性,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之“魂”、筑牢大學生民族精神之“根”、夯實大學生基本道德規范之“基”。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黨和人民賦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將依托嘉興南湖——黨的誕生地紅色資源,進一步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形成一批有信仰、能實踐、善創新、甘奉獻的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此外作為當代大學生還應具有如下品格和素質:1、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不移地走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2、系統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并能較好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3、具有經受各種環境考驗的堅強意志;4、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努力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總之,我們要在新的實踐中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在“紅船精神”的激勵和鼓舞下,不斷強化前列意識,切實把“走在前列”的要求體現到精神狀態上,貫徹到衡量標準上,落實到各項工作上,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努力為全國大局作出積極的貢獻。
九月,總行個金部(消保部)黨支部的黨課帶領黨員重溫了“長征精神”,其中也講到了“紅船精神”,金秋十月,黨旗飄飄,黨支部組織黨員們來到嘉興南湖邊上,瞻紅船、聽黨課,登高處、悟精神,擔使命、增自信。收獲滿滿:一條小船,誕生了一個大黨,成就了“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從此肩負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紅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時代高度,是發展方向,是奮進明燈;“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的精神之源,激勵和鼓舞著我們黨一直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我們要將“紅船精神”落實到各項工作中,踐行于干事創業全過程。
第一,始終堅持創新發展,努力發揚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勇于創新、富于進取精神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從馬克思列寧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黨一直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鄧小平同志說:“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國改革和開放也沒有現成路可走,沒有現成模式可循。”“紅船精神”昭示我們,在個金業務發展中要勇立潮頭,敢為人先,以創新的精神面對新挑戰、新機遇,與時俱進,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開拓創新,保持業務質量和效益的持續提升。
第二,始終堅持迎難而上,努力發揚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開辟新路不僅需要有“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識,還需要有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毅力。“紅船精神”是鼓舞我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的強大精神支柱,我們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奮斗中,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不變初衷,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靠的正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也要按照黨的要求,堅定理想信念,穩中求進,迎難而上,不斷戰勝風險和挑戰,開拓進取。
第三,始終堅持服務客戶,努力發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中國共產黨肩負為人民謀利益的神圣職責和崇高使命,努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為貫穿中國革命和建設全過程的一條紅線,也是“紅船精神”的本質所在。習近平總書記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新形勢下,個金業務的發展也要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初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做好金融支持,堅持和發揚“紅船精神”,順應時代的發展,高揚“以客戶為中心”服務大旗,不斷優化業務流程,解決客戶痛點問題,持續提升服務效率,為客戶提供良好體驗。
我們要站在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的高度,努力促進業務發展,以此落實“十九大”精神;我們要認真學習黨史、“紅船精神”,讓理論和精神指引我們更好地前行;我們要推動“紅船精神”在我們各個崗位上發揚光大,助力交行取得新的輝煌佳績!
12月4日,弘揚“紅船精神”座談會在浙江嘉興召開。在中國革命紅船啟航地召開的這次座談會,引起我省黨員干部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
“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_的建黨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_人的初心。它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是激勵我們黨頑強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執政興國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精神支撐。我省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讓“紅船精神”永放光芒。
不忘初心牢記時代使命
走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紅船精神”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
“重溫‘紅船精神’,重在不忘初心,要在牢記使命,貴在自我革新。”認真學習了弘揚“紅船精神”座談會的報道后,嘉興學院紅船精神研究中心肖純柏教授心情激動。他說,“紅船精神”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在中國歷開啟了領導骨干與群眾長期保持血肉聯系之先河,開創了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之先河,開創了工人階級政黨領航中國夢的歷史先河。
“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把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擺在‘紅船精神’深刻內涵的第一位,今天我們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新時代的前列,就要繼續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一年接著一年干,重視歷史經驗,改革但不改向,創新不忘初心。”肖純柏說,“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奮斗目標,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需要我們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既登高望遠、保持定力,又居安思危,永不停滯,勇于變革,奮力開拓新局面。”
作為一名浙江的黨史工作者,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曾林平對紅船懷有特殊的感情。“我因為工作原因多次瞻仰紅船,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曾林平說,回顧黨的歷史,他深深地感受到,“紅船精神”是我們黨奪取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偉大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在他看來,大力學習弘揚“紅船精神”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正是憑著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我們黨創建了新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憑著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我們黨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正是憑著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我們黨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堅決擁護,從一個幾十人的小黨發展成為擁有89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同心協力、乘風破浪駛向勝利的彼岸。
“把‘紅船精神’研究好、闡釋好、宣傳好是我們浙江黨史工作者的光榮職責,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曾林平表示,接下來,他們要繼續深入研究黨的光輝歷史特別是黨的創建史,為新時代進一步弘揚“紅船精神”作出浙江黨史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76歲的樂清市蒲岐鎮東門街村老黨員周仕明再次重溫了“紅船精神”。“‘紅船精神’不能忘、忘不得,走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更需要‘紅船精神’。”入黨51年的他深有感觸地說,任何一項偉大事業的成功,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撐和推動。回望過去,中國_之所以能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永葆生機與活力,靠的就是中國_人的初心和使命所賦予的無窮力量。“‘紅船精神’鼓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_人,堅定信念,勇于拼搏。我們要弘揚‘紅船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站在新時代的高處,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每年的7月1日,是我們的建黨節,黨的光輝照我心,祝福黨的生日快樂。
是的,黨九十多歲了,我們為黨的歷史之久而高興,更為黨在九十歲之際,依然干勁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無量而自豪。
黨九十年的征程是一部奮斗史,作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誰都不可能不知道我們的黨出生在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一開始就是以救國救民為己任;誰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是這個成立初才一二十個人的中共真正攜起了廣大工農和各個正義之士的手,我們不可能不知道,是共產黨帶領我們走向一今天的社會主義,走進了幸福和民主……說起黨的奮斗歷程,總不會忘記想起那一句“槍桿子里出政權”。我一直認為南昌起義是黨奮斗的真正的開始,因為從那一刻起,我們再也不是靠著幾個人來掀些小小波瀾了,我們有了自己的武裝。
我們也總不會忘記說起二萬五千里長征,特別是讓中國共產黨開始真正獨立的遵義會議,艱苦的長征走出了共產黨人寶貴的樂觀奮斗精神,淘出了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播下了生命力頑強的革命火種;遵義會義更是開出了我們自己的個性。
改革開放30年,全國上下都有了巨大的變化,我的家鄉—鞍山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坐落在美麗富饒的遼東半島中部,鞍山屬于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世界第一玉佛就坐落在鞍山市區的東山風景區內。
改革開放前,下雨時,馬路上坑坑洼洼,讓人寸步難行,經過一次一次的翻新,馬路也變寬了,現在是寬闊的柏油路,六車道變成十車道,汽車在上面來來往往順暢的通行。道路兩邊蓋起了一座座高層建筑。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也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聽奶奶講,以前一年下來就等著過年買上幾斤肉改善,現在天天吃肉,真是天天過年呀!爸爸小的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上餃子,現在可不一樣了,餃子隨時可以吃,什么餡都有。奶奶還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三十年前穿帶補丁衣服的人多得是,衣服色彩也很單調,一件衣服兄妹幾個輪著穿”,現在的衣服五顏六色,款式新穎,世界品牌、國際品牌都有。
聽媽媽說,30年前,幾乎沒有幾家有電視機,如今電視機從黑白到彩色,每家都有一、兩臺,電磁爐、電腦、mp5等現代電器也走進了老百姓的家中。
在經濟迅速繁榮的今天,我們也并不會忘記祖國成立初的荒涼破敗,我們更不會忘記是黨的改革號召將祖國人民從困苦中解救……黨的歷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的一樣,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好的未來,我想說,少年愛黨,剛黨更強!
黨九十九歲了,做為一名黨和祖國的接班人,唯愿黨更好、更強!
黨成立于1921年,距今是九十九年的時光,在這時間里,黨見證了我們一代的又一代人努力,嘗遍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所留下的酸甜苦辣。如今,我們正是在黨的呵護下,才能快樂的成長,但是對于以前的種種困難,我們都應該知道,應該去學習,學習老一輩革命領導人的精神,正是他們那頑強不屈的精神,才有了我們現在的黨,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社會。
記得小時候總愛在爺爺的奶奶的懷里,聽那些令人激動澎湃的革命故事:二萬五千里長征,董存瑞勇炸碉堡等等。而那些革命烈士也在腦海中永遠的留了下來:劉胡蘭,董存瑞,趙一曼他們都是我們的英雄,永遠永遠的。當然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烈士,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生。現在我們可以大聲的告訴他們,你們的堅持是對的,你們是偉大的英雄,現在的中國是強大的,這一切都要謝謝你們!
小時候最喜歡聽的是關于劉胡蘭的故事,也許是覺得她和我一樣都是女孩子,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也曾不明白為什么,她能忍受那么大的痛苦。當壞人企圖讓劉胡蘭供出共產黨,并用金錢來引誘時。劉胡蘭絲毫不動搖并說:“給我也個金人,我也不自白”她的話激怒了了鬼子,面對死亡她只說了一句:“怕死不當共產黨”。終于劉胡蘭英勇犧牲了,她一個人的性命保住了整個村民,更保住了幕后的共產黨。
我曾經想過是什么支持著像劉胡蘭這樣,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共產黨。后來我明白了,是信念,是相信共產黨一定會勝利,相信人民會因為它而得到真正的幸福這種信念。他們愿意為了我們人民的幸福,犧牲自己,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思想。烈士的贊美,因為這一切告訴了他們,我們得到幸福了,他們能夠安心了。
現在人們從茅草屋到土屋,又從土屋到高樓大廈;從吃不飽到吃飽,從吃飽到小康。我們的生活質量正在一步一步的提高。現在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芳草如茵,走到哪都能聽到歡聲笑語,鳥語花香。大家的幸福生活就是對如今我們的生活是那么的美好,我們不需要愁吃愁穿,也應為如此漸漸人們已經淡忘了那光榮歲月。而我也一樣,今年是黨的九十九大壽,我有重溫了那令我激動的故事,再一次和他們回到黨出生前,來迎接她的誕生。我想從今天開始我將會改變,從以前那個不懂事的孩子改變。我要擔負起責任,我如今的責任就是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