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防控進入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必須咬緊牙關,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同時,按照中央關于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各級各地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如何確保做到科學防控與安全生產兩手抓、兩不誤,成為地方黨委政府必須面臨的緊迫問題。各級各地各有關方面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做細做實精準防控的基礎上,把復工復產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積極主動靠前服務,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彈好“協奏曲”,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不出問題。
把握重點,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安全事關生命,責任重于泰山。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等工作責任制,整合一切條件、盡最大努力,加快推進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措施落地見效。堅持將企業“復產復工”與“疫情防控”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堅決做到人人安全。認真摸排返崗員工春節及近期離返情況,實行“一人一檔”,對近期外地返回的員工,嚴格落實“居家隔離”工作要求,規避疫情風險。認真制定復產復工方案,細化落實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堅決做到先安全、再生產,不安全、不生產。根據企業經營規模及產區面積,嚴控復工人員數量。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防控系統性安全風險為重點,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加強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精準治理,著力解決基礎性、源頭性、瓶頸性問題,加快實現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安全發展水平,推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難點,強化服務跟蹤指導。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抓好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的安全生產工作,更是對政府和企業的重大考驗。只有牢牢扭住重點,精準解決難點,強化服務指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企業的生產安全才有保障。各級各地各有關方面要適時組建安全生產服務工作組,建立班子成員包保聯系企業制度,成立駐廠指導組,按照“分片包干、定點定責”的工作要求,對復工復產企業提供“一對一”“點對點”上門指導服務,督促企業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相關要求,積極落實防疫物資、空間消殺、個人防疫等措施。要全面加強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生產企業安全服務工作,指導企業提高消防安全和危化品安全管理水平。針對部分企業存在缺少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的實際困難,要積極對接,幫助協調,提供應有保障。針對一些外地員工一時不能全部到崗,崗位熟練工不足、安全管理員不能到崗等問題,要積極摸排有就業意向的待業人員,為人力緊缺的企業儲備用工資源,并安排相關安全專家開展安全服務和開復工指導,防范員工缺額帶來的安全風險。
夯實支點,加強監督執法檢查。監督是最好的保護。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是易碎品,風險無處不在,這就要求監督檢查必須常態長效。要主動對接,為重點企業提供執法監督檢查,確保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生產安全穩定。要深入開展安全風險排查,由分管班子帶隊對企業進行安全檢查,了解企業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隱患整改、員工教育培訓等工作開展情況。成立檢查組,排查治理各類隱患,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能現場整改的要求現場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跟蹤落實整改,直至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生產場所、設施、設備符合安全生產條件。要營造安全氛圍,督促企業做好員工安全培訓,在企業醒目位置張貼宣傳畫、懸掛橫幅,警醒不忘疫情防控責任,提醒個人注重衛生防護,全面提升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要提高科技與信息化水平,加強專業人才培養,規范技術服務協作機制,加強危險化學品救援隊伍建設,強化基礎支撐保障。要強化法治措施,加大失信約束力度,強化激勵措施,推動企業安全措施落實。要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健全執法體系,提升監管效能,強化安全監管能力。
“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是大戰,也是大考。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安全有序地組織全體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是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職責使命。各級各地要始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圓滿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既要齊心協力全力抗擊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克服嚴峻形勢,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還要有序推動經濟發展,扎實打贏復工復產保衛戰。三場“戰役”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舊艱難,我們決不能松“勁”懈氣。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各行各業眾志成城,守望相助,以最高效的措施、最快速的行動向世界展現著中國擔當、中國速度和中國精神。無論是夜以繼日的白衣天使、還是沖鋒在前的人民子弟兵、亦或是日夜值守的村組干部,大家全力出擊,勁銳出戰,共同守護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積極向好的趨勢,但隨著全國各地復產復工,國外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外來輸入病例增加,疫情防控工作有著新的困難和挑戰。所以,疫情防控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重點工作。
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要在現行標準下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任務,這既是對世界的承諾,也是對初心的踐行。2019年,我們減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340個貧困縣成功摘帽,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脫貧攻堅成效取得預期成效。但是“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正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關鍵深刻,我們越要提高警惕,我們要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一鼓作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以“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沖勁,扎實打贏復工復產“保衛戰”
復工復產關系著社會民生,關系著每一家企業和每一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只有扎實打贏復產復工保衛戰,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不利影響,牢牢掌握經濟發展主動權。各級黨組織要想盡一切辦法、盡最大努力,因企施策助力復工復產。要充分利用“春風行動”,安全有序將農民工送至工作崗位,切實保證防護措施到位、見效。各級政府要根據就業形勢,創新金融支持方式,以最實最準最有效舉措減負、穩崗、擴就業。復產復工關乎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游企業都無法運轉。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上升,再加上脫貧攻堅重任和疫情影響,做好復工復產難度更大。我們要以“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沖勁,將復產復工的措施落到實處。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東風吹,戰鼓擂,沖鋒號早已吹響,我們要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心態,“疫”戰到底,滿“載”希望、經驗和實效,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疫情形勢向好,走訪調研企業,助力復工復產更要抓緊。要及時雪中送炭,解企業燃眉之急,化企業傾覆之危。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拐點,扶一把,拉一把,為企業發展穩基礎,促升級。同時,助力復工復產也要切忌“大呼隆”。
助力復工復產,形有多樣。切忌扎堆走訪調研,“訪”要記“防”。互聯網+,智能服務等科技手段越來越多,網絡直播等傳播效應越發凸顯。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也要創新手段,跟上節奏,提升效率,要充分發揮好科學助力之“智”。“好風憑借力”。企業跑得快,服務要更快。要積極探索服務新途徑,讓服務“跑”在前頭。還要注意,尤其在當前戰“疫”的關鍵階段,莫要有“大擺氣勢大呼隆”的扎堆走訪。人還未到,還未切入企業的困難點,就給企業添“憂慮”。莫要有“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圍攏”調研。不集聚,不扎推,保持好戰“疫”的戰斗“隊形”不能忘。走訪調研,要把好事做好,不給企業“添堵”,不給生產“添亂”,不給戰“疫”增加成本和負擔。既要體現責任擔當,又要有為企業“減負”,不忘防疫的自覺。
有形更有力,莫要“連篇累幀”。梯次走訪,精準走訪更有“臻”。疫情有現在向好的勢頭,離不開統籌兼顧之謀和組織實施之能。在走訪調研企業之前,要依據復工復產形勢,更要先統籌作預判,周全思考,有的放矢,形成完整、系統的走訪調研計劃。在開展走訪調研企業時,更要發揮好組織實施之能。根據企業需求,各部門要梯次有序、相互配合開展走訪。根據部門職能和服務對象,分片包塊,責任到人,循序漸進,開展精準走訪。在走訪調研后,要加快匯總、分析企業在復工復產中的共性問題和個性需要,該牽頭抓總的部門,要著眼全局主動“挑大梁”;該分段幫扶的部門,“接力棒”要及時跟上;該負責收尾的部門,要全力掃尾,做好幫扶的“守門員”。只有各部門齊心協力,統籌兼顧,發揮最大效能,助力企業發展才更精細,更有“臻”。
莫吹“一時風”,要久久為功。只有踏實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才踏實。重視企業復工復產,既不能等企業千呼萬喚才“趕”出來,更不能在“出來”后,猶抱琵琶半遮面,蜻蜓點水。重視,既要有“重”,放在心上,記在腦里。更要有“實”,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不吹“一時之風”。從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來看,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要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常態化舉措。關鍵要在“實”字上下功夫,要在“久”字上深耕耘。以實實在在之心,想在企業人的“心坎”里。以實實在在之舉,努力幫企業勝利滾石上山、爬坡過坎。不僅要著眼于解企業一時之急、緩一時之困,更要登高望遠,立足長遠,借勢而為,為企業的轉型發展提供必要的戰略支持。通過全心全意、全始全終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匯聚全力打一場助企業“提級升檔”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