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在生態扶貧這一條戰線上,發動群眾,堅守到底,打贏脫貧攻堅戰,讓“綠水”碧波蕩漾,讓“青山”草木蔥蘢,讓“金山銀山”成為脫貧攻堅的超強助力與完美答卷!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心得體會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了再動員、再部署,凝聚起了扶貧一線廣大干部群眾磅礴的奮進力量。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全面部署,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譜寫了人類反貧困的新篇章。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給一定程度上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困難和挑戰。目前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各地也在有序進行復工復產。我們要采取有效舉措確保脫貧攻堅全面收官:
一是鞏固脫貧成果。要高度重視疫情引發的返貧現象,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措施,把脫貧成果鞏固好、穩定住。
二是盡快促進就業。及時掌握、發布、推送企業用工信息,多各渠道做好宣傳,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向企業輸送務工人員,確保有務工需求的貧困戶盡早就業,增加收入。
三是抓好農業生產。抓緊解決影響春耕備耕的突出問題,組織好農資生產、流通、供應,限度降低生產資料調入受限對春耕備耕的影響。當前全國上下都在以更大決心和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對于奮戰在脫貧一線廣大扶貧干部,要充滿信心、迎難而上,客觀認識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準確把握脫貧攻堅面臨的有利形勢,將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影響降低最低,進一步攻固好我們取得的脫貧攻堅成效,全力以赴保障貧困戶生產生活不受影響,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
脫貧攻堅是時代賦予每一個扶貧工作者的時代任務和光榮使命。共產黨員作為先鋒隊要識時局,順時勢,不辱使命,勇于擔當,加快脫貧進程。
黨員干部要爭做脫貧路上的“帶頭羊”,要充分認識當前脫貧攻堅的任務,向脫貧攻堅路上的模范學習;要發揚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把脫貧攻堅工作抓好抓實,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為脫貧攻堅獻計獻策、出力出汗。
黨員干部要把握“四個意識”,把脫貧攻堅當成的政治考驗來抓。脫貧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政治任務、發展任務、民生任務,也是重大發展機遇。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我們要認真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理論武裝頭腦,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把“三嚴三實”作為一種作風、一種精神,作為一個標準、一個境界。始終把黨和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擔責不誤、臨難不卻、履險不懼、受屈不計,在脫貧攻堅戰斗中彰顯黨性,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脫貧攻堅有利于實現鄉村振興,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級基礎設施。一是完善村級基礎設施。有句老話說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才能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打造強有力的村兩委。脫貧的關鍵還是要靠本村穩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腦洞開、點子多、有原則、有責任、會致富”的黨員群眾納入到兩委班子,提升班子戰斗力、影響力、號召力,才能為脫貧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幫助。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鄉鎮干部必須要下鄉駐村,不要走馬觀花看風景,要“沉下身子”實實在在的進村到戶開展扶貧工作。不斷加強對扶貧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一方面是要加強扶貧工作人員和村兩委班子的扶貧業務培訓,提升脫貧攻堅能力,研究討論符合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可行途徑,努力幫助貧困戶找對致富門路;另一方面要對貧困戶的進行思想引導,集中學習和個別座談結合宣傳政策法規,引導貧困戶轉變思想,激發主觀能動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導群眾積極主動發展。
我們廣大工作人員要實實在在接地氣,少喊口號,多辦實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堅定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增強幫扶脫貧工作的助力。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收官之年,護航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紀檢監察機關貫穿全年工作的重要任務。近日,浙江省紀委省監委專題部署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專項監督工作,聚焦監督重點,緊盯薄弱環節,狠抓整改落實,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重要指示特別是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紀委關于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要求,省紀委省監委在領導帶隊到一線調查研究、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浙江實際制定出臺了《關于開展省內扶貧開發和省外扶貧協作專項監督工作方案》,明確收官之年專項監督的工作目標、監督對象范圍、監督內容和監督措施等內容,保障脫貧攻堅戰全面打贏、全勝完勝。
專項監督對標對表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中央紀委、省委工作要求,聚焦省內扶貧開發各級責任落實,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異地搬遷政策執行,因病返貧、因殘致貧救助,項目資金使用績效等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扶貧開發確保“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聚焦省外扶貧協作各級責任落實,緊盯協作幫扶資金撥付使用效益、項目脫貧績效、選派干部作風建設等加強監督檢查,督促高質量如期完成扶貧協作任務。
把握“監督的再監督”定位,突出對扶貧開發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政治監督,重點開展“四看四督”。看中央、省委脫貧攻堅方針政策精準落實情況,監督推動解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不到位、不堅決、不深入問題;
看黨委履行扶貧開發、扶貧協作主體責任情況,監督推動解決扶貧工作不務實、幫扶措施不落實、扶貧績效不扎實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看紀檢監察機關履行扶貧開發、扶貧協作監督責任情況,監督推動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責任落到實處,嚴肅精準查處扶貧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
看各類監督檢查發現扶貧開發、扶貧協作過程中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監督推動黨委切實抓好整改工作,真正解決扶貧開發、扶貧協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堅持省內扶貧開發和省外協作扶貧監督“兩手抓”,突出保障護航,同向發力、一體推進。在省內,把低收入弱勢群體的幫扶及整治民生領域問題一并納入專項監督,具體措施包括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視、省市縣“三級聯查”、一批重點問題線索清零行動等。在省外,將對黨委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履行扶貧協作職責情況開展巡視巡察;適時赴對口地區對協作幫扶資金和項目績效、選派干部作風建設等情況開展督導檢查。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嚴峻挑戰。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各基層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區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鍥而不舍抓實抓牢基層黨建,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固的組織保障。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就要持續繃緊決戰決勝的思想之弦,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落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在脫貧攻堅具體實踐中檢驗“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就要全面夯實決戰決勝的基層堡壘,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各項建設。要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最前沿,持續配強鄉鎮領導班子、抓好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整頓、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全面提高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強有力的“火車頭”。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就要用足用好決戰決勝的各方力量,引導他們以不怕吃苦的精神投入決戰。脫貧攻堅是政治任務,各級黨組織書記都是第一責任人,要肩負起“決勝脫貧攻堅”第一責任。各級領導干部也要負起責任,包村掛點,走村串戶,查真貧、訪真貧。要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基層黨群工作者和駐村工作隊作用,激發農村黨員的內生動力,推動廣大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當先鋒、作表率。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就要始終保持決戰決勝的務實作風,要用心用情用力幫助基層、困難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要完善和落實抓黨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體制機制,統籌攻堅力量,強化督查考核,增強各級干部的責任感、使命感。要保持過硬作風,防止“不作為”,整治“慢作為”,杜絕“亂作為”,精準發力,真抓實干,以“釘釘子”的精神贏來脫貧攻堅的實效,讓脫貧群眾真正“站起來”“走得遠”,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為黨中央適時宣布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數據支撐,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真理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正是在追求理想、揭示規律、運用技術中認識和把握真理,實現歷史演進、社會進步和人類幸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正是我們黨審時度勢,基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作出的真理性判斷,是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創造了減貧史上最好成績,取得了決定性成就,但未到偃旗息鼓之時,要高度重視面臨的困難挑戰,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以“歷史的標尺”檢驗脫貧“深度”,確保穩脫貧、防返貧。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復雜性工作,既要有打持久戰的韌勁,也要有靈活作戰的能力,以攻堅之勇和“繡花”之功不斷解決脫貧新問題,不斷豐富扶貧新經驗,不斷收獲致富新成效。2015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召開了7個專題會議,各地要緊盯黨中央脫貧工作重點落實情況,既要擲地有聲也要抓鐵有痕,既要集中精力處理當前新矛盾,也要時刻關注已開展工作的完成情況,防止老問題再發生。各級黨委和政府狠抓扶貧工作中要“彈好鋼琴”,不能分段各自獨奏,要注重整體交響,加大產業扶貧力度,統籌用好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手段,不斷釋放和擴大“培育一批主體、帶動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經濟”產業效應,讓脫貧攻堅的活水一直長流,不斷煥發活力。
以“人民的標尺”檢驗脫貧“純度”,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收官之年,脫貧“大考”更要堅持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高貧困群眾實實在在的脫貧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地要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導下,因地制宜推出“三農”工作方案,將脫貧攻堅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以農民增收、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為落腳點。確保剩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各地要全力以赴啃下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的最后“硬骨”。鞏固9300多萬人的脫貧成果,對存在返貧風險的近200萬和存在致貧風險的近300萬人群實施針對性預防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貧機制,不斷提升“兩不愁”質量水平,努力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真正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