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立根”的頑勁兒。越是艱難越向前,越是艱難越挺立,這就是頑勁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供大家參考!
近日,中央組織部印發《關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的通知》,向全體黨員發出了主動出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作戰令。廣大黨員當以堅決的態度執行命令,以勇敢的精神面對危險挑戰,以科學的防控護佑群眾健康,爭做基層戰“疫”的急先鋒。
扛起使命,做執行命令最堅決的急先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主動參與疫情防控,護佑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每位黨員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打贏全民參與的疫情阻擊戰,基層黨員必須做沖鋒陷陣的勇士,堅決執行命令,率先奔赴戰“疫”戰場,找準戰斗崗位,構筑好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不論在職或是退休,不論休假亦或在崗,每位黨員都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在做好自我防護同時,主動承擔單位、社區、鄉村的聯防聯控、疫情監測排查、宣傳疏導,迎難而上、絕不退縮,以“最美逆行”礪初心、踐使命、暖民心,讓黨員這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在基層戰“疫”的陣地上獵獵飄揚。
沖鋒在前,做排險解難最勇敢的急先鋒。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不顧危險,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發布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湖北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隱瞞漸凍癥病情,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堅守在抗疫最前沿;陜西鎮巴縣醫生張明文寫下“聽從指揮,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時刻等待”的請戰書……基層戰“疫”雖不像白衣戰士那樣拼搏奮戰在最前線,卻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守住成千上萬個社區、鄉村這樣的防護網,對打贏這場阻擊戰極為重要。對轄區進出人員的檢測排查,對居家留觀人員的監測服務,對公共衛生的維護保障,都可能潛在危險隱患。這個時候尤需黨員以足夠的勇氣站出來、頂上去,用“我是黨員,我先來”的錚錚誓言,在急難險重的斗爭中當先鋒、作表率、耀初心。
講求戰術,做科學防控最睿智的急先鋒。科學防控,是戰勝疫情的重要法寶。奮戰防控一線,把工作落細落實,黨員須當好信息員,堅持實事求是、為民負責的態度,認真收集、及時上報相關信息,做到不瞞報、不漏報、不誤報,用準確數據為決策提供服務;須當好監督員,發揮網格作用,對抗疫過程中發現的不當言行敢于制止、及時上報,對于不當輿情要敢于揭露,用科學事實擊破“謠言”,傳遞社會正能量;須當好宣傳員,根據政府權威信息,對廣大群眾進行科學防控知識與技能的宣傳,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自覺做好防護,打消恐慌心理,堅定必勝信心,主動協助村鎮、社區做好轄區防控,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今天家鄉派出的第二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踏上征程,其中包含了母親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同事。而同樣在26日下午,來自天津醫科大學的25名醫務人員奔赴前線,與湖北人民共同抗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
在眾多消息截圖中,“我請戰”“我報名”讓人淚目。作為醫務人員,在危機時刻,你們挺身而出,為保衛人民健康貢獻力量,這是醫者的胸懷與擔當。“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你們是父母的子女,孩子的父母,伴侶的彼此;在國家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你們選擇了顧大家舍小家,沖在防治的第一線,是俠者,也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想起開學典禮上的醫學生誓言“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是在曲折蜿蜒中循環往復,不斷發展壯大,你們是屹立于時代洪流的堅守者,守護民族生命的根基。
唯有勇士,敢于逆行。最美的逆行者,愿平安歸來!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凝聚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抗“疫”中,我們要做棵“石竹”,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咬定”的狠勁兒。咬盯疫情,有的放矢。要充分發揚黨員干部艱苦奮斗精神,激發關鍵時刻沖得出、危難之際豁得出的帶頭風范。要堅持依靠群眾,鍛造出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銅墻鐵壁。要保持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及時為人民群眾注入穩心劑、凝心劑。咬盯疫情,更要有“決不讓疫情魔鬼藏匿”、不獲全勝不收兵的狠勁兒,對自己狠一點,舉措更嚴一點,防“疫”的勝利就多一層,就能早一刻為群眾的生命財產搭好“安全線”、筑牢“堡壘墻”。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立根”的頑勁兒。越是艱難越向前,越是艱難越挺立,這就是頑勁兒。我們向“疫魔”宣戰,全民都在“狙擊”,每個人都是逆行者。“疫情未來10天至兩周或迎來高峰期”,更需要我們攜手逆行,攜手抗擊,萬眾一心、共克難關。對于個體來說,天降大任,苦心志,行拂所為,在危難中得以鍛造,對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實踐告訴我們:越是經歷過艱苦環境磨煉的國度,生命力越是頑強,越是倔強,因為她的“根”深深地扎在“巖石”之中。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千磨”的堅勁兒。自強不息、勁健有力是中華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曾記否,我們之所能歷經無數戰亂饑荒、屢受外敵欺侮侵略而始終懷揣夢想,不折不撓、奮起抗爭,愈挫愈勇、奮發圖強,一路高歌前行,就是因為我們骨子里那股“寧折不可曲”的堅勁兒。面對“疫情”蔓延,不恐慌,不麻痹,心理上藐視,行動上重視,方法上科學,這才是我們戰“疫”的正確打開方式。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要有“任爾”的豪勁兒。要游泳總會嗆水,要前進總會遇阻,凌寒暑而不渝其色,這就是我們的豪勁兒。“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令行禁止”,這是我們體制的優勢和制度的力量,也正是我們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之源、活力之源、動力之源。越來越多的患者被治愈出院,病毒疫苗和藥物的研發也在不斷推進,頻傳佳音,這就是勝利的成果、希望的曙光。
櫛風沐雨,不畏浮云,自信擊“疫”,我們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穩致遠!
鼠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打亂了人們歡度春節的腳步,原本熱鬧的春節一下子黯然失色。今年春節也是我過的最不一樣的春節。爸爸媽媽沒有帶我去長輩家拜年,也沒有帶我去公園、游樂場。爸爸媽媽告訴我,國難當前,我們老百姓老實呆在家,就是在為國家作貢獻,不給國家添亂!
雖然今年春節因為疫情,家家戶戶都沒有了往日的熱鬧非凡,但因為這次疫情,讓我感受到了中國人的齊心協力!當我們宅在家都能感覺到病毒的可怕時,卻有一群可親可敬的醫護人員,奮戰在疫情最前線。病毒無情,人間有真情!他們放棄了團圓的日子,冒著隨時被感染的危險,寫下了一封封斗志昂揚的請戰書,滿滿的紅手印讓人淚目。這群白衣天使每天高強度的工作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愿你們早日戰勝疫情,平安歸來!愿春滿大地時,我們一起共賞祖國河山!
國難當前,匹夫有責!疫情的每一個變化不僅牽動著白衣天使們的心,也牽動著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心!湖州83歲的老爺爺靠撿垃圾為生卻毫不猶豫地捐出了省吃儉用積下來的一萬元錢。老爺爺說:"國家有困難,我就出一份力,我對得起自己的心,不要寫我的名字,也不要報道我!"無獨有偶,安徽的一位叔叔跑進派出所扔下500個口罩扭頭就走,默默地獻出自己的愛心……這些人雖然生活在社會底層,沒有光鮮的身份,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拳拳愛國之心,他們雖然不能一擲千金,但他們所捐獻的已重于千金,讓無數國人為之動容!在這里,我堅信:國難當頭,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沒有什么災難能打垮我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春日的暖陽會普照我們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讓我們一起期待春滿人間之時!
早上吃過飯,和媽媽步行隨便運動運動,順便去藥店買些口罩,酒精之類的東西,因為現在是非常時期不敢走的太遠。
我戴著雙層口罩做預防病毒,穿著笨笨的大羽絨服防感冒,穿行走在靜悄悄的小區柏油路上,大人小孩都不見了蹤影,小區廣場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哎,由于冠狀病毒的侵襲,都宅家避難了吧”。
出了小區大門,馬路上稀稀拉拉幾輛私家車在馬路上奔跑,警車,特警車在馬路上巡邏,幾乎看不到行人,偶爾見一人也是全身武裝的看不到臉,戴著口罩,戴著帽子。整個馬路似乎象發生一場生化危機不見了平常的車水馬龍。
來到藥店,售貨員也是一位全身武裝的阿姨,她戴了三層口罩,手是一次性手套,腳戴了一次性腳套,只露了兩只眼眼睛在外邊,藥架上好多藥都賣脫銷了。我詢問一下口罩,酒精,感冒藥在那放,還沒等我話問完,藥店阿姨就揮一下手,“沒有,全沒沒有了,酒精,感冒藥,消炎藥,口罩前兩天都斷貨了,物質都運到抗病毒醫院最前線了”。沒辦法,我和媽媽又去詢問了旁邊的幾家藥店,也是得到同樣的結果。
這場疫情看來沒想像的那么簡單,來勢兇猛,為了安全,我們濮陽市是不是把城封住,不讓外人進來,城內人沒事都宅在家中,安全地躲過這場災難疫情呢?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學生,疫情爆發之際,正值春節期間,我正好閑在家。起先,我并沒有太過在意,總覺得這場災難離自己較遠,然而,疫情發展迅速超乎想象,患病人數不斷增加,再加上有武漢打工回來的,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就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村村委積極響應上級指示,率先做出反應,有條不紊地安排起防疫工作。一方面對從外地回鄉的村民進行精準的摸底和排查,一方面對人流密集的區域進行及時管控,同時全天各時段地在村里進行防疫知識宣傳和安撫村民情緒,對打算辦婚宴的村民及時勸導其取消或者延遲婚禮,勸導辦白事的村民一律簡辦,并且安排志愿者村民每天沿街道噴灑消毒藥水,由志愿者向村民發放防疫情傳單,讓大家有防疫意識,這一系列的舉動很快取得了效果,村民們的情緒慢慢被安撫下來。
看到村委會的同志積極地投入工作,我意識到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應該主動地站出來參與村委會組織的防疫工作。于是我志愿參加了防疫工作。我的工作任務主要是在村里的街道路口設卡排查,對外來車輛和人員進行勸返,對本村的來往車輛進行登記,同時對周邊經過的村民進行防控知識宣傳,也向村民發放防疫情傳單。另外,村委會還組織捐款活動,村民們積極響應,為武漢加油!
雖然說疫情依舊嚴峻,但我們要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勝利終將是我們的。03年的非典都已成為過去,冠狀肺炎也終將遠去!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近期,一種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在人群之中四散開來,凡是被感染的人都會出現發燒、咳嗽、咳痰以及乏力等癥狀,再嚴重則會引起生命危險,而這種病毒最初就是從武漢傳播來的。可又是為什么從武漢傳開的呢?這是因為在武漢的華南的市場里非法倒賣染上了病毒的野味兒才出現的。正是某些人的貪婪,讓大自然的生態失去了平衡,人類才遭此厄運。
在病毒出現的這些日子里,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不怕感染,他們沖上了前線,在工作崗位默默奉獻,默默守護著病人的健康,甚至有人感染病毒而倒在一線。他們身穿白衣,為人們醫治,這些人就是被人們稱為白衣天使的醫護人員們。他們在與肺炎的戰斗中從未放棄過,即使是在過年,在這樣一個闔家團圓的隆重的節日中,他們依然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戰斗著。雖然不能與親人團聚,但他們不后悔,因為有更多的病人等待著他們去救治,醫者仁心,這不是“天下鮮矣”嗎?
通過電視小小的熒屏,我看到很多感人的畫面,其中有一位醫生為了保護家人,自覺與家人隔離,當白發蒼蒼的母親前來看望時,卻只能隔著鐵門的玻璃相望,那個場景讓我淚奔。媽媽的愛是無私的,在戰爭面前家庭的愛那是小愛,而醫生在救助一個個的病人,控制病毒的傳播那才是大愛。其實醫護人員都知道在這場與病毒的“戰爭”中所面臨的危險和艱難,但他們依然逆行而上,守護著患者。這是多么偉大的精神啊!
當然,從這次疫情中,我也看到祖國的強大,看到了人民的團結,看到了許許多多為抗擊病毒而奮斗著的醫護人員們,他們為了患者輸入血液里的不僅僅是治病救人的藥液,同時也是滿含深情的愛。
令我最驕傲的是,我的媽媽也是一位醫生。她雖然沒上前線,但她治病救人的精神就讓我崇拜與景仰。媽媽因為工作原因總是回家最晚的一個。記得就在前幾天,難得我們全家一起吃團圓飯。媽媽剛坐下吃飯,電話就響了,是一位患者打來的,電話里的聲音十分焦急,說明病情后,媽媽馬上放下碗筷,拿起外衣準備出門。姥姥姥爺心疼女兒,說:“吃完飯再去吧,也不差這一會兒。”媽媽說:“患者病情嚴重,我得趕緊去看看他發不發燒,回來再吃吧!”然后就加快腳步,又趕往了她的工作崗位。雖然母親的工作很忙,沒有很多的時間陪我,但我不怪她。相反,每每看到母親為病人醫治時,我都會羨慕不已。
媽媽偉岸的形象在我心里定格了,這也讓我明白了愛家是小愛,愛國才是大愛。醫護人員在醫治病人時,明知道疾病是“老虎”,老虎會吃人卻還能沖上去,頂著危險給病人送去溫暖,這是責任,是大愛!等我長大了也要像母親那樣,成為一名護衛祖國的戰士,國有戰,招必回,戰必勝!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的醫務人員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譜寫著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白衣天使”是這個春節最動人的風景,也是迎戰疫情最堅實的力量。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肯定醫務人員的奉獻精神,強調要關心醫務人員,情真意切、言之諄諄。
當我看到新聞上,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在一線感染新冠疫情,不幸去世。看到這條新聞我非常的痛心,更對所有在武漢防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肅然起敬!
犧牲奉獻不是掛在嘴邊,而是真正無私的奉獻。疫情的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邊疆軍人的心。疫情一線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人人都是戰斗員!
我身為一名守衛邊疆的軍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戰著,我也在思考著自己能為這場疫情防控戰做些什么。首先應該堅守自己的本職崗位,完成好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其次就是做好日常衛生防護措施,只有身體健康,才有沖鋒向前的資本。我是軍人,我時刻準備著,若有需要,我也愿到疫情一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戰“疫”力量下沉一線。一大早,接到任務后,“全副武裝”趕到地鐵口集合點。在經過消毒測溫等程序后,正式上崗,協助地鐵安檢工作人員工作。在我的對面,是另一個地鐵入口。看去,只見值班站長走到工作人員面前,幫他們理正頭上的帽子,整理胸前掛證件的帶子,然后相互點頭示意,接著值班站長向我們的道口走來……
此時,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團團斗志涌上,一縷縷“安心”埋下。不臨“戰場”,不知其中“情”。上了“戰場”,方解其中“味”。這一幕,讓人心安。
正冠,“正”的是戰“疫”必勝的人心。正冠,這個“小舉動”,你卻能感受到它直抵人心的力量。記得在村里工作,跟村支書一起走訪群眾。村支書每到一家,一定會要把群眾倒的茶水喝完。后來我知道:那“茶水”是村民對我們的“看重”;“喝下去”,那是人心跟人心的互動;“喝完”,那是平凡對平凡的致敬!恰如此時的場景。當我們感受到身邊正能量的激勵,內心便得以“行正”。同時,也會從心底向對方這樣“正冠式”的舉動給予致敬。此時,在我們每個人身邊,這樣“正冠式”舉動不知有多少。心安有歸處。請把它們記在心里,在戰“疫”關鍵期,匯成我們戰“疫”決戰必勝的“底氣”和信心,這就是我們向戰“疫”一線的人們致以最深情的“回敬”。
理帶,“理”的是戰“疫”必勝的氣勢。人無精神輕飄飄。做人總要有點精神,這種精神表現出來的氣場就是氣勢。氣勢就是“不怯場”。記得,每當我們考試時,老師們囑咐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怯場。面對這樣的“大考”,我們絕不能、也絕不會怯場,因為在戰“疫”一線人們的內心里,已澎湃出這戰“疫”必勝的“氣勢”。對于地鐵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來說,理帶,就是整理胸前掛證件的帶子,“理出”在戰“疫”前,最有氣勢的“妝容”。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理帶”就是尋找、整理、挖掘我們內心那條蘊藏無限力量的“帶子”。這是一條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帶子”,找到了,我們的心就“安”了,我們戰“疫”的勝利就穩了。
示意,“示”的是戰“疫”必勝的決絕。在戰“疫”的關鍵期,每一個“示意”,都是一份堅定。面對“戰”友,我們是最不會表達的,胸中雖有萬千話語卻不能訴說。面對戰“疫”,我們是最會表達的,從內心發出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足以點燃堅決戰“疫”的決心,成為真正的“勇士”,去直面這場殘酷的“戰爭”。就像那些默默離開家人,決絕地奔向戰“疫”主戰場的“英雄們”;就像那些無論日夜,無論寒雪,都毫無怨言守護在公路道口、守護在村居門口的一線戰“疫”者們;就像那些在我們身后,開工復產為前線不斷輸送物質而辛勤勞作的生產者們;就像那些為保障城鄉生活,來回往返配送物質,只遠遠望去的“騎手們”。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言勝萬言”。此景,在彼此內心的“示意”,就是我們戰“疫”必勝的決絕!遠望他們前進的“背影”就是“心安”!
“我是一名醫生,面對疫情,救治病人是我的職責;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面對困難,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清河縣人民醫院內一科主任張春營堅定地說。連日來,清河縣人民醫院198人響應號召,主動請戰。在他們的“請戰”申請中,總少不了“我是黨員”這一堅定理由。有著近20年黨齡的張春營更是身先士卒,舍棄春節期間與家人的團聚,投入到發熱門診的忙碌工作中。
2020年的春節,似乎注定就是那樣的不平凡。不走親,不聚會,不來往……這別樣的節日氣氛中,我們經歷的其實太多。在這太多的故事、人物中,總有太多的感動,讓人情不自禁地憶起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感慨:“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蔓延,防控工作越來越艱巨,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是黨員,我先上”依然是最響亮的口號,最豪邁的誓言。
為什么該是“我先上”,因為“我是黨員”,這個因果關系顯現出的是黨員的本色。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能否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群眾的困難就是試金石。面對無情的“疫情”,從個人而言,誰都希望避而遠之,但是,為了群眾的平安,為了祖國的明天,黨員干部們就應當沖鋒在前,甚至將生死置之度外,給群眾作出表率。就像新聞中講的,全村30名黨員喊出了“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口號,村內126名群眾被黨員的奉獻精神所感染,主動加入隊伍,分別投入到志愿服務崗位。
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我們前行的路上都不會一帆風順,特別是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黨員干部,更隨時都會面臨千難萬險。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隊伍,正是有了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才能取得前行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不管是個人的人生之路,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之路,都需要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在每一個困難面前,是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我是黨員,我先上”就是人生的高境界。
高爾基說:“感到自己是人們所需要的和親近的人——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悅。這是真理,不要忘記這個真理,它會給你們無限的幸福。”是呀,這些主動“請戰”的黨員干部,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也許會付出許多意料之外的代價,甚至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他們的內心是幸福的。“每天和數字賽跑、和時間賽跑、和生命賽跑……”這是另一場“飛奪瀘定橋”的戰斗,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這其中的無限幸福,只有真正的共產黨人,只有心中有他人的勇士,才能體會得到。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盡管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阻擊戰還困難重重,但是,有廣大黨員干部“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請戰承諾,有一線的科技、醫務“勇士”們的不懈奮斗,有全體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必將迎來“柳暗花明”。“我是黨員,我先上”,是情懷,更是擔當,唯有將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給黨和人民的人,在困難、危險面前才會說得出并做得到。同志們,行動吧!讓“我是黨員,我先上”蓄起“沖鋒陷陣”的強大動力,伴隨這飄揚的黨旗奏響勝利的凱歌!
疫情期間的心得體會10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