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歡快、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又叫過年,含有辭舊迎新的寓意。春節的習俗很多,下面我就為你一一介紹吧。
第一大習俗應該是“春聯”了。“春聯”也叫“對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更加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都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
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現在的春聯是在紅色的紙上,用毛筆蘸墨,書寫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話語,寄托人們美好的心愿。現在春聯已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呢。
第二大習俗就是“爆竹”了。當午夜鐘聲響起的時候,就會響起雷鳴般的爆竹聲,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這兒有一個傳說:相傳每到過年時節,年三十的晚上,出來一頭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來吃人、吃牲畜,人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竹子截成一個小筒一個小筒的樣子,把桶里裝上火藥,把它們放在“夕”出沒的地方,當“夕”出來的時候,點燃火藥,立刻發出震天的巨響,“夕”聽到這聲音,嚇得撒腿就跑,人們就平安了。所以就把這種發出巨響的東西叫做“爆竹”。
第三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這種習俗,既有對過去一年的留戀,又有對來臨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傍晚開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古人有作詩、打麻將等風俗,而我們現在更增加了豐富的內容,除夕之夜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成了大多數人盼望的事情,連小孩子都非常喜歡。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每一個習俗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請大家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春節習俗吧,它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呢!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愿望,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于宋代,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
“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為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可是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福,人們干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了”。
現在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很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對聯:“焰火耀長空,色彩斑斕歡度除夕度,金龍騰大地,人聲鼎沸喜迎吉祥年”!
過年,是最有味道的。在我們鄉下,年味來得早,去得遲,可以通過看、吃、玩來感受。
看出年味的忙碌與熱鬧
鄉下的年味大概從臘月二十四開始變得濃起來。臘月二十四在我們鄉下俗稱“小年”。家家戶戶也就從這天開始變得忙碌起來。當你走出去轉轉,你會看到,每家每戶都在貼春聯,掛燈籠了。還有你會看到每家的小孩在這天
也會穿上新衣服,手中還會拿著一些擦炮或小煙花,成群結隊地從這家走到下一家。
隨著年的越來越近,你隨處可以看到的是東家殺豬,西家宰雞;你可以看到家家戶戶忙著打掃衛生,忙著打糯米做年糕的身影。
當然,最能讓你大飽眼福的是除夕晚上的焰火了。夜幕剛剛拉下,各家各戶都搬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開始了放煙花比賽。這邊一個“鯉魚獻福”,那邊一個“百花鬧春”……整個夜色在焰火的襯托下變得如此絢爛多姿,五光十色,讓你不得不驚嘆,讓你忍不住地激動。
吃出年味的豐盛與美好
帶有年味的吃,也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從這天開始,每家每戶的餐桌上的菜肴越來越豐盛。當然最豐盛、最講究的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年夜飯的餐桌上一般有十個菜,叫做“十全十美”。在吃的過程中,你有必須要吃到的菜肴:紅燒肉,色澤紅亮,你吃上一口,滑而不油膩,吃過之后,就象征這兒比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吃過紅燒肉,不要忘了夾上一塊豆豉蒸肉,這樣,有種香香的味道流入你嘴中,吃下肚,就寓意著你的工作蒸蒸日上了。還有魚和年糕,這些都是有著一種美好寓意的菜肴,你不可以不吃的。當然,在我們鄉下也有另外一種吃俗,那就是年夜飯的菜肴和飯都要吃剩一些,這樣就表示“年年有余”了。
玩出年味的祥和與快樂
看過了年味的忙碌與熱鬧,吃過了年味的豐盛與美好,我們還可以從玩中領悟到年味的祥和與快樂。
有人說拜年的時候講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而在我們鄉下不同。一般情況下,初一的那天,鄰里間的小孩大人都會相互地串門,遇上同齡的道賀一聲“新年好”,遇上年長的說上一聲“給您拜年了”。家家戶戶都拿出上好的糖果來招待。整個人家都是一派祥和溫馨的景象。
過年的時候,下雪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事情。這一方面是“瑞雪兆豐年”的緣故;另一方面就是在過年的時候下雪,大家可以盡情地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大人們無需掛念到地里面去勞作或到外面去賺錢養家;小孩子們無需掛念上學或擔憂大人們的斥責。因為,在雪地里,大人小孩早已玩成了一片。你瞧,大人們滾來了兩個大小不同的雪球,做成了雪人的身子和腦袋。小孩們找來了辣椒做雪人的嘴巴和鼻子,桂圓核做雪人的眼睛,再找來一個斗笠給它戴上。一個滑稽可愛的雪人做成了。大人小孩們站在雪地里歡呼慶賀……
年味,隨著新年鐘聲的臨近變得越來越濃;年味,隨著新年鐘聲的逝去變得越來越淡。人們也在看、吃、玩中體味著這年的濃濃味道。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春節是人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重要節日中,人們自然會有許多習俗,比如吃餃子,守歲。春節并不是從除夕開始的,而是從臘月八日就開始了。
臘月八日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通常都喝臘八粥,腌臘八蒜。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豆、綠豆、花生、桂圓、蓮子還有紅棗等幾種材料熬成。腌臘八蒜是把蒜剝去皮放到醋壇子里。到了除夕,可以就著餃子吃。
臘八節過完后,再過一段時間就到小年了。灶神這天要趕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匯報每一家人一年的功過是非,我們拿甜甜的年糕“賄賂”灶王爺,希望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說我們的好話。
小年過完后,人們就開始為除夕做準備了。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人們通常會打掃家里,擦擦窗戶,洗洗被罩,干干凈凈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五,做豆腐。”有條件的家庭在這一天會磨豆子,做豆腐。沒有條件的家庭,會在這天買豆腐或吃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在這一天里,人們到街上去買肉,做成臘肉或留著過年吃。
“二十七,洗疚疾。”這天人們通常會洗洗澡,理理發,把舊的一年里身上的晦氣洗掉,高高興興的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八,貼花花。”“花花”指春聯、窗花、門聯、年畫、燈籠、福字等。我家在這一天也在門上貼上了年畫,頓時覺得屋里的年味濃了不少。
“二十九,蒸饅頭。”在這一天,人們都會蒸各種各樣的饅頭,在以后的幾天中吃。姥姥在這天也蒸了許多饅頭,有刺猬的,有桃的是,都很好吃。
除了以上這幾種習俗,人們還會買許多鞭炮,以備除夕晚上時放。因為除夕晚上的鞭炮聲是不能停的。
到了除夕那天,我們去了奶奶家。晚上,媽媽和嬸嬸在廚房忙碌了不多會兒,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就做好了。吃完以后,我們通常會看春節晚會。到了九點多,我們又吃了一頓宵夜。我們邊看邊吃,到了十二點,我們都困得不行了,就都上床去睡覺了。
初一早晨,我們早早的就起床了。早飯當然是餃子,不過在這近百個餃子里,有二三十個包了一分硬幣的餃子。這是我們那的習俗。誰要是吃的硬幣多,誰在新的一年里就更幸運。
吃完了餃子,除了家里的老人留在家里招待客人外,其他的人都出去拜年。我們會把村里凡是認識而且很熟的人都走了一遍,向他們問新年好。
初一拜完了年,初二就該走親戚了。爸爸媽媽去了姥姥家,小叔嬸嬸去了小雨的姥姥家。他們吃過了午飯就都回來了。到了晚上,村頭響起敲鼓聲,于是我們幾個孩子和嬸嬸就去玩的。原來那里不僅有敲鼓的,還有敲小鑼的。那里聚集了一些人,大家繞著“樂隊”圍了一圈,找到自己認識的人,笑呵呵地聊起了家常。聊了一會兒,大家就都回家去休息了。
到了初三,我的那些姑姑和姑父們來看奶奶了。他們在這里一直待到晚飯吃了才回去的。
到了初四,我們就回到自己家了。
年過完了,可是春節并沒有結束,要等到元宵節過完才算春節結束了。
丙戌已展十段錦,丁亥更上一層樓。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本著立足富平,面向基層,唱響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精神,不斷推動富平詩詞楹聯活動深入發展。全年共出版《頻陽吟草》4期,計17500份,發至部門、鄉鎮、單位、村組、學校,覆蓋全縣,并寄送省市各級詩聯組織,受到廣泛歡迎,有關專家學者給予充分肯定。《頻陽吟草》網站,得到了全國各地詩朋聯友和富平籍在外鄉黨的好評,點擊率一路攀升。富平籍臺胞和旅居加拿大等地的富平鄉黨經常打來電話,傾訴他們收看《頻陽吟草》時的欣喜之情。在宣傳富平、推介富平、鼓舞士氣,凝聚人心等方面,刊物和網站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們還和富平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富平縣農業局、富平縣城管局等部門聯合舉辦了“富平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金秋采風”和“創建衛生縣城,構建和諧富平”兩次采風活動。對此,富平電視臺多次進行專題報道。我們還圓滿完成了《頻陽詩編古韻鉤沉》編輯和《頻陽詩編新歌薈萃》的征稿任務,為出版發行《頻陽詩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新的一年里,學會工作自始至終要圍繞一個目標——構建和諧富平;堅持兩個貼近,即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搞好三個服務,即服務于把富平建設成為全省綜合實力較強、知名度較高的縣級市,服務于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于我縣詩詞楹聯界人才和作品的培養提高。樹立精品意識,重視基礎工作。全年著重抓好《頻陽詩編
古韻鉤沉》和《頻陽詩編新歌薈萃》的編輯出版。繼續辦好《頻陽吟草》及其網站。會同有關部門,搞好采風活動,落實詩詞楹聯教育基地。做好全國和省、市詩詞楹聯學會會員的推薦工作。要完成上述任務,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抓好學會領導班子建設。每一位理事,應不負重托,帶頭搞好團結,帶頭作出奉獻,帶頭深入基層,帶頭推出好作品。
回眸過去,我們心潮激蕩;放眼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和廣大詩朋聯友的支持和呵護下,學會工作和《頻陽吟草》在新的一年里,一定會越來越好。
東風一夜寒意去,萬木含綠待春來。新年鐘聲敲響,20__年已與我們握手辭行,驀然回首,一串建設者足跡閃去身后:納雍一廠全部建成投產,盤南電廠、納雍二廠、野馬寨電廠相繼進入主設備安裝階段,發耳電廠施工前期準備階段也順利進行。20__年,面對點多戰線長的`建設形勢,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從容應對,果斷決策,團結帶領全體員工克服艱難險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司繼續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和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已步入了規模與效益相得益彰的良性發展軌道。
大家好!
“春節到了,春節到了。”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春節就象一把刷子,刷去了去年的臟,環衛工人把街道打掃的干干凈凈,每家每戶都把家里弄得整整齊齊,門口掛著紅紅的大燈籠,貼著喜慶的對聯。
春節的時候我們要吃團年飯、包餃子、放鞭炮、收壓歲錢……這些都是我最喜歡的事了。
放鞭炮的時候可美了,五顏六色的煙花像綻放的花朵掛在天空,美麗極了,地下全是孩子們的歡呼聲;收壓歲錢可以把錢攢起來給自己買喜歡的、需要的東西;吃團年飯最有意義了,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一家人聚在一起,老人家看著自己兒孫滿堂,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晚輩會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隨著鞭炮的響聲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新年就是一支巨大的彩色筆,我要帶著它創造更美好的明日。我要把天空畫的更藍,把草兒畫的更綠,把鳥兒的歌聲畫的更動聽,把人們的身體畫的健健康康,把心情畫的更加愉快,把孩子們畫的更加活潑可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