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演講的題目是《讀好書,做自律的人》。
所謂自律,是根據制度規定或道德規范而進行的行動選擇和自我約束,比如我們每天穿校服,按時上課、按要求列隊、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送餐盤,教學樓內輕聲慢步不打鬧、按時就寢、保持衛生等等,都屬于自律行為。作為集體,它是一種文化風氣;作為個人,它是一種修養。
凡是公共環境,就都有法規束縛,同時,使公眾平等地享受自由;如果有人超越了自由的限度,就會侵犯他人的權利和自由,所以,道德規范和制度約束中,包含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利益,我們要自覺地尊重別人、尊重環境、尊重制度,努力做一個自律的人。
怎樣實現自律呢?西點軍校的約翰中將曾說過:一個人要想戰勝別人,首先要戰勝自己;想要戰勝自己,首先要有自律能力。一個人要學會嚴格要求自己,不放縱,不給自己的缺點找借口,日久形成習慣,他就會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其次,通過讀好書,成為自律的人。
我們楓葉學子有理想,有抱負,讀好書是為將來作知識儲備和素養修煉。通過讀好書,能更好的實現學習自覺和行為自律。因為學習這種事情,不能總靠老師監管或別人催促,有了主動、有了自覺、形成自律更快樂。所以,讀好書,做一個自律的人,是一種境界。走進這種境界,你擁有的不僅是美好的精神享受,你的人格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完美,還有等待你的成功。
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文明守紀,嚴格自律》。作為一名__中學的學生,我們代表著__中學的形象,我們時刻都要做到文明守紀,上課時保持安靜,認真聽講;上下樓梯靠右行,做到謙讓;要向老師問好,不講臟話等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紀律是一個準則,一個標尺,也是我們能夠將事情做好的保障。大家都知道在魯迅先生的課桌上刻這一個“早”字,時時刻刻監督著自己嚴格自律,在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自律才可以更上一層樓。那么如何做到文明守紀,嚴格自律呢,我在這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松懈對自己的要求
(2)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3)找一個同學互相監督,共同進步同學們,文明守紀是一種尊重,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只要我們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的校紀校規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嚴于律己,我們就一定能成為文明守紀的好學生,我們的學校也一定能蓬勃發展,蒸蒸日上!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遵守紀律,嚴格自律,向我們的未來狂奔吧!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寬容,更要學會寬容。
歷史上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于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于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于人于已都有益處。
反觀歷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點不滿便怨天尤人,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后,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于是整天心中盤算著如何打贏諸葛亮,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嘆后,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發生摩擦,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你應該擺擺手,說聲沒關系;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時,你也應該寬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暫匆忙,我們又何必把每天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無謂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寬廣,比天地更寬廣的應該是人的心!
學會寬容吧!做人如果能夠寬容一點,那么我們的生活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自律部是屬于學生會的一個部門,整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負責早操,這也是它們最主要的一個任務!
可是今年以來這個部門一直不得人心,這個部門負責早操,這本身就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不過大家一般還是不會特別討厭,因為這都是自己的同學負責的,而且都還是學生,所以我們還會有一些客氣的!
可是今年這一個部長實在是不行,工作能力在這幾日里已經得到充分的表現,每一次早操都是無比的混亂不堪,大部分的人就是在這里抱怨他,根本沒有幾個人在這里說好話,因為他的態度使得我這個與他沒有什么關系的人也覺得這個人不適合當部長。
有一次早操,他規定各個班級某一時刻到達現場,并且在所有學生面前說道這一次肯定會立即跑步,不會再一次耽誤時間,而且給各個班級的班長全部通知了,但是最終我們的班級準時到了,但是還是沒有準時開始,而且還好像覺得我們班級的人有一些傲了。對大家的態度也不是很好,那一次真是使得我自己有一些生氣了,因為我們班級是最早的,可是在這里也是等時間最長的一個!
如今的自律部就好象是人們的發怨氣對象,每一天早上都會有人說這些人的不足之處,這也代表上一個學生會的一個部長看法是正確的,他在我們面前就說過這一屆的人不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生活中,有許多節日。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舉國歡慶的國慶節,熱熱鬧鬧的元宵節,還有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春節……但是我想設定一個自律節。
因為在生活中,我看到許多不文明的現象。記得有一天早上,我來到學校門口,只見一位環衛工人正在打掃路面。他滿臉皺紋,大約六十多歲,雙手戴著手套,認真地不放過任何果皮紙屑。雖然是寒風瑟瑟的冬日,他卻滿頭大汗。當他剛剛掃完最后一片枯葉時,只見一位小學生,把剛吃完的早餐袋隨手一扔,便跑走了。環衛工人看到了,皺了皺眉頭,輕輕地嘆口氣,將塑料袋輕輕掃起,然后倒進了垃圾桶。看到這個情景,我非常氣憤,環衛工人這么辛苦,這位小學生卻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三國志》里曾經說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所以我想設定一個自律節。
自律節到了。這一天,人們的垃圾不落地;公共場所沒有人吸煙;行人、非機動車不再闖紅燈;機動車禮讓行人;沒有人再破壞公共設施、花草樹木……我們的天空更藍,草地更綠,湖水更清澈,城市更美好,社會更和諧,環衛工人也不再辛勞,就像我們的清潔車上寫的,“你丟得少,我掃得好”一樣。而且還給我們城市減少了許許多多的白色污染,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大家心里都裝著“文明”這兩個字,自律和文明是緊緊相關的。希望每天都是自律節,讓文明伴隨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追求成為一個文明、道德、有素質的人。但是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真正做到這點的人到底有幾個呢?
在生活中,這種現象隨處可見:當我們步行在馬路上時,時不時會會看見幾個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隨地亂吐痰、亂扔垃圾等種種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也許,本想將垃圾好好弄進垃圾桶里,本想做一個有素質的人,卻被他們這一行為的“傳染”,從而跟他們一樣開始污染環境。
在美國,他們看完了一場運動會后,當清潔人員掃地時,驚奇地發現,每一個座位都是干干凈凈的,就像沒有坐過似的。這么一個民族,怎么會不強大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重視禮教。但真正的禮教只限于讀書人,而抗日戰爭時的文盲率太高了,當舊的禮數被打破時,這些人失去了約束自己的規范,而讀書人又被現代文明沖擊,他們無法短時間內使中國古代禮數與現代思想融合,致使整整一代人失去中國禮教明確的規范,靠自已的理解規范自己,其中自律的太刻苦、不自律的太粗魯。其結果是我們這一代人理解上一代,只有自己尋找、自已探索,這其中有太多人沒認識到禮儀的重要而墜落,所以我們看到現代中國人很多人素質低下。
所以,我們要向西方人看齊,為什么我們的古人與西方人都能做到文明、禮貌呢?我們中國人就不能嗎?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忘學習禮儀——中國古人留下的精髓。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米蘭·昆德拉曾說“生活是一種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雪萊曾在詩歌中激揚文字:“流星在選擇中下沉,太陽在選擇中上升”。
我從儒家經典中窺探到:君子慎獨。
人生是一種遠大的旅行,我們的足跡任由我們留下,而又任由我們驅使。我們選擇我們的路,選擇星光,以后選擇沉夜,選擇太陽,抑或選擇黃昏: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是來自于我們的選擇,都是來自于那幽深地底下一生長遠的呼喚,自律者,天助也。人生道路這么長,這么曲,深度之于君子就如明日快車,能使我們少走些彎路。
我們不斷行進,或抑郁低沉,或慷慨激昂,我們的無數次變幻莫不隨著外物的無數次變幻。燈紅酒綠,笙歌夜舞無一不是消遣快活的好方式,那么偷劫搶掠也無一不是來財的最好方式。但正如天上不會掉餡餅,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最終將招致法律的審判,將行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送去不歸途。
“貪如火,不撲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所有的罪惡都來自與罪惡的那個自己,所有的罪惡的自己又是各種欲念的融合交雜。我們只有將罪惡的欲念祛除出善的本心,把我們的本心鞏固在巋然不動的山巔,我們才能慎獨,抵擋住那如滔滔如江水般的罪惡的欲念。
“寧因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我們只有培育出一顆清明通透的本心,就像佛家一般,將雜念拋與世外,君子慎獨,時時慎,處處慎,不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便達到慎獨的至高境界。
我們選擇我們的路,走對走錯,在于自己的選擇,若要怨天尤人,不如反省內心,看看那因欲念而起的貪杯是有多讓人可憎可惡。親愛的朋友,審視我們的心靈吧,他將令你戰栗,因為那里才是你本來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