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超強臺風級)的中心今天早晨6點鐘位于距離福建省晉江市南偏東方向約135公里的臺灣海峽海面上,預計將于今天上午在福建廈門到惠安一帶沿海登陸。通過臺風實時路徑看到,臺風“杜蘇芮”的路徑已經拐了4個直角。
為避免臺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范臺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后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由韓國提供的臺風名稱“彩蝶”(Nabi)因其發音近似阿拉伯語的“先知”一詞而遭到撤換,并由新名稱“杜蘇芮”替代,仍由韓國提供,意為一種猛禽,鷹,本次為“杜蘇芮”一名第三次使用。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6日,菲律賓邦都,臺風“杜蘇芮”經過呂宋島北端時,邦托克奇科河沿岸水位上漲,車輛被淹沒。當地時間7月26日,臺風“杜蘇芮”7月26日在菲律賓北部巴布延群島中的富加島登陸后,在北部各省掀起了狂風驟雨,已有至少6人死亡。早前,菲律賓氣象機構已發布疏散令。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6日,菲律賓拉瓦格,一名男子在村莊里游過臺風“杜蘇芮”引發的齊脖子深的洪水。據美聯社27日報道,強勁的臺風吹走了許多房屋的屋頂,淹沒了地勢低洼的村莊,引發了數十次山體滑坡。河岸決堤、供電中斷等問題為廣大民眾帶來了危險,受災群眾人數約18萬人。另據彭博社報道,菲律賓許多航班和航運班次被取消。
當地時間7月26日,人們在菲律賓馬拉邦一處積水的街道涉水而行。本格特省的一次山體滑坡將一處房屋掩埋,造成一名母親、其孩子和另外兩名兒童死亡。在度假熱門城市碧瑤,因暴雨而起的土壤松動造成一名17歲少年所在的房屋被掩埋,他也因此身亡。在北部的伊莎貝拉省,一名以推車賣面包為生的婦女被倒下的椰子樹砸中頭部身亡。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6日,菲律賓卡加延省,海岸警衛隊人員正在清理道路上被臺風“杜蘇芮”刮倒的樹木。據法新社報道,菲律賓年平均受到20場重大風暴的襲擊,數百人因此死亡,廣大地區因此面臨永無止境的貧困問題。科學家警告說,由于氣候變化導致全球變暖,這樣的風暴越來越強大,還會造成牲畜死亡和關鍵基礎設施破壞。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6日,菲律賓拉瓦格,救援人員在臺風“杜蘇芮”引發的洪水中,將豬疏散到更安全的地方。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6日,菲律賓馬尼拉,臺風“杜蘇芮”當天凌晨在該國北部巴布延群島登陸,民眾領取救濟糧。據美聯社報道,臺風“杜蘇芮”對經濟活動造成了顯著的影響。一些農場曾經歷長達數月的干旱,如今卻遇到狂風暴雨,農場因此遭受大面積破壞。已有至少四個城鎮報告斷電,六座橋梁被洪水淹沒。
臺風是氣旋,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臺風,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為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我國把風力為12級或以上的熱帶氣旋,統稱為“臺風”。
臺風杜蘇芮生成對廣東有一定的影響,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7月21日上午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24日夜晚加強為超強臺風級。7月25日17時,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將防風Ⅳ級應急響應提升為防風Ⅲ級應急響應。預計,“杜蘇芮”將在27日夜間至28日上午登陸粵東到閩南沿海,有可能是近10年來登陸或嚴重影響粵東的最強臺風,需高度關注并做好各項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