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防汛辦,截至今天中午12點,全市多條路段出現積水斷路。城區方面,積水主要集中在豐臺、石景山和海淀,豐臺豐裕鐵路橋、看丹地鐵站外道路、云崗西路、南沙窩橋等路段出現內澇積水。郊區方面,房山、門頭溝、大興多地因為降雨比較大,上午京港澳高速閻村橋、房山區興良路、良常路、門頭溝區109國道、齋幽路、大興區魏永路支線等多條道路出現積水斷路。另外,門頭溝、房山還有幾處塌方和小規模山洪等突發情況。
暴雨引發災害
洪災、澇漬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暴雨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災和澇漬災。暴雨天氣出現時,多伴隨雷電和狂風,常導致山洪暴發,河流泛濫,內澇漬水,毀壞莊稼、建筑、物資,人畜傷亡、作物歉收或絕收,交通與通信受阻等。暴雨可直接致災,也易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暴雨洪澇災害涉及工農業生產、交通、通信、建筑設施、城市運行、民眾日常生活、生態環境等各方面。
暴雨的發生主要是受到大氣環流和天氣、氣候系統的影響,是一種自然現象。因素,因而暴雨災害的發生不僅有其自然的原因,而且有其社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能夠產生洪澇災害的暴雨被稱為致洪暴雨,這是防災減災部門最為關心的。
我國暴雨災害主要集中在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六盤山-岷山-橫斷山以東區域。特別是長江、淮河、黃河、珠江、海河、遼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區。其次是四川盆地、關中地區以及云貴高原的部分地區。
造成暴雨災害的因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天氣和氣候影響,地理環境和地勢位置等。。
天氣和氣候因素是引發暴雨的直接原因。當暴雨發生以后,地理環境成為影響災害發生的重要因素。地理環境包括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江河分布等。
人為因素對暴雨洪澇災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破壞森林植被,引發水土流失。森林具有良好的蓄水作用,一方面森林可以截流降水,另一方面,森林的土壤滲透率高,蓄水性好。
(2)圍湖造田,影響蓄洪能力。筑堤圍湖,圍江河湖灘造田等,會導致湖泊的數量減少,河流不暢,蓄洪能力大大下降,一旦連續性暴雨出現,大量的降水就匯流入河,造成河水暴漲,泛濫成災。填湖造田是湖泊萎縮的直接原因,而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又興起了圍湖建房,進一步加劇了湖泊面積的減少。
(3)侵占河道,流水不暢。人類活動一方面不斷破壞生態環境,致使大量泥沙流入河道,抬高河床,流水不暢;
另一方面大量侵占耕地,使能夠吸納水分的土地面積不斷縮小。一旦發生了大暴雨,河水猛漲,因阻水建筑影響,洪水下泄不暢,就很容易形成破堤、管涌,造成大量損失。
(4)防洪設施標準偏低。低。除黃河防洪標準為60年一遇外,其他大江大河大湖的堤防標準一般只有10~20年一遇,大部分城市防洪標準只有20~30年一遇。一旦遭遇歷史罕見洪水發生,則必然釀成大水災。
(5)大中城市過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加劇了城市洪澇險情。
按照發生山洪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顏色依次為黃色、橙色、紅色,三種顏色預警信號分別代表較重、嚴重、特別嚴重。
紅色預警信號(預警等級為特別嚴重)為第Ⅰ級。
含義:根據降雨預報,24小時之內將有強降雨發生,降雨強度超過臨界雨強 的2倍( >2× ),且降雨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
24小時之內可能發生特別嚴重的山洪災害,此時各主管應當啟動特別緊急應急程序,進入特別緊急防災狀態,相關部門要做好重大山洪災害的監測、預報、預測、警報服務工作,及時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1、季節性
汛期4-9月,特別是主汛期6-8月,是山洪災害多發期。在同一流域,甚至同一年內有可能發生多次山洪災害,所以具有季節性強、頻率高的特征。
2、突發性
山丘區小流域因流域面積和溝道調蓄能力小,溝道坡降大,流程短,洪水持續時間較短,但水位漲幅大、洪峰流量高。降雨產流迅速,一般只有數小時,激發山洪的暴雨具有突發性,導致山洪災害的突發性,山洪爆發歷時很短,成災非常迅速。
3、群發性
溪流源頭或溝谷兩側具有較高的臨空面,經常出現崩塌。復雜的地質結構、大量地表松散固體物質是加劇泥石流災害的重要因素。在暴雨中心范圍內,前期崩塌形成的松散堆積物,在暴雨作用下各支溝同時形成泥石流。
4、易發性
由于山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預警預報設施不完善,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洪災損失。加之對山洪災害的規律性研究不夠,沒有定量判別標準,以往的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操作性不強,山洪災害預見性差,防御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