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國家防總已針對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省份啟動防汛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分赴福建、廣東協助指導防臺風工作。
今天,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組織防汛防臺風專題視頻會商調度,部署重點地區防汛防臺風工作。會商指出,臺風“蘇拉”預計今夜或明晨移入南海東北部海面,逐漸向福建南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拷锌赡苡?月1日白天在上述沿海登陸或在廣東東部近岸海面向西偏南方向移動;“??睂⑾蛭髌狈较蛞苿樱?月3日前后可能影響東海南部海域。同時臺風路徑、量級和影響區域存在不確定性,防汛防臺風形勢復雜嚴峻。
會商強調,要持續壓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防臺風責任,嚴格落實省、市、縣、鄉、村五級包保責任,督促責任人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加強檢查督導;密切監視臺風強度變化及帶來的風雨影響,切實抓好海上防控措施,組織做好船只回港和人員上岸工作,緊盯沿海旅游景區、在建工地、高空構筑物等薄弱環節,視情采取關停管控措施,全力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此外,還要突出抓好陸上強降雨強風防范應對,加密雨情水情監測,滾動會商研判,突出山洪災害風險區、低洼易澇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等的巡查排險,加強高空構筑物、廣告牌、塔吊、景觀樹防風隱患排查,提前采取加固措施,強化預警應急響應聯動,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果斷組織高陡邊坡、在建工地、旅游景區、危舊房屋、工礦企業等危險區人員轉移避險。
什么是臺風?臺風、颶風和旋風的區別是什么?
臺風、颶風都是熱帶氣旋。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中心風力一般達到12級以上、風速達到每秒32.7米的熱帶氣旋均可稱為臺風或颶風。區別在于,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上的熱帶氣旋是臺風,而發生在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稱之為颶風。另外,臺風和颶風還有一個小兄弟,那就是發生在印度洋上的、中心風力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旋風。它們本質相同,只是由于出生地不同而擁有了不同名字。
世界氣象組織下屬臺風委員會于1997年召開會議,決定自2000年起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采用新的統一命名法。臺風名字由中國、日本、美國、泰國、韓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地區)提出10個,總計140個名字循環使用。當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熱帶氣旋被確定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后,即根據命名表給予名稱,并同時給予一個四位數字的編號,其中前兩位為年份,后兩位為順序號。
一般說來,一個臺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里,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臺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臺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__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臺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于是海水從臺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臺風里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臺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臺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臺風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里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來源。臺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一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并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濕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臺風這部大機器運轉。所以,既使有了高溫高濕的熱帶洋面供應水汽,如果沒有空氣強烈上升,產生凝結釋放潛熱過程,臺風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氣的上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臺風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一個弱的熱帶渦旋。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臺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于增暖,臺風不易出現。
古代人們把臺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改稱“飚風”,直至1956年,飚風才被叫做為臺風。
在大洋洋面上,夏季炙熱的陽光烘烤著水面,水溫升到了26.5攝氏度,即便是在海面以下60米深處,水溫都應在這個數值左右。巨大的水汽蒸發,裹挾著能量進入空氣中,繼續上升著。由于大量的空氣上升,這里就形成了低壓中心,由于氣壓外高內低,那么外界的空氣裹挾著水汽就會涌入低壓中心,這樣的空氣流動就形成了風。
由于地球的自轉,會產生地球自轉偏向力,它會使得空氣流動風向改變,由于這種力的影響,風不會徑直流向低壓中心,它會沿著低壓中心按照逆時針的方向旋轉著流向低壓中心,在北半球是逆時針,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針。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熱帶低壓渦旋,在這個熱帶低壓渦旋內部,溫度高的濕空氣繼續上升,水汽上升到高層,由于那里溫度低,會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這些能量就是臺風得以變大變強的原因。
從高空中看,臺風是一個旋轉的云盤,從中心向外依次是風眼區、云墻區、旋轉雨帶區。臺風眼區是一個很奇特的區域,這里天氣良好,沒有大風大浪,風眼呈橢圓或圓形。在云墻區,這里的天氣最狂暴,大風大雨集中在這個區域里,越過云墻區,在旋轉雨帶區,風雨就減弱許多了。
臺風也有一定的好處,除了前文提到的緩解旱情以外,還可以起到平衡地球溫度的作用,臺風可以促進大氣運動,把赤道附近熱帶、亞熱帶地區過剩的熱量帶走,防止赤道附近溫度過高,臺風就像是一個輸送熱量的載體,平衡著地球的溫度,在地球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