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弘揚勞模精神爭做時代楷模心得感悟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在生活中,勞動無處不在。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勤勞的清潔工在守護著城市的環境衛生;到達田地里,你會見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伯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豐富的糧食。正是人們辛勤勞動,才有了今天繁華的大中華,所以,勞動是最光榮的!
當然,上面所講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勞動,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勞動,可能還達不到為人民服務,但是我們能做到完成我們力所能及的小事。
本周星期一,我一到學校發現我們這組同學已經在搞廁所衛生了,我原以為是別的組呢,我趕緊趕緊沖上樓,放下書包,拿起掃把就往落下廁所處沖,心里還一直在念叨:“千萬不要拖后腿啊,千萬不要拖后腿啊”,當我跑到廁所處,剛好男廁所后面留了一塊公共區給我和丁佳寶打掃,我們趕緊緊掃了起來,我手拿掃把,從上坡掃到下坡,掃完后再仔細搜索一遍,看有沒有遺漏的樹葉,決不放過地下每一片樹葉我在掃地的時候,不一會,打掃得干干凈凈,我看著干干凈凈的公共區,心里滿是開心和驕傲。
勞動是最光榮的,但有的勞動要親歷后才知道光榮。比如洗碗,我最討厭這項勞動任務,但親歷之后,我感受到了光榮。
上個禮拜輪到的是我們組洗碗。中午吃完飯后,我們組同學都在認真清理著每一個碗里的剩飯剩菜時,我只清理了一下大菜盆剩菜就提著菜盆去食堂了,我把菜盆送到了食堂里,讓食堂的叔叔阿姨洗,當時為我又躲過了一次清理餐具任務而高興呢。不一會兒,我們這組同學提著全班飯碗就來了,我們組七個人團結協作,說說笑笑地洗著班上40多個碗,不一會便洗完了。當時,緊挨著我們的另一個班級才洗一半。當我們起身走時,旁邊班級洗碗的同學都向我們朝來羨慕的目光。可能他們在想:“你們怎么的這么快?”頓時,時我心里滿是驕傲和自豪感,當然也有對組內同學內疚感。但這次洗碗讓我體驗到了一種榮譽感,勞動果然是最光榮的。
有句老話說得好,“不做勞動就是在犯罪”,我們不要做罪犯,所以,我們要把力所能及的勞動做好,讓我們從力所能及的勞動中,感受到勞動的精神與魅力。勞動是最光榮的!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
沒有勞動就沒有富饒的天府之國,沒有勞動就沒有杏花江南的魚米之鄉,沒有勞動,就沒有當下中國巨龍騰飛。千千萬萬勞動者,腳踏大地,心貼熱土,用勤勞的雙手乘風波浪,開創了中華民族泱泱五千年的盛大篇章。我們是勞動者中的一員,我們創造著勞動成果,勞動成果又豐富著我們,幸福著我們。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大大提高了社會效率,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享受忙碌后的閑暇,辛苦后的打盹,賣勁后的偷懶。沒錯,勞動是幸福感的來源,勞動給了我們偷懶的底氣。
幸福便是那勞動著的美麗。縱然汗流浹背,千辛萬苦,卻又苦中透甜,那是一種收獲著的幸福,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只要是用心在經營,那便是幸福。清潔工阿姨、建筑工人、出租車師傅……春夏秋冬,他們穿梭在各個角落,在城市、在鄉村、在高山、在荒野……勞作著、奔波著,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繪就多彩的人生,他們用勞動謳歌生命、用創造彰顯幸福、用汗水揮灑精彩。勞動沒有高低貴賤,靠自己奮斗來的,才是最好的,勞動讓我們腳下的路更踏實。
幸福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任何一個時代的輝煌,都是無數人的血與淚鑄就的。“當代雷鋒”郭明義,“鐵路小巨人”巨曉林,“最美奮斗者”譚千秋,鑄就了舍生忘死的偉大精神的抗疫戰士們……甘于奉獻、敢為人先,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城市的安寧和群眾的安危,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克己奉公的螺絲釘精神。沒有他們舍身的奉獻,就沒有我們的安定;沒有他們沖鋒在前,就沒有我們后方家園的安康。有他們負重前行,我們方能歲月靜好。勞動讓我們學會感恩。
幸福是犁田人牽著的牛。幸福是撐船人嘴里的號子,愈吹愈亮;幸福是打夯人手里的夯,愈錘愈實;幸福是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平凡而不平庸。在扶貧路上犧牲的青年第一書記黃文秀,在抗疫戰斗中犧牲的村支部書記鄭少華,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詮釋了平凡中的偉大,他們把一生都獻給了勞動。任何一個偉大的事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無數的螺絲釘們用青春、用汗水、甚至是用生命來堆砌,最深的敬重,便是成為他們。從螺絲釘開始,甘于平凡、甘當人梯,從榜樣的力量下汲取吃苦耐勞的“營養劑”,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勉勵中繼續砥礪前行,不負韶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向上,增長本領,在國家的每一件大事、每一個困難中發揮自己的力量。勞動讓我們努力追尋平凡中的崇高精神境界。
“獲得全國勞動模范這個稱號,我十分激動,也受到很大的鼓舞。這一方面是對我過去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我未來工作的激勵。”宋科明說,要感謝公司提供的大平臺和順德的干事創業氛圍,作為科研工作者,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扎扎實實做技術,認認真真搞科研,爭取能夠做出更多的成績回報企業,回報社會,才能對得起這個光榮的稱號。
記者了解到,2009年,宋科明從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后就加入了聯塑公司,從一名博士后到研發主管、到工藝技術總監、到總工程師,再到公司副總裁,11年來,他腳踏實地,潛心從事塑料管道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
據介紹,宋科明曾獲評廣東省100位博士博士后創新人物、中國塑料加工業科技創新之星、佛山市創新領軍人才等稱號及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截至發稿前,他申請或授權發明專利42項;發表專業技術論文16篇;參與制修訂國標或行標7項,并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
他帶領技術團隊歷時6年攻克PVC制品無鉛化難題,解決了助劑析出、穩定性差等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難題,在國內率先實現了PVC管道全品類無鉛化生產,填補了國內PVC制品無鉛技術短板,引領行業綠色環保發展,促進PVC產品產業鏈結構性改革,他完成的多項創新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或國際先進水平。
不僅如此,宋科明開發的部分產品在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機場等國家戰略基建工程,以及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疫抗疫主陣地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上被大量應用。宋科明依托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平臺,整合國內外高校及大型化工企業資源,在近5年內培養了7名博士后,4名高級工程師,46名工程師以及數十名高級技師,打造了一支技能創新復合型勞動者大軍。
“做一行,愛一行,管道看似簡單,但要做深做專做精并不容易,我將以獲得全國勞動模范這個稱號作為鞭策,繼續專注管道基礎和應用研究,一方面把管道的基礎性能,特別是把功能性、特殊性的管道開發出來,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通過研發讓管道在新的領域得以應用,這也是我們未來的研究方向。”宋科明說,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始終用“勞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再接再厲!
通過近期我集團舉辦的向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和先進集體學習的活動,我們學習了微笑天使??呼和浩特分公司公安廳加油站副經理董河鳳的先進事跡,使我受益匪淺。
董河鳳說:“開始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微笑代表什么、詮釋什么,但我在飽含親情的微笑服務中找到了服務的價值、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微笑對我來講不只是用來工作的服務技巧,它已經成為我的生活乃至人生的一種態度了。”從董河鳳樸實的話語中,我聽到了勞模的心聲;從她的先進事跡中,我看到了勞模一貫的工作作風。
董河鳳同志作為呼和浩特分公司公安廳加油站副經理,在工作中不論面對什么樣的顧客,她都能做到笑臉相迎,以自己的真誠和熱情對待進站的'每一位顧客。并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熟悉業務流程,盡量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業務知識。在學習中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獨具匠心的推出了微笑服務“三五零”法。全員“三五零”服務法,使班組員工有了凝心聚力的團隊精神,不自覺地養成微笑服務的習慣,給顧客營造了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我作為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加油員,以前總認為拓展業務是領導們的事,我們只要加好油收好錢就可以了,但是通過學習董河鳳的先進事跡,使我認識到只有提高顧客的滿意度,才能增強顧客的忠誠度,也只有我們基層員工共同努力,才能把顧客留住。另外我們還要學習董河鳳同志勇于專研業務知識,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她的這種工作態度正是我們缺少和值得學習的。
我們學習勞模,不是光喊口號,不是做表面文章,應學習勞模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這是一種無華的忠誠、一種樸實的敬業、更是一種與日俱增的進取。作為中國石油的一名加油員工,我要始終學習董河鳳同志的這種笑臉相迎,真誠服務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嚴格要求自己,把微笑帶給每一位顧客。
學習是21世紀的通行證,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充電”,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21世紀的高效能人士,成為未來的成功者。通過近期我集團舉辦的向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和先進集體學習的活動,我們學習了微笑天使——呼和浩特分公司公安廳加油站副經理董河鳳的先進事跡,使我受益匪淺。
董河鳳說:“開始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微笑代表什么、詮釋什么,但我在飽含親情的微笑服務中找到了服務的價值、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微笑對我來講不只是用來工作的服務技巧,它已經成為我的生活乃至人生的一種態度了。”從董河鳳樸實的話語中,我聽到了勞模的心聲;從她的先進事跡中,我看到了勞模一貫的工作作風。
董河鳳同志作為呼和浩特分公司公安廳加油站副經理,在工作中不論面對什么樣的顧客,她都能做到笑臉相迎,以自己的真誠和熱情對待進站的每一位顧客。并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熟悉業務流程,盡量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業務知識。在學習中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獨具匠心的推出了微笑服務“三五零”法。全員“三五零”服務法,使班組員工有了凝心聚力的團隊精神,不自覺地養成微笑服務的習慣,給顧客營造了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我作為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加油員,以前總認為拓展業務是領導們的事,我們只要加好油收好錢就可以了,但是通過學習董河鳳的先進事跡,使我認識到只有提高顧客的滿意度,才能增強顧客的忠誠度,也只有我們基層員工共同努力,才能把顧客留住。另外我們還要學習
董河鳳同志勇于專研業務知識,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她的這種工作態度正是我們缺少和值得學習的。
我們學習勞模,不是光喊口號,不是做表面文章,應學習勞模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這是一種無華的忠誠、一種樸實的敬業、更是一種與日俱增的進取。作為中國石油的一名加油員工,我要始終學習董河鳳同志的這種笑臉相迎,真誠服務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嚴格要求自己,把微笑帶給每一位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