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定點扶貧,是機關企事業單位聯系一個特定貧困點,固定開展幫扶脫貧。據統計,黨的__大以來,參與定點扶貧的中央單位達到320個,實現了對貧困縣的全覆蓋。“十三五”是我國脫貧攻堅的決勝期,定點扶貧至關重要。做好新形勢下定點扶貧工作,要深入貫徹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在“精準”二字上多考慮,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定點扶貧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這既是對發展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厚望,也是對解決當下扶貧開發工作存在問題的強烈要求。責任、使命、緊迫三種心情,集中在于要解決“精準”問題。
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定點扶貧,向貧困地區提供資金、技術、服務,多年來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通過多年的扶貧開發,貧困地區大大改變了面貌,脫貧程度總體成效明顯。但問題是,有些地方,扶貧、涉農、醫保、低保資金,“蒼蠅”都敢貪,因而出現了“窮縣富衙”、“窮村富村官”、發展很不平衡的現象,與全面小康的目標差距甚遠。這反映了扶貧開發的偏差,即重整體、輕部分,重上層(重扶上、扶官)、輕下層(輕扶村、組),重“吵鬧”(伸手要的就扶)、輕“息靜”(不作聲的不扶),也反映了扶貧工作的缺點,工作不深入、不落細、不落小。總之,就是一個精準問題。
定點扶貧要做到精準,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定點扶貧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只有把定點扶貧提上政治高度來看,各單位領導才能跟上中央的步調,按照中央的部署,選派優秀干部,籌措多方資源,進一步提高扶貧的精準度。
定點扶貧要做到精準,扶貧干部就要全面、深入調查研究。找準貧困對象,根據實際情況,把發揮單位、行業優勢與貧困對象實際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幫扶貧困對象,把扶貧開發工作做細、做小、做實,使任何一個村組、任何一個貧困人口也不能掉隊。
定點扶貧要做到精準,就要健全工作機制,創新幫扶措施。對地理資源好的貧困村,可幫助設計開發項目,用項目扶貧,直接提供資金、技術、信息服務,或招商引資,引技、引智。對地理條件差的貧困村,可幫助搬遷,易地安居脫貧。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幫助獻計獻策,先從智力扶貧,解決思想認識問題,發揮其自身潛力,幫助培訓創業、就業。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給予社會保障、大病救助,讓他們過上小康生活。
提高扶貧成效,就在于精準扶貧要見成效。這就要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瞄準貧困人口,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把扶貧資金、智力支持、技術服務、幫扶措施落實到貧困人口。切實做好扶貧考核工作,確保不斷提高扶貧成效。
參與定點扶貧的單位和人員,要進一步強化幫扶責任,履行幫扶使命,以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緊迫感去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脫貧攻堅的決戰中,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貢獻。
曾有人說,“農村是一所大學,一個大舞臺、一個大熔爐,經歷過基層工作的考驗,才能夠經風雨、長見識、成良才。”我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已經兩年多了。2018年,是扶貧工作最關鍵的時期,而我也多一個新身份—駐村扶貧工作隊,因此,對于脫貧攻堅,我有了新的感悟。
一是思想脫貧,扶貧扶志。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面對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的短板,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改變貧困戶“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積極引導群眾摒棄“等靠要”的思想,認清幫扶和自身努力的關系,慢慢的從“幫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發揚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精神,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不等不靠,艱苦奮斗,才是奔小康最好的捷徑。
二是專項扶貧,精準施策。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千差萬別,想要脫貧,我們需要針對不同的貧困原因尋找對應的脫貧方式。對“癥”下藥,實施相應的扶貧措施,才能藥到“病”除,提高扶貧成效。大學生村官要敢想敢做,帶著科學的方法駐村幫扶,把響應新時代的致富項目融合到幫扶工作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通過產業促發展來增強群眾的造血功能,激發其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撐。
三是帶著感情,落實責任。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要始終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做駐村聯戶幫扶工作,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我們才能真正被群眾接納;要走近群眾,用心傾聽,才能摸清貧困的實情、分析致貧的原因、發現脫貧路子,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意識,摸清貧困情況,盡心盡力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讓他們的訴求得到積極地回應,做到精準扶貧,真脫貧,脫真貧。
四是樹好形象,干出成效。一個黨員一面旗,脫貧攻堅一線山高路險、條件艱苦,作為農村這片廣闊天地上的新生力量,我們要迎難而上、劈波斬浪、牢記宗旨,把自身的優良作風留在群眾心里;我們要“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不斷學理論、精業務、強素質,完善自我。脫貧攻堅一線,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年,對于一名基層干部來說,最重大也感觸最深的一項工作便是精準脫貧,四月中旬,隨著數據大清洗戰斗號角的吹向,一個個扶貧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進村入戶的宣傳政策,采集信息,摸底核實,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拉開了帷幕。
這時的群眾,對于我們是半信半疑的。精準扶貧工作自開展以來,他們有太多的不滿和冤屈,為什么別人和我的條件差不錯,而他卻是貧困戶,可以享受好多國家優惠政策、幫扶措施,我卻沒有這樣的機會,這不公平。他們就像一個個蒙冤的小孩,等待一個公平公正的判決。對我們是即抱有希望,有擔心會領他們失望。作為一名扶貧干部————駐村工作隊成員,我心領神會,為此我們信誓旦旦的告訴他們,我們這次是糾正之前所犯錯誤的,凡是不符合貧困戶標準的這次堅決予以剔除,而那些生活困苦,靠自身能力無法拜托貧窮的農戶也必須撈進來,享受國家扶貧政策,直至拜托困境,邁向富裕的康莊大道。
隨著工作的深入,一個個生活條件好的貧困戶被剔除了,而那些真正貧窮的人也被撈了進來。然而,群眾并不滿意,原因只有一個,仍然不公平,這次只是小的調整,大批量貧困戶仍然在建檔立卡系統內,仍然可以享受國家政策,仍然有人幫扶,而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條件仍然和大多數村民不相上下。"你們是騙人的,你們的諾言沒頭兌現"群眾這樣說,再一次,干群矛盾被激化。怎么辦,如果要讓群眾滿意,就必須把大批量貧困戶剔除,僅留一些老弱病殘,他們很貧困,而且幾乎沒有翻身的可能,他們是要兜底保障的,這樣一來,我們的工作量也大大減輕了,只需讓他們繼續享受兜底(低保、五保、殘疾補助)政策就好了,但是精準扶貧我們扶誰去?為此,我們有一次挨家挨戶將政策,做群眾工作,我們這樣說,實際上也是這樣做的:"國家扶貧政策不會偏愛哪一個人,現在你們條件相當,也許有些貧困戶比你們家生活條件還要好一些,這說明什么,說明前兩年我們的扶貧工作收到實效了,兩年前的他們,收入并沒有你們高,當時大家是開了會評選的,現在他們的日子漸漸好轉了,我們要為他們高興才對,要為生在這樣的一個國家自豪才對,正是國家的政策好,措施實,才讓一個個貧苦老百姓翻了身。而現如今,你們的生活條件不相上下,大家都拜托貧窮了,所以我們今年的扶貧政策就要相應的做出調整,更加傾斜于普惠式扶貧,簡單是說。就是要讓全村人民都受益。"群眾聽了半信半疑,他們再等待,等待我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而我們壓力也隨之而來,答應群眾的事就一定要辦到,這是我們原則。
從五月份開始,通村路開始施工,全程10.8公里的水泥硬化路直達各個自然村,而接下來水泥硬化巷道、側巷道、磚鋪入戶路也緊鑼密鼓的修建起來,一個個新的廣場、公共衛生廁所、路燈在每個自然村都建成并投入使用,扶貧移民搬遷、避災搬遷、危房改造戶只要居住條件差,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國家補貼,公里全村74戶農戶住上了寬大明亮的新房子,同時,260畝的葡萄也規劃并全部栽植到位,坡改梯、排洪渠等項目也順利實施,專業養殖合作社也即將建成并投入使用,而所有的這些項目,受益人均為全體村民。
終于,群眾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對于我們,也從一開始的厭倦、反感到現在的交心,他們愿意和我們吐露心聲,閑暇之余,便來找我們聊天,談生活、談政策、談理想,我想,鄉鎮工作兩年以來,終于可以踏實的進村入戶了,因為百姓臉上的笑容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當下,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關鍵的決勝階段,明確當下脫貧攻堅工作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讓很多幫扶聯系人遇到的“疑難雜癥”,號準脈,下對藥,成為了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論述,上級部門的有關扶貧工作的文件、資料以及相關培訓,就是我們當下的脫貧攻堅工作的指路燈,因為這會為我國脫貧提供保障,也讓我們在扶貧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得到解決的方法。多年來的扶貧工作,讓我覺得,我們要做好扶貧工作,就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實現責任融合,突出黨建引領
一個組織的發展,關鍵還是看帶頭人的領頭雁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要求落實村書記責任機制,做好黨建+扶貧的宣傳員,積極支持政府對于扶貧工作的相關政策措施,并且務必落實到實處;村書記的選人標準中鼓勵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嚴格把關,把作風端正、品行良好、作風扎實,愿意為農村和老百姓服務的人員中擇優挑選。
二、精準選人機制,提高帶動能力
精準化扶貧的關鍵是精準化選人。現在有些地方是因為選人不正確,下派到貧困地區后沒有認真分析當地貧困原因,沒有了解貧困群眾的需求,下派干部存在應付思想。而對于某些有至于幫扶脫貧的干部因沒有將其優勢特長發揮出來而空有抱負,比如把熟悉產業發展的技術干部選派到發展滯后的地方,把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選派到矛盾糾紛多,熱點難點問題多的地方,讓下派干部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解決當地貧困癥結。此外,對于下派干部要實施實績考核,細化考核內容,考核優秀的干部進行重用提拔,不合格的重新選派或延長選派時期。
三、深入聯系群眾,突出精準幫扶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切要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當然,扶貧工作更是要求全黨全社會能夠從根本上做到精準,幫助貧困群眾。在開展工作中,要深入群眾,多跑腿,多入戶,多思考,真心實意地為貧困戶著想。此外,還可以適時開展各項技能培訓,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接受技能培訓,使其掌握工作技能;對于有意向外出就業人員可以提供就業信息,幫忙聯系對方單位已增加就業機會,進而增加收入。
為實現2020年全國人民共同達到小康,現各個地方高度重視黨建扶貧工作,把扶貧工作貫穿黨建工作中,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充分調動各方力量,落實責任、傳導壓力,形成脫貧攻堅合力。充分發揮基層黨建作用,為脫貧攻堅添動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活力。
按照縣政府要求,我們駐胡家坨鎮坨村駐村幫扶小組3名幫扶隊員來到胡家坨鎮坨村,開展了駐村幫扶工作。駐村工作使我們既得到了鍛煉,又助力了成長。[] 一、腳上沾的泥土多了,離農民的心更近了
懷著一顆愛民敬民的心,我們走進了坨村。駐村幫扶,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僅代表了個人行為,更是代表黨和政府對坨關懷的具體體現。駐村干部如果對群眾沒有感情,不僅僅會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并且會損害人民群眾對黨的感情,動搖黨的執政基礎。為此,我們與接觸到的村民交朋友、“接地氣”,實打實地給群眾排憂解難,把這樣的駐村幫扶當成一場走親訪友的“親情之旅”,當成送關懷送溫暖的實際行動。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虛偽的表情,我們臉上洋溢著最誠摯的微笑,帶著黨的關懷,走訪了村里的老黨員家庭,靜心傾聽了他們的心聲。在走村串戶的路上,我們和村民們結交了深厚的感情,努力為村里辦實事,辦好事。幾個月來,街上的路好走了,土圍墻換上了鐵藝墻,村民廣場還新裝了健身器材等等,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取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提高坨村群眾們的幸福指數,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二、基層干部接觸多了,對基層的了解更深了
駐村幫扶工作一邊面要聯系群眾,另一方面也要和基層干部協調合作。與基層干部打交道的時間多了,經過他們也更加深入的了
解了基層工作的艱辛和重要。經過與基層干部的接觸,我們發現:一是基層人員編制少,工作任務量大;二是基層財政所保障水平低;三是管理體制沒有理順,鄉鎮職能不對稱;四是鄉鎮財政缺乏自主財源,管理不規范;五是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建設落后,村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進取性沒有調動起來;六是鄉鎮財政是財政管理體系中最基層的一級,直接應對廣大人民群眾,業務量大,服務項目多,服務難度大。這次調研使我們對鄉鎮財政及基層干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我們以后更好地完成各項財政工作奠定了必須基礎。
四、去田地里的次數多了,對土地更加熱愛了
駐村期間,在村支部何書記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我局幫扶的蔬菜大棚基地和機井地。到了蔬菜大棚,我們被眼前綠油油的蔬菜和長勢可人的玉米地所征服了。那里的白菜、圓白菜、辣椒長勢喜人,一片豐收的景象。在此期間,我們還參觀了杏園基地,坨村有500多畝的杏園,還有50多畝杏園用于發展觀光采摘,帶動全村林業發展。我局工作隊在外出打工農戶閑置的院子里也培植了一個小蔬菜基地,有黃瓜、絲瓜、茄子、豆角、生菜、西葫蘆,還有水蘿卜、胡蘿卜、西紅柿,真是品種齊全、應有盡有。在仔細傾聽村民和駐村工作隊講解拔草的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后,我們細心翼翼地拔起來,過了一會兒,大家就熟練掌握了拔草的技巧,做起來游刃有余。看著我們做起農活來如此利索,何書記稱贊道:“沒想到你們這些略帶幾分嬌氣的文弱書生,干起農活來,還真像那回事兒,像你們這樣能吃苦、肯吃苦,將來肯定有出息。”我們聽后,
干起活來更起勁了。田間勞作不僅僅使我們在身體上得到了鍛煉,并且升華了我們的思想,并明白“一粥一飯來之不易”,體會到了農民的勤勞、樸實、熱情與艱辛。經過田間勞作,使我們更加熱愛這片熱土,在以后的生活中,必須會更加腳踏實地,艱苦奮斗。
五、心中的感觸多了,從實踐中收獲的也更多了
經過這次駐村幫扶鍛煉活動,我們理解了領導讓我們來的意圖,青年干部深入到基層一線進行幫扶鍛煉,就是要學習基層先進經驗,了解基層實際情景,“接地氣”,體民情,提高自身適應新環境的本事,學習基層干部直接應對一線、應對老百姓,克服困難、排憂解難的本事,學習村民那種不怕吃苦、自力更生、純樸善良的傳統,經過鍛煉,助力成長。
駐村期間,我們學習了鋤草、澆地、對花、挖地、施肥等農活,親身感受了農民的不易;對基層教育現狀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村干部“基層工作難”的心聲有了切實的體會;對基層財政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做好財政工作的本事;經過和農民近距離的接觸,實實在在地密切了干群關系。經過駐村鍛煉,小組成員互相信任、互相幫忙、互相理解,大家還收獲了一份珍貴的友情。駐村時間雖然短暫,但大家收獲頗豐,這些收獲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是彌足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