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大學生脫貧攻堅感想心得體會2020范文大全【5篇】,希望大家喜歡。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是農村改革發展之后,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近十年來,得益于國家的扶持和發展,農村一些“老大難”也得到了解決。比如說;讀書難、看病難、賺錢難等等。這些問題和過去相比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過去的農村,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村民們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很低,很多家庭都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生活十分艱苦。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村民們也不再為溫飽而發愁,很多人現在也朝著“小康”的方向努力。
除了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之外,隨著國家對農村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很多村莊現在也實現了“三通一改”,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居住環境變得越來越舒適,不少村莊現在也告別了“臟亂差”。
農民朋友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今年的“三農”領域有很多硬任務要完成。未來的一年里,國家將采取多項舉措解決農村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打贏脫貧攻堅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啟動廁所革命”等等……。
不過,就在農村進入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目標之后,農村地區也會陸陸續續迎來三個好消息。這些消息涵蓋到農村的多個方面,農民朋友請收下。具體如下;
無論是在建設還是在發展方面,資金尤為重要,要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資金就必須優先向農村地區傾斜,這樣才有資金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短板。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我國也會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資金預算將繼續向“三農”領域傾斜,確保各地的財政資金能夠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解決農村當前的民生問題。
在農村,鄉村建設和治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這幾年來,我國為了整治農村各類違規違法亂象,出臺了很多措施。現在已經到了農村發展的攻堅階段,農村的基層干部隊伍也很關鍵,如果是一個不作為、胡作為的帶頭人,那么資金投入后也會被侵占。
不過,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關鍵的一年,我國在開展各項工作的同時,也會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加大力度治理農村的“蒼蠅和村霸”,開展反腐敗和掃黑除惡這兩項斗爭。
雖然說現在的農村和過去相比有很大變化,但和城市相比還是有差別的,尤其是在教育和醫療方面,很多村民會離開農村進城生活,大都是因為這兩點。
不過,就在農村進入全面決勝小康之后,我國也會在各地區開展新一輪的發展工作。今年不僅要提高農村的教學質量,還要加強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消除鄉村醫療服務的空白點,讓村民不再為教育和醫療發愁。
2020年作為脫貧攻堅戰略收官之年,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全面小康,結合部門職責,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扶貧專項方面
作為扶貧專項部門之一,全局牽頭負責農村土地整治扶貧專項。加強與省自然資源廳、州自然資源局對接,積極爭取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因達不到申報標準,2020年省、州級農村土地整治扶貧項目不涉及市。
二、相關業務方面
(一)開發地質災害監測公益性崗位。我市屬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域,通過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對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專職監測。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公益崗位12個,助力貧困人口增收。責任領導:局長分管領導:副局長責任股室:地質環境股工作時限:2020年
(二)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我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分批實施。經與州自然資源局對接,未向市分解目標任務,全局繼續做好剩余項目的申報、實施工作,力爭全面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
三、駐村幫扶方面
(一)“三個一”方面。全局干部職工結對幫扶新鎮村和村農牧民群眾。一是利用村和村的區位優勢明顯,繼續幫助理清發展思路,落實幫扶措施;二是按照“一超六有”標準,結合貧困戶實際,持續做好貧困戶幫扶工作,并積極幫助非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謀發展,使幫扶工作更均衡。責任領導:局長分管領導:副局長責任股室:幫扶責任人工作時限:2020年(二)“五個一”方面。全局下派1名黨員到貧困村鄉村擔任“第一書記”。
為強化貧困村退出后的幫扶工作,進一步壓實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責任,認真履行好“五大職責”,同時加強“第一書記”管理,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分析、研究幫助解決存在問題,督促落實各項工作。
2020年總之,全局將繼續發揮自然資源部門職能職責,充分利用部、省、州自然資源部門在增減掛鉤、地災防治等方面出臺的系列政策,精準對接,有效落實,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目前全國還剩余551萬貧困人口未脫貧、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這些地區自然條件惡劣、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復雜多樣,剩余貧困人口中近一半是老年人、病人、殘疾人等。落實兩會精神,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發揮制度優勢、激發內生動力,高質量走好脫貧攻堅的每一步。
堅持黨的領導,高質量走好脫貧攻堅的每一步。“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更應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發展優勢。
發揮制度優勢,高質量走好脫貧攻堅的每一步。“上下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堅持全國一盤棋,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面對剩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更應發揮制度優勢集結全社會之力。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加快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
激發內生動力,高質量走好脫貧攻堅的每一步。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脫貧攻堅必須大力推進內源扶貧,要從根本上加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脫貧內在動力。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要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要通過勞動素質培養、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讓貧困群眾心熱起來、手動起來,變“要我富”為“我要富”,努力形成外部多元扶貧與內部自我脫貧的互動機制。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任務更重、挑戰更大。當前,14億多中華兒女也正以飽滿斗志,在深度貧困殲滅戰的戰場上向絕對貧困發起最后攻勢。堅持黨的領導、發揮制度優勢、激發內生動力,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我們必能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傳統工藝具有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就近就業、居家就業的獨特優勢,是助力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連續出臺文件,大力推進文化扶貧,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并選取確定了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等10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目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支持地方建設的此類工坊已超過2000所,帶動非遺項目2200多個,培訓近18萬人,帶動50萬人就業,其中有2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實踐證明,“非遺+扶貧”已成為一條很好的脫貧路徑,正在有效促進非遺資源豐厚的貧困地區人口增產增收。特別是以傳統工藝類非遺為主的產品,植根于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在帶動就業與脫貧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比如貴州省雷山縣麻料村,曾是當地聞名的“銀匠村”,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村民們大都外出務工,“銀匠村”成了“空心村”。近兩年,通過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村里以“合作社+工坊+貧困戶”模式,運營銀飾鍛制和非遺旅游。現在,很多村民又拾起了祖傳手藝,“空心村”重新變回了“銀匠村”,并成功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非遺+扶貧”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要變成穩定持久的生產力,仍需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也受到巨大沖擊,不僅游客數量銳減,產品銷售也出現困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會同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計劃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聯合舉辦首屆“非遺購物節”,通過引入各大電商平臺,解決非遺產品銷售難題,打通文化扶貧的“最后一米”。
為了辦好“非遺購物節”,很多地方正在加強對傳承人的電商知識培訓,以便他們更好地利用網絡平臺。同時,在“非遺購物節”統一標識下,各大電商平臺也迅速行動,包括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在內的多家網絡平臺,已分別從時間段、定位、優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助力。滿族剪紙、苗族銀飾、彝族刺繡、壯族織錦、臨夏磚雕……不少貧困地區的非遺產品,正在借助電商平臺,進入現代消費的“主戰場”,打開就業致富的“新天地”。
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這也是一場難得的“非遺盛宴”。大家可以在非遺購物體驗中,共享非遺保護成果、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并以實際行動支持“非遺+扶貧”,為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為社會、為家庭奉獻了青春和汗水,當他們垂垂老矣之時能安享晚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自治區把農村幸福大院建設作為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內容,著力解決農村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困難老年人吃穿住用問題,不使一人老無所依,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根據自治區前期的規劃,新疆207個農村幸福大院將于6月30日前建成,此次全覆蓋培訓又為幸福大院奠定了人才基礎。放眼當前的廣袤鄉村,從幼兒園到幸福大院,脫貧攻堅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從呱呱墜地到耄耋老年,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路上一環都不能缺,“兩不愁三保障”的實現已經細化到每個人、人生的每個階段,越是到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越要下繡花功夫,夯實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每一步。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絕不是隨意拔高標準,而是在現有標準下狠抓工作落細落實,穩扎穩打贏得最終勝利。細讀相關報道不難發現,全區兩百多個農村幸福大院的建設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切實滿足農村困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同時也注重提升農村幸福大院管理服務的規范化、專業化、制度化水平,在規范有序的基礎上體現人文關懷,務求把幸福大院建成農村困難老人滿意的養老棲居之所,這種設身處地為困難老人考量,情理兼顧抓細節的工作作風正是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所需要的。
“貧困堡壘”的問題往往是一環扣一環,脫貧攻堅工作就得一步接一步抽絲剝繭解難題。關于農村幸福大院的重點服務保障對象,“生活自理有困難的留守獨居空巢老年人”“子女外出務工、身邊無人照料的農村經濟困難老年人”這兩項表述引起了筆者關注,“留守”“外出務工”這一組相對應的詞語也反映了一個現實矛盾。筆者在南疆結親入戶走訪時曾遇到過一個小伙子,雖然很想外出務工,但是擔心母親一人在家無人照顧,在村干部來動員登記時還是拒絕了,這個選擇反映了不少年輕人的無奈。而農村幸福大院的落實,必將為更多為人子女者消除后顧之憂,讓他們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路上能夠放心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每個人都享有追求幸福的熱望,而高質量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正為每個人筑牢幸福的基礎。
大學生脫貧攻堅感想心得體會2020范文大全【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