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與全國大學生一起通過網絡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思政課 ,下面給大家分享同上一堂思政課大學生心得筆記精選.歡迎閱讀!
這是一場艱巨但又必勝的“戰役”,這是一場全民動員、眾志成城的“戰斗”。面對疫情,要牢筑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防線”,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統一包含人民群眾、醫療科研、社會組織等強大“戰線”,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聚焦微觀人群,不得不提的是老黨員這個群體,在疫情面前,他們堅決“亮劍”。
“戰疫”中他們帶頭講自律,坦誠不隱瞞。這段時間來,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觸武漢旅居史的要隔離觀察,過不了心理和思想關,所以存在瞞報情況,最后導致了更多的傷害。我們的一些老黨員就主動站出來,不但坦誠自己的真實情況,還主動協助我們的醫務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等工作,更好地對當地的返鄉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摸排,這其中難免會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們出于整個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義,承受住壓力,做好表率。
在這次必勝的“戰疫”中,我們要及時用好、亮出老黨員群體這把“寶刀”,讓老黨員的特殊作用充分彰顯,讓這場“戰疫”調動更多力量,讓舉措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們堅信在眾志成城的奮戰中,病疫將徹底被掃滅,我們必將取得完全徹底的偉大勝利。
四位主講老師們的精彩課程,讓我們更好的感受到什么中國力量,什么是中國精神,什么是時代的擔當和責任,每位老師鏗鏘有力的講述都深深打動著我,特別是馮秀君老師那句:不同的是戰場,不變的是家國情!
的確,愛國就是最大的責任與擔當,沒有什么能夠比擁有一顆純粹的愛國之心、熾熱的家國情懷更能讓一個人堅定信念的去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我們廣大青年是在每一個新時代的傳承人,就像當年在父輩庇護下的孩子,成了如今的戰力軍,曾經是你,現在是我,薪火相傳,擔當著每一代年輕人的時代責任??箵粢咔?,戰勝疫情,需要信心,更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對青年學生而言,這更是一次寶貴的現實歷練和思想的洗禮,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深刻的感悟,更能帶給自己思想的升華和對生命真諦的領悟。我們的國家也同樣如此,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在這樣的疫情之下,對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城市,對我們的國家都是一次大考,只有經得住考驗,才能創造更大的時代價值,展現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更快的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感恩祖國,感謝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們,愿在每個人的努力之下,我們的國家早日戰勝疫情,擁抱春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今天下午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這次新冠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 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主講老師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感謝領導能關心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讓全國的大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對我們的期望!中國加油!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一封封請戰書,一枚枚紅手印,寫滿了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熱血,它是一代人的“出師表”,它是一代人的“生死決”。
疫情當頭,一批批醫務人員請纓出戰,有:“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先鋒同志,有:“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有:“若有戰,召必回”的解放軍軍人,等等。他們是偉大的,他們展現了華夏兒女的拼搏精神,他們突顯了炎黃子孫的責任擔當。疫情當頭,我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大愛無疆,國士無雙,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他們本該享受安逸,卻再次選擇掛帥出征。他們的實事求是,他們的敢醫敢言,有他們,我們更安心。他們才是我們該要追逐的“明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
一代代新青年,一股股新力量,他們是國家的前途,他們是民族的希望。疫情當頭,他們奮力趕往一線,有“基建狂魔,與時間賽跑”的青年突擊隊,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青年志愿者,有“言傳身教,共抗疫情”的上陣父子兵,等等。他們臉上的勒痕是永不褪色的榮耀,他們留下的汗水是不忘初心的結晶,他們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
經過這堂思政課的教導,使我明白了許多。明白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的道理,明白了愛國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堂課,更是對我人生的引領。通過這堂課后,一定會注意疫情,并增強疫情意識。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中華兒女在不同戰線上爭做疫情防控的“戰斗員”、“宣傳員”、“保障員”,創造了同心戰“疫”的中國奇跡,艾四林教授立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展開講解,“迅速應對、及時支援、火速建設”,抗擊疫情的具體實踐加深了我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其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認識;秦宣教授聚焦“疫情大考告訴我們什么”展開分析,我深切體會到抗“疫”路上彰顯出的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王炳林教授從我國歷史上的防疫斗爭歷程出發,生動地分享了中華民族從磨難中奮起、化危機為轉機的歷史經驗和智慧;在這場嚴峻的戰“疫”中,廣大青年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筑起青春長城,展現責任擔當,匯聚強大力量。馮秀軍教授深情講述了戰“疫”中勇敢逆行的年輕風景,我深切感受到“青春聚力齊行動,同心戰‘疫’顯擔當”的青年力量。
雖然我們不能親近戰場,但是作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我們永遠是國家、武漢的后勤部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希望疫情能夠早點結束,早日回到學校上課。最后為逆行的白衣天使們祈福,平安歸來!你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中國共產 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币咔闊o情,人有情。疫情發生以來, 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守士盡責,醫護人員迎難而上、救死扶傷,人民群眾眾志成城、捐款捐物。億萬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用奮斗實干定格戰“疫” 中的最美鏡頭。
鏡頭一:心中有民的最美守門人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疫情發生后, 全國上下一盤棋,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堅持把為黨分憂、為國盡忠、為民造福作為使命感和責任感。黨員干部主動放棄春節休假,積極投入抗疫-線。他們沖鋒在前,忠于職守,積極動員和組織群眾,在基層構筑起了嚴密的疫情”防火墻”。危難關頭,他們不講條件、不計得失、力以赴,用抗疫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初心和使命。河南連軸轉、不顧家的“三到”干部楊俊志、山東民警李強、朝陽市衛生局干部崔志剛等干部都倒在了抗疫前線。戰役還在繼續,有戰士在戰役中不幸倒下了,但剩下的戰友還在繼續奮力作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們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門。
鏡頭二:心中有責的最美逆行者-方有難,八方支援。
根據中央”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專家組成員和醫護工作人員在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馳援武漢。截止2020年2月9日15時,逆行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己達到11000多人,其中包括全國最強、水平最高的重癥救治專家團隊。在這些逆行者中有經驗豐富的老專家,也有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有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有剛剛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新同志,有領導干部也有普通群眾。他們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科室、不同家庭,但此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 最美逆行者”。長滿紅斑的手、布滿淚痕的臉、浸滿汗水的背都是他們在前線留給大家最難忘的記憶。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所有的逆行者們,此刻,讓我們向你們致敬,愿你們早日平安歸來,等你們回家!
鏡頭三:心中有國的最美支持者病毒無情,人間有愛!
有多少個瞬間,我們隔著屏幕為普通樸實的平凡人潸然淚下。45歲的菜農秦師傅、賠錢賣盒飯的店主小姐姐、捐1.8萬個口 罩的90后湖南小伙、火神山醫院送菜的河南村支書、挨個店不計代價“掃街”的海外同胞等,他們中的很多人我們都不認識,但我們知道面對疫情他們都只有一個名字就是 “中國人”。也許他們做的事沒有多偉大,卻值得每個人駐足稱贊。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兩相依。國難當頭,億萬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叭诵凝R、 泰山移”,相信舉全國之力,我們一定會早日打贏戰役。等明天贏了,我們一-定要舉杯歡慶,認真欣賞在抗疫前線定格的最美鏡頭,為自己今天的表現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