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有感心得有哪些?1990年,改革的號角在浦東這片土地上吹響了。一代代的浦東人奮斗不止,一步步打造走向世界的“浦東奇跡”!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心得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從蛙聲一片的浦東稻田,到高聳云天的“大廈森林”,再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跑出的“上海速度”,令人驚艷的巨變也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我特意采訪了三位和浦東“一起成長”的老中青代表,讓我們一起走入她們的“浦東記憶”。
我的外婆,是個60后,出生在浦東,一個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她二十多歲時去浦西長寧區的工廠上班,在那個年代,浦東人去浦西上班是非常少見的。外婆說,那時候去浦西要穿越黃浦江,沒有大橋、沒有隧道、沒有地鐵,家門口也沒有公交車。她每天早上六點半騎自行車從家里出發,坐上輪渡穿過黃浦江,再一路騎行到工廠,單程要花兩小時。現在,只要外婆愿意,她能坐上地鐵去到上海任何一個角落。
外婆那個年代,流行著一句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現在,外婆退休了,外婆的老同事們都愿意坐地鐵從浦西過來找她逛逛三林老街,吃吃三林本幫菜,感受浦東生活。
我的媽媽,是個80后,直到考上大學才離開浦東。1994年,肯德基第9000家店開進了浦東。那時候,孩子們對洋快餐充滿了好奇,媽媽也不例外,這里也成了見證她童年成長的地方。如今,這家店依舊還在浦東南路上,伴隨著新一代孩子的成長。
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了世博會,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博會期間,媽媽有幸成為了志愿者,每天為外國游客提供中英翻譯服務。浦東作為中國的窗口,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的飛速變化。
我的堂姐,是個00后,剛剛經歷了高考的她,見證了浦東的蓬勃發展。中考時,她考入了與浦東一江之隔的黃浦區上海市重點高中。每天早上舅舅只要開車10分鐘穿過西藏南路隧道,就能把姐姐從浦東世博區域送到黃浦區,這種事情放在以前媽媽讀書的時候,是想也不敢想的。
節假日,姐姐會和同學們一起去632米高的上海中心登高望遠,她還會去上海迪士尼樂園尋找童話仙境,去臨港的海昌海洋公園近距離觀察海洋動物。
經過這次老中青三代的采訪,我深刻體會了“奇跡”這兩個字,用這個詞來描繪浦東的高速發展最為恰當。
浦東的傳奇仍在繼續。我們是浦東少年,生于浦東,長于浦東,雖然我們沒能參與到浦東開發開放的前三十年,但是讓我們一起迎接挑戰,為浦東未來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譜寫下一個三十年更輝煌的浦東新奇跡!
在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的時刻,站在新時代新征程新起點上,而立之年的浦東一定能不負眾望,再創奇跡。
30年前,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面對社會主義中國何去何從的歷史之問,黨中央作出開發開放浦東這一歷史性重大戰略決策,由此奏響了浦東發展的全新樂章。30年彈指一揮間,今日的浦東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11倍,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約790倍,以先行改革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極具示范意義。浦東開發開放的成功實踐,折射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態度,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旺盛生命力。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風華正茂。“浦東發展的意義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義,在于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于排頭兵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既是有對浦東發展的明確定位,也飽含著對浦東未來的深切期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聚焦“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立之年的浦東當堅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秉持“勇當標桿、敢為闖將”的精神,努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邁向新征程,浦東要繼續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立經濟全球化時代潮頭,緊扣黨中央賦予的“三大任務”,不斷推進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當好我國引領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標桿;
要背靠上海、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力助推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在強化創新引領上下功夫,對標先進、追求一流,努力建設我國融入全球經濟格局的功能高地;
要堅持發展為民、服務人民,不斷提高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奮力成為展示我國治理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讓浦東在下一個30年再續輝煌。
三十而立從頭越。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的“交卷之年”。站在更高起點上,浦東要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的宏偉藍圖,繼續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以更大力度擴大開放,在引領上海現代化建設、推動改革開放創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特大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上交所黨委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30年前,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黨中央全面研判國際國內大勢,統籌把握改革發展大局,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掀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新篇章。上交所在“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的時代大潮中應運而生,在浦江之畔敲響了新中國資本市場第一聲開市鑼。十八大以來,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賦予資本市場更重大深遠的時代使命。成立30年來,上交所秉持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的浦東精神,奮勇開拓,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發展主旨、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擔綱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以滬港通開啟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之先河,推出首個交易所場內股票期權,平穩實施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努力成為服務國民經濟的主戰場。
下一步,上交所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六穩”“六保”方針,按照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貫徹“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理念,不斷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能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凝聚共識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黨對交易所事業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賦能。
二是大力弘揚浦東改革開放精神。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積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緊密配合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將上交所建設成為全球一流創新資本要素集聚高地。主動融入對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三是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服務科技自立自強。堅守科創板定位,發揮科創板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集聚效應和示范效應,支持和鼓勵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在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方面展現更大擔當作為。
四是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有效落實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圍繞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進一步明晰建設世界領先交易所的路線圖,堅定不移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深化注冊制、退市、長期投資者等關鍵制度改革,積極實施《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增強高端要素匯聚實力,積極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11月12日,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在上海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浦東開發開放3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對浦東把握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在新征程上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對我們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30年前,黨中央全面研判國際國內大勢,統籌把握改革發展大局,作出了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掀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嶄新篇章。30年來,浦東創造性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80的國內生產總值、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改革開放走在全國前列,誕生了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保稅區等一系列“全國第一”;核心競爭力大幅度增強,基本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人民生活水平整體性躍升,2019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1647元。30年披荊斬棘,30載雨雪風霜,浦東開發開放的實踐充分表明:“浦東發展的意義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義,在于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于排頭兵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改革開放40多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實踐充分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是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30年。新征程上,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中加以謀劃,放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對于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具有重大意義。黨中央正在研究制定《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將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浦東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浦東三十而立從頭越。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歷程,走的是一條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條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是一條打破常規、創新突破之路。面向未來,浦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銳意進取,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就一定能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浦東要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要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疏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雙向鏈接的快車道。要聚焦關鍵領域發展創新型產業,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要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同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加強分工協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產品、形成一批中國標準。要積極參與、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開展全球科技協同創新。
第二,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聚焦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打通理順許多堵點難點,很多領域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隨著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要聚焦基礎性和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浦東要在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率先試、出經驗。要探索開展綜合性改革試點,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產業發展的全鏈條、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出發來謀劃設計改革,加強重大制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放大改革綜合效應,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第三,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當今時代,任何關起門來搞建設的想法,任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任何搞唯我獨尊、贏者通吃的企圖,都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當前,經濟全球化遇到一些回頭浪,但世界決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開放合作仍然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要敞開大門歡迎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凡是愿意同我們合作的國家、地區和企業,我們都要積極開展合作。
浦東要著力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給、高質量產品供給、高效率資金供給,更好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要更好發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作用,對標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在若干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要加快同長三角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提升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要率先實行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進政策,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團隊特別是青年才俊。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作文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