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晨興音樂廳成功舉辦。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嗎?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觀后感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今天下午,由航空工業集團主辦,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商飛、中國航發、電子科技集團等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晨興音樂廳成功舉辦。
本屆航空航天月桂獎得到了工信部、國資委、國家國防科工局、民航局等國家機關、軍委科技委及各軍兵種的關心和指導,以及各大軍工集團、民航企業、航空院校的大力支持。12位獲獎人和團隊分別獲得了“大國工匠”“飛行精英”“英雄無畏”“技術先鋒”“領導卓越”“攜手合作”“終身奉獻”等七項大獎。
獲得本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的個人和單位有:航空工業哈飛數控銑工秦世俊與航天科工二院數控銑工曹彥生分別被授予大國工匠獎;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上海飛行部被授予飛行精英獎;航空工業宏光李軍空降空投試跳團隊獲得英雄無畏獎;長征五號系列火箭總設計師李東和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鄧景輝獲得技術先鋒獎;西北工業大學校長汪勁松與北斗三號衛星總指揮遲軍摘得領導卓越獎;中國商飛與中國航空工業捧獲攜手合作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陳一堅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發動機專家尹澤勇被授予了終身奉獻獎。
據介紹,值此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的舉行,既是對近兩年來航空航天領域所取得成績的回顧與表彰,更是全面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創新發展實踐,彰顯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航空航天強國的生動實踐。
航空航天月桂獎創立于2005年,秉承“弘揚行業精神、謳歌骨干精英、探索新知前沿”的“月桂精神”,旨在表彰航空航天人在國家科技發展進步和國防建設過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和所展現的崇高精神。迄今,航空航天月桂獎成功舉辦了14屆,共有98位個人、29個團隊獲獎,已成為航空航天領域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行業大獎,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贊譽。
此次獲“大國工匠獎”的曹彥生,2018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主要從事航天復雜產品智能制造技術研究工作。榮獲“全國技術能手”、 “首都勞動獎章”、科工集團“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金牌教練”等多項榮譽稱號。
此次榮獲“技術先鋒獎”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于1989—1990年在西北工業大學進行研究生課程學習。主要從事運載火箭總體設計工作,參加多次火箭發射任務,并在任務期間擔任測試發射總指揮員。曾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2017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名單,并榮獲“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斬獲“技術先鋒獎”的鄧景輝,是航空工業首席技術專家,現任航空工業直升機所總設計師。1986年,他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結構與強度專業。主持并參與了多個型號的研制以及重大基礎技術研究;榮獲“航空報國金獎”、“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裝備預先研究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領導團隊開創了多項國內直升機研制的先河,填補了多項核心技術領域的空白,實現了我國直升機自主創新的歷史性飛躍,并推動我國先進直升機自主研發完整體系的建立,助力民族直升機產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記者獲悉,此次陳一堅院士榮獲“終身奉獻獎”。據了解,飛機設計專家陳一堅,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起被聘為西北工業大學外聘院士、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飛機設計研究工作,主持參加了多個型號飛機的設計和研制,為我國航空工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某型號飛機總設計師,打破舊的設計規范體系,采用諸多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使飛機達到國家要求的戰術技術指標,并組織幾十個廠所成功地完成了研制任務,填補了我國此機型的空白。
由于美國和歐洲頒布的禁令,我國很難從國外獲得關鍵的航天技術,中國也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的活動。航天事業是具有高度危險性的職業,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其風險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風險面前,中國航天員表現出的是一往無前的勇氣,是頑強拼搏的斗志。航天員這次出艙面臨著失壓、缺氧、輻射和巨大溫差等諸多困難。他們用艱苦奮斗、敢于犧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優秀品質;用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榜樣。
2、學習航天人極其嚴謹的科學精神
神舟七號飛船零配件產地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并以百分之百的發射率和零失敗率,創造了航天發射史上的輝煌。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為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宇航員細致的檢查安全系帶的動作,認真地閱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茍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這種不允許失敗、不準有絲毫瑕疵的嚴謹工作作風,保證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
3、學習航天人志存高遠、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
漫步太空,這個在當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學技術,“神七”升天意味著將打破這種局面。當我們沉浸在“神七”帶來的歡樂和喜悅時,當我們為航天事業的輝煌感到驕傲和自豪時,一定要認真學習航天人勇于攻堅、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特別是要學習他們在航天事業中表現出來的高度的責任感,學習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志存高遠、為國奉獻、立足本職工作的精神。
神七的成功發射不僅為中國的科技進步提供了新的動力,代表航天事業的航天人更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它促使當代青年學生更加明確自身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更應該自覺地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踐行航天精神,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神舟飛船的一次航天飛行成功,凝聚里十多萬航天人的心血。他們組織成了一個龐大的系統,既明確分工,又精誠合作,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無論你擔任地是什么角色,絕對沒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從飛船的制造到飛行員的吃喝拉撒,任何一個細微的環節,從設計到制造到裝配,都必須經過縝密地設計和反復地實驗,絕對不能有絲毫的紕漏。從返回艙到軌道艙之間的那道門,如果不能嚴密關閉,就可能導致整個飛船航天飛行的失敗,為此,航天人經過了近百次的實驗,就是卡進去一根頭發都不行。曾經就是因為火箭發射塔底座上掉了一個非常微小的金屬屑,導致了火箭發射失敗。盡管其中一個人負責任地工作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只要某個人有一點疏忽,就可能給火箭乃至七大系統帶來滅頂之災。航天人的“歸零”,就是對任何問題,都要完全、徹底、不留遺患和舉一反三地解決。“零缺陷,零故障,零疑點”“嚴上加嚴、細上加細、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分秒不差”……這些看似極端的口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航天人嚴謹求實負責任的作風。正如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慶偉所說的,載人航天工程的標準必須全面、嚴謹、可操作、可檢查,絕不能出現廚師做菜時常說的“鹽少許”之類的含糊其辭。全系統數萬個口令無一差錯,操作無一失誤;北京、酒泉、西安3個指控中心和分布在國內外的10個測控站,以及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4艘遠望號測量船,都精確、及時,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才確保了“神六”的“談笑凱歌還”!
載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又一偉大成就,是中國科技發展的新的里程碑,是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又一非凡壯舉。成就這一舉世矚目的高科技領域宏偉事業,既靠我們雄厚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作后盾,也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正是在載人航天工程的實踐中,在挑戰世界尖端科技領域的艱難征程中,我們的航天人鑄就了科學求實、開拓創新,艱苦創業、勇攀高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這一精神,為中國航天領域攻堅克難、不斷進步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強大動力,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當我們沉浸在“神六”帶來的歡樂和喜慶時,當我們為航天事業的輝煌感到驕傲和自豪時,一定要認真學習航天人艱苦奮斗、勇于攻堅、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特別是要學習他們在航天事業中表現出來的高度地負責任。偉大的精神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只要我們每個人立志成才,報效企業,就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阻擋我們勇往直前的步伐。當我們的事業遭到挫折的時候,可以回顧我們的航天風雨路,想想我們偉大的航天精神,就能重振精神,大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仿佛這就使整個世界,這紫霧籠罩的異地,忽然飄過一縷單薄的回憶……
我恨我,沒能抓住夢的尾巴。
其實也沒什么可惜的,此夢太過于古老。
人是愛幻想的,也記不清是哪朝那代,藍天的誘惑便向毒藥一樣,把這種叫人的偉大的生物吸引了過來。也許是好奇心吧,祖先們從未停止過,成功了?不然,每一次嘗試都是血的代價苦澀的回憶,心上鐵烙的疤痕,洗不去。實驗未果,便手繪心聲。瞧敦煌宏偉滂沱,飛天傾城傾國。為何仙女姐姐那么多,這就是國人精神的騰飛成果!
過去總是不堪的,夢總會實現的。
五十年代的那個春天,中國正式開始了航天事業,照這么說,那確實是個春天。
當時,技術太過于落后,資金也乏,唯一有的,是四萬萬中國人的熱血。熱血勝過一切,中國人的激情不是油頭滑腦的激情,而是奮斗的激情,浴血的奮斗,奮斗的熱忱!
數不清是多少個晝夜了,當“東方紅一號”滑劃破黎明的那一刻,所有黑紅的臉龐都拂過一絲欣慰……
這只是個開始。
盡管一支又一支的隊伍飛向空,夢未停止。我無時無刻的幻想著,我們可以在火星上包一片地,或者在月球上建一個博物館。我想一切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我更幻想著研發一種前無古人的飛船,在黑洞上玩玩,這不是個后無來者的地方
銀河系,飄渺閃耀,令人醉在春風夢不醒。山外青山樓外樓,天外有天宙外宙。外宇宙是否也是個萬籟俱傾之地?我不知道。將來會親眼見到的。我相信全人類將會在不久的將來,乘著超定理,超自然,超科學的航天飛船以超時間,超空間,超光速的勢不可擋的力量穿梭在紫色的迷霧間……又夢到,大漠震顫,新星騰飛;又夢到,在火星上,嗅到紫羅蘭花淡淡的香味,鍄曼蒂卡花的憂愁……
一切一切一切之外的一切一切一切是何模樣。
待我揭曉。
中國航天夢,帶我祝福,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