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年,決戰在今朝。以“六穩”“六保”為抓手,穩扎穩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于如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如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心得【篇一】
“六穩”加“六保”一共十二個方面,每個都要做好,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平均用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也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方法。”那么,在“六穩”和“六保”中抓重點,要從當務之急入手。
當務之急是保居民就業。就業決定收入,收入決定消費,消費是經濟增長最重要最基礎的力量。消費還能帶動投資、進出口,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系統性影響。就業如果保不住,一切都可能失守,甚至社會穩定的底線都會失守。保居民就業要精準施策,要針對農民工、大學生等群體,服務業、外貿等行業采取針對性措施。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中央財政要加大穩就業轉移支付力度,加快社保基金中央調劑進度,發揮社保保障作用。更加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穩就業中的主導作用,鼓勵地方政府完善就業服務、提供就業援助、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等。
就業的提供主體是企業,保居民就業就要保企業、保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沖擊最大,要把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放到突出位置。企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現金流量表危機,要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通過融資性現金流來彌補經營性現金流斷流,堅決阻斷向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蔓延。完善現有的“增貸續貸、減稅減費、補貼”政策,可設立“援企穩崗”專項貸款機制,鼓勵地方政府成立“援企穩崗”專項基金,入圍企業以不裁員為前置條件。保市場主體還要加快改革,破除市場準入障礙,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激活市場主體的潛能。
在全球化時代,企業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產業鏈供應鏈的一分子,因此,保企業就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短期要加大對產業鏈的支持,可成立“產業鏈穩定基金”,防范關鍵性行業產業鏈斷裂風險。中長期要適應全球產業鏈發展新趨勢,加快推進產業鏈價值鏈重構,建立本地微循環、國內內循環、區域小循環、全球大循環,形成彼此環環相扣、層層嵌套的產業循環系統。
這樣,在“六穩”和“六保”中就有了一條保產業鏈供應鏈——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的工作主線,通過這條工作主線,帶動消費、投資、進出口,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關于如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心得【篇二】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無論是“六穩”還是“六保”,就業都被置于首位。市場主體是經濟運行最基本的單位,保住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保住民生。怎么讓企業“活下去”,成為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步步高集團是湖南知名的零售、百貨企業,合作的商戶涉及餐飲、娛樂休閑、教育培訓等多種業態,其中很多是中小微企業。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對于疫情的沖擊感受很直接。
王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保就業方面,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和促進就業的好政策,包括社保繳費減免、鼓勵線上培訓、補貼新員工招聘、工會經費全額返還等,為企業注入了能量,幫助企業“活下去”渡難關。鑒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影響,以及企業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建議國家延續企業社保繳費減免期,出臺就業見習補貼、吸納就業補貼兩年短期政策,保障企業生存和穩健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全國人大代表、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總經理種衍民表示,2019年5月實施的社保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提高了企業經營效益,增強了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但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社保費依然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假設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有3000名員工。2019年5月政策實施前,企業全年社保支出約3000萬元。政策實施后,按照16%的比例繳納,全年社保支出約2300萬元,明顯下降,但僅這一項費用仍然需要占到企業員工支出的10%、企業成本的7%。”種衍民算了一筆賬。對此,他建議針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出臺專項優惠政策,將勞動密集型企業養老保險費率降至14%,更大程度減少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激發企業生產活力,擴大社會就業。
一是“六穩”“六保”是今年的重點,必須扎實抓好。受到疫情沖擊,當前國內外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突出了“六穩”“六保”。我認為,“穩”是目標和落腳點;“保”是前提,體現的是“底線思維”。只要我們守住底線、穩住大局,中國經濟必將走在世界疫后經濟重建的前列、行穩致遠。重慶作為直轄市,要在落實“六穩”“六保”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
二是做好“六穩”“六保”,關鍵是保市場主體。“六穩”和“六保”均與就業有關。保就業的前提之一,是保市場主體;解決就業關鍵還是看市場主體。目前民營企業解決了80%的就業和90%的新增就業。穩住上億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當前,我市必須要把保市場主體作為推動經濟運行最首要的任務,做好援企助企工作,為經濟回到正軌之后,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希望政府能夠切實抓好政策的落地落實,尤其是稅費減免、房租補貼、社保優惠、信貸展期、貸款減息免息、降低企業物流和能源成本、防疫成本支出補貼等新政策、好政策盡快落實,用行動感動企業、用效果感染企業,讓企業家感覺到真正是自己人。
三是穩定就業這個最大民生,關鍵在于創新。今年全國就業壓力很大,保住就業,才能保住基本民生,才能穩住民心,才會有社會的穩定健康發展。陶然居在疫情期間,通過創新業務開拓崗位、固定用工穩定崗位、靈活用工調劑崗位等方式,幫助集團2萬多員工正常復工,沒有發生一起裁員和減員現象。復工后,陶然居的80%的原材料都是采購對口幫扶的貧困村和貧困戶,累計采購原材料近千萬元,讓很多貧困地區的群眾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脫貧。總書記在23日參加全國政協經濟界委員會對新就業形態給予了肯定。今年我們將會積極落實中央明確的就業優先政策,按照崗位需求,盡可能多的創造就業崗位,吸納更多就業。有關部門也要加大穩崗力度,比如,允許企業采取更加靈活的用工制度,及時給予企業穩崗補貼,對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給予一定比例的返還,對企業員工培訓給予全額補貼等等。
希望能夠把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出的新政策和新舉措,盡快高效地落實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去,精準施策,穩中求進,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扎實的基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我們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帶來挑戰。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提出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總要求,不僅強調要加大“六穩”工作力度,而且明確提出了“六保”任務。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善于變壓力為動力,勇于攻堅克難,只爭朝夕、真抓實干,我們就一定能克服暫時困難、戰勝風險挑戰,贏得發展主動。
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強化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風險挑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正是針對當前新形勢提出的,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主要著力點。要深刻認識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只有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才能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六穩”工作、“六保”任務,就業都擺在首位。保居民就業,就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千方百計增強企業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能力。保基本民生,就要強化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適當提高城鄉低保、撫恤補助等保障標準,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員納入救助范圍,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發放臨時生活補貼,相關價格補貼聯動機制要及時啟動。保市場主體,就要著力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推進減稅降費,降低融資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保糧食能源安全,就要發揮好“三農”的壓艙石作用,做到糧食生產穩字當頭,煤電油氣安全穩定供應。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就要促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保持穩定性和競爭力。保基層運轉,就要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保障基層公共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強調:“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在這場抗擊疫情的嚴峻斗爭中,我國經濟經受住沖擊,展現出巨大韌性。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真抓實干、穩中求進,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迎來更好發展。
關于如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心得【篇五】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中央首次提出“六穩”是在2018年7月,當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憂。中央審時度勢,未雨綢繆,旗幟鮮明提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六穩”作為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在“六穩”發力下,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沖擊我國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一是經濟增長不穩。生產、消費、交換等經濟活動大范圍停滯,導致投資、消費、進出口快速下行,經濟負增長。二是經濟主體陷入危機。疫情沖擊下,企業部門、家庭部門、政府部門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和家庭收入下降,陷入現金流危機,時間一長,可能破產。政府部門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導致債務積累、赤字增加。三是金融風險加大。疫情的不確定性給金融市場投資者造成嚴重干擾,導致預期不穩,資產價格波動性上升,金融市場動蕩。而疫情沖擊下企業、居民收入下降乃至破產也會傳導到金融機構,導致金融機構資產損失,并進而威脅金融穩定。四是內外經濟失衡。疫情沖擊給進出口造成重大影響,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均呈負增長。疫情也會影響資本收支平衡,引起匯率波動。此外,世界經濟出現前所未見的負增長、負利率、負油價、負收益,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面對一系列新挑戰和新風險。鑒此,中央及時作出新的安排,在扎實做好“六穩”的基礎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務,形成了“六穩”加“六保”的工作框架。
關于如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心得5篇相關文章:
3.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心得體會總結5篇
4.2020貫徹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心得體會900字【5篇】
6.2020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心得體會總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