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氣象臺預計,7月13日白天,河南南部、安徽、江蘇南部、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東部、重慶大部、貴州東部和南部、廣西大部、廣東大部、海南島、新疆南疆盆地東部和北疆西部等地有35-36℃高溫天氣,其中,湖北南部、湖南大部、江西大部、浙江大部、上海西部、福建大部、重慶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局地可達40℃以上。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
2、午后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3、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
4、高溫條件下作業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地都應從切實保障勞動者權益角度,拿出具體措施,積極行動起來,切實把勞動者的“遮陽傘”撐穩撐實,在高溫天為特殊崗位的特殊群體送去清涼。
今年6月以來,我國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不少人直呼“熱度爆表堪比三伏”。這樣的熱度還在持續,7月11日,我國正式入伏,這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
中國天氣網發布中暑指數地圖警示,今年頭伏期間,華北平原等地高溫將先消減再發展,而南方部分地區將維持大范圍高溫悶熱的天氣格局。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區熱力值拉滿,在部分時段極易出現中暑天氣。
持續的高溫,防暑是關鍵。烈日下,總有一些崗位無法缺席,無論是為了城市正常運行還是養家糊口,他們必須堅持高溫作業。按照醫學常識,氣溫超過37℃,人長時間在戶外勞動或處于酷熱之中,就極有可能中暑,嚴重時還會威脅生命,這些受高溫威脅的群體,更需要社會的關愛,高溫下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至關重要。
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權益保障不能打折。企業應合理安排工期,避開高溫作業,做好后勤補給,讓高溫下奮戰的勞動者感受足夠的清涼。各級政府則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高溫的各項工作,把各項制度落實到位,把勞動權益真正保障到位。不論是交警、環衛工、快遞小哥,還是城市的建設者、電力設施的維修者,以及在工地、在街頭、在路邊的勞動者,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理解他們的辛苦,更應該多一份關懷,為他們送去清涼。
早在2012年7月,國家相關部門便聯合印發了新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其中對高溫津貼、工作時長、工傷認定、降溫措施等核心內容進行了明確界定與規范,強化了執行力與責任追究,而高溫津貼的落地,還需更多依賴于勞動監察等部門的針對性發力。
各地都應從切實保障勞動者權益角度,拿出具體措施,積極行動起來,認真檢查防暑降溫相關措施制定了沒有,制度落實了沒有,防暑降溫費、用品和應有福利兌現了沒有,作業時間科學調整了沒有,有關避暑措施到位沒有,諸如高溫天氣下采取應急措施,停止戶外露天作業,調整作息時間,開放公共場所,為更多的人提供納涼的地方等細節關愛到位沒有,切實把勞動者的“遮陽傘”撐穩撐實,在高溫天為特殊崗位的特殊群體送去清涼。
12日,一場降雨給北方多地帶來陣陣清涼。記者從中央氣象臺獲悉,降雨只是讓陜西、山西、河南、京津冀地區以及山東等地的高溫暫時退縮。隨著降雨結束,華北等地的高溫還會再度發展。與此同時,江南等地出梅后進入三伏天,晴熱相伴,比較悶熱,江南部分地區氣溫可達38至40℃。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介紹,12日至13日的這輪降雨過程主要有以下特點:
范圍比較大。北方地區的西北地區、華北、黃淮等地會有較強的降水,南方地區的西南地區以及江漢、江淮地區也會迎來降水過程。
部分地區的雨量較強。預計12日白天到夜間,山東、河南中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陜西中部、四川盆地西部、甘肅東南部、青海東部和南部、西藏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山東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局地大暴雨。
因為前期多地的高溫干旱比較明顯,此輪降雨對高溫和旱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有利于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
隨著降雨到來,北方地區持續多日的高溫被打斷。
“今年華北高溫極端性強。”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指出,華北、黃淮地區共有86個國家站達到或超過極端高溫閾值,北京湯河口等26個國家站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截至7月11日,今年以來中央氣象臺已發布高溫預警43次,其中高溫黃色預警27次,高溫橙色預警16次。
6月以來,北京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實際上,連續8年,華北地區6月中旬到7月初都出現了高溫過程。
專家指出,這次華北高溫過程,由于厄爾尼諾快速發展,副熱帶高壓快速增強,降水偏南。在中高緯度,高壓脊穩定維持,華北水汽條件差,溫高雨少。因此,近期北方高溫屬于華北雨季前的干熱型高溫。
7月11日是入伏后的第一天。三伏天的天氣會比之前更熱嗎?
方翀介紹,14日,隨著降雨過程結束,預計華北東部等地的高溫天氣會再度發展起來。
總體上看,北方地區前期空氣干燥,降雨較少,在強太陽輻射的情況下,白天升溫很快。入伏后,北方地區的雷陣雨開始增多,大氣濕度將較前期明顯增大,白天升溫的速度會變慢。因此,后期北方地區的高溫極值不一定比前期更強,但是由于空氣濕度增大,人們會感覺非常悶熱。
南方地區情況有所不同。未來一段時間,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南方地區的高溫天氣還會持續,部分地區可能還會出現38至40℃的高溫,提醒公眾做好高溫天氣的應對。
今明兩天(7月13日至14日),強降雨將轉移至東北地區等地,局地或遭大暴雨侵襲,并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氣溫方面,北方多地明起高溫再度發展增強,主要影響華北平原和新疆地區,而南方未來幾天仍將維持高溫高濕的悶熱天氣。
強降雨中心轉移至東北地區等地 謹防強對流天氣
昨天是本輪降雨影響范圍最廣的一天,長江以北地區幾乎被降雨覆蓋,其中四川盆地以及黃淮一帶成為降雨的核心區。監測顯示,12日08時至13日06時,四川盆地西部、陜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山東中西部、江蘇西北部、北京中部、天津北部、河北中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暴雨或大暴雨,四川綿陽,山東泰安、棗莊,江蘇徐州等地局地特大暴雨。
隨著高空槽東移加深,并在東北上空形成冷渦,今明兩天強降雨的中心將轉移至東北地區等地,局地或將遭遇大暴雨。后天,隨著冷空氣南下,江淮、江南雨帶也將有所南壓,雨勢總體不大。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湖北東北部和西部、四川中東部和南部、重慶中北部、貴州西北部、云南西部、西藏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內蒙古東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